古代夏天并不比我们今天凉快,《浮山县志》这样写乾隆八年的极端高温天气:“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气象学家分析,当时的天气至少达到了40℃以上。如此炎热的天气里,没有冰箱空调的古人又是如何消夏的呢?
送风
西汉的《西京杂记》记载,长安有名的机械师丁缓发明了“七轮扇”,在一个轮轴上装有7个扇轮,转动轮轴则7个扇轮都旋转鼓风,可达到“一人运之,满堂寒颤”的效果。
唐代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含凉殿。殿外利用机械装置将冷水送向屋顶,冷水顺屋檐直下形成水帘,四周安装了水力驱动的风扇,水帘打在风扇上激起水雾和凉气,殿中央安装了机械传动的扇轮转摇,将冷气传送至殿中各处,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南宋李嵩《水殿招凉图》,图源网络
民间利用同种原理修建了纳凉的亭子和屋子,称“自雨亭”和“凉屋”。到了宋代,人们还在前庭摆放鲜花,屋内挂香珠串或香花络,吹着凉风的同时还能感受馥郁芬芳。此外,有的人家会在厅堂挖一口深井,一直连通地下水,然后在地面留一个送风口,这样,井下凉风就会源源不断送进厅堂,达到降温效果。
到了清代,雍正皇帝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水木明瑟殿将水引入殿宇,利用水力驱动风扇,既有凉风,又有水声。乾隆还命内务府打造带有风扇的自鸣钟。自鸣钟上带有风扇,内部发条带动齿轮转动的同时牵引风扇转动,实现了机械化。
故宫藏清红木人物风扇钟,图源故宫博物院
储冰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表明在当时就有藏冰的习俗。而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负责掌管藏冰之事的官职,名为“凌人”。
曾侯乙墓出土的冰鉴则证明战国时期就有了“人工冰箱”。冰鉴是一个带有夹层的容器,夹层中放置冰块,容器内放入食物或饮料便可实现冰镇。此外,各种类型的冰库也层出不穷,例如凌室、冰室、冰窨、冰窖、冰井等。
曾侯乙墓出土的冰鉴,图源网络
隋唐时期人们将天然冰块倒入打好的深井封存,夏季启用时冰块如新。这种深井贮冰法大大延长了冰块的储存期。
清代则出现了设计更为精巧的木冰箱,上两层放置食物,最下层放置天然冰块。最下层内部包裹着铁皮,底部开有小孔,铁皮防止冰块融化的水滴腐蚀冰箱外壳,小孔用来放掉融化的水。另一种具有类似结构但不分层的冰箱则充当了空调的角色,箱内储冰吸热以降低室温。
清朝冰库规模和数量远超前朝,北京城内的官方冰窖就有4处18座,由工部统一管理,存冰量在20万块以上。今天北京的冰窖胡同,就因清朝时这里设置的冰窖而得名,类似的还有西安的冰窖巷。
北方城市冬天寒冷可以存下天然冰,南方城市怎么办呢?答案是依赖进口。19世纪上半叶,欧美商人就将北美的冰块用商船贩卖至中国广东,非常畅销。
啖凉
有了储冰之法自然要物尽其用,冷饮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活跃起来。
《楚辞》中的“挫糟冻饮,酹清凉些”就是在称赞冰镇后的糯米酒清凉醇香,可见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冷饮。
到了唐代,市场上开始出现卖冰的商人。《唐摭言》云:“蒯人为商,卖冰于市。”《云仙杂记》载:“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足见冰价昂贵。
当时还有名为“酥山”的冷饮。所谓“酥”,与奶油、黄油大致接近,是一种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的乳制品。据专家推测酥山最底层应该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的仕女就有捧着酥山的。不过这样的冷饮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方能享用。
章怀太子墓壁画,仕女手捧酥山,图源网络
而宋代的冷饮已经平民化了,夏日街道两旁会摆设冷饮摊。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卖的东西有“生淹水木瓜”、“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沙糖绿豆”、“水晶皂儿”、“沙糖冰雪冷元子”等,琳琅满目。
人们还会把果汁、牛奶、药菊、冰块等混合调制成品种繁多的饮品。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之诗句,就是对一种名叫“冰酪”的冷饮的赞赏。夏天,皇帝赏赐大臣“蜜沙冰”,类似今天的红豆刨冰。
红豆刨冰,图源网络
元代商人在冰中加蜜糖和珍珠粉,使冷饮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元世祖忽必烈更用牛奶和冰水制成冰雪状食品,称为“奶冰”。据说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后就很喜欢吃这种冷饮,并将其制作方法带回了欧洲,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冰激凌。
到了清代,“冰镇酸梅汤”在北京大为流行。同治年间汽水传入我国,初称之“荷兰水”。中国人自己开办汽水厂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和宣统元年(1909年),分别是苏州的瑞记公司和上海惠华汽水厂。
纵观历史,为了一丝凉意,古人竭尽智慧与想象,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