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砖墓也称空心砖墓,因筑墓材料为烧制的空心大砖,且砖面印有画像而得名。始见于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晚期,流行于两汉(公元前202年—220年),由烧制的印有纹饰的大型陶砖做建筑材料扣合而成。
结构从简单的板盒式逐渐过渡到柱梁式和多边拱券式,构造从一般的搭叠发展到各种榫卯的接合,材料从单一的板材空心砖演变到多类型的空心砖,后来还结合使用了石材及小砖。在平面布置上,也从最初的单室扩展到较复杂的多室形式。
空心砖墓墓门(右)、墓室(左)
尤其是在砖表面模印各种几何纹样与内容丰富的画像图形,以及后来逐渐使用了涂以彩色并镂空雕刻的装饰形式,反映了它在建筑艺术上的成就与特色。
画像砖墓一般为中下层社会所使用,分布也仅在中原、四川等几个经济社会富庶的地区所使用。郑州地区在战国两汉时期城池林立,因此,市域内到处都能发现画像砖墓,郑州的画像砖墓形制多样,画像多姿,在全国同类墓葬中独具风采。
空心砖墓发掘现场
郑州画像砖墓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画像砖制作及其内容。郑州画像砖由于在墓室结构中的不同用处而制作成各类形状,除了墓门为各类异形砖外,一般为长方形空心大砖,规格为长1.3米,宽0.5米,厚0.15米。
在这些陶制大砖上有丰富多彩的画像。砖上的画像和纹饰,多是在砖坯未干前用小印模压印出来的,技法上有:平面浅浮雕,使画像凸出在砖的平面上,轮廓清晰,立体感较强;阴线刻,线条纤细而洗练;阴刻施阳线,用线简单,图案性强。
空心砖墓平面布局图
这些画像均为一模一题的压印方法,根据砖的部位需要,或连续,或交替,组合成大幅的装饰图案。构图方法有混合式构图法、装饰式构图法、主题式构图法等。
画像砖上的画像题材内容涉及很广,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如官吏、车骑出行、狩猎、乐舞、斗鸡、格斗等;有再现时代建筑的,如庭院、门阙、楼阁等;有记录神话故事的,如羲和主日、西王母、东王公、九尾狐与三足乌、玉兔捣药、后羿射日等;
有镌刻历史故事的,如狗咬赵盾、孙子六博、孔子问童子等;有表现辟邪祥瑞方面的,如铺首衔环、熊、白虎、龟、龙、凤、鹤等;有属于装饰图案的,如钱形百乳四方连续纹、四乳五铢钱纹、柿蒂纹与变形柿蒂云勾旋涡纹、柿蒂旋涡纹、变形虫纹与乳钉纹、方形云朵纹、变形柿蒂云朵乳钉纹、山禽树纹、菱形四字纹、变形山树纹、双禽套索纹等。
郑州画像砖具有独特风格,一是小印模画像,一画一主题,内容简单,画像清晰,形态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二是画像题材广泛,历史、仙界、人间浑然一体,磅礴大气。
三是画面装饰感强,在一面墙壁上,画像的排列天然。有时内容上少有联系,但是一幅幅自成主题的印模画像却鲜明突出,它们往往连续排列,形成庞大阵势,给人印象强烈。
郑州画像砖汉画雕做艺术,用线冼炼,刚健飘逸,不追求自然主义的真实美,而追求整体粗放的神似美;不捕捉笑容可掬的瞬间神似,而表现其力量、运动和气势;不拘泥于写实或夸张,而主张夸张与写实相结合。
在这些巧匠手下,奇妙构思,大胆想象,无拘无束,写意夸张,使武士的臂、舞女的腰、奔马的腿、铺首的目,或粗或细,但表现力却极其强烈,体现了汉代艺术雄浑大气的风格。
郑州出土画像砖画像拓片
门阙
阙门、凤鸟、持戟门吏
軺车出行
双骑出行
双骑过阙
回马射虎
骑射跑鹿
单骑回射
格斗
击剑
建鼓舞
翘袖折腰舞
凤阙、楼阁、祥瑞凤鸟
宫阙、门吏、常青树
乐舞、铺首衔环砖
軺车出行、常青树砖
凤鸟与常青树砖
楼阁、骑射、軺车出行画像砖
郑州画像砖墓砖图
墓砖
空心砖
画像空心砖
特制砖
异形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