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派建筑中宅门的形制与分类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8-03 11:35:02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宅门文化博大精深,属于徽派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代表了历史发展行迹与社会价值取向。

  古人常言:“宅以门户为冠带。”大门历来在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沟通内与外的必经之地,是整个建筑主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宅门文化博大精深,属于徽派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代表了历史发展行迹与社会价值取向。


  对于宅门形制的划分因分类的标准不同而各异,从徽州宅门与建筑主体构造组成形式的不同而进行归类,大体分为三类:门楼式大门,屋宇式大门以及贴墙式大门。



  门楼式大门


  《营造法原》中称:凡门头上施数重砖砌之枋,或加牌科等装饰,上复以屋面,而其高度超出两旁之塞口墙者为门楼。这类门制在徽州,通常出现在祠堂大门与豪宅大门。一般三至五间,五檩架。大门装修安置在中柱分位,前面留出一间或三间的宽大空廊,开间广阔,雕饰繁多,前后檐可以有落地柱。常冠以民间可用的最高等级屋顶,五凤楼或者歇山顶等,此种大门形式较为豪华,所用建筑等级较高。


  屋宇式大门


  屋宇式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基本上套用了传统屋宇建筑的形式,并且将其功能改为出入口辅助功能,例如:守卫、传达、等候、躲风避雨等。在平面上看,屋宇式大门一般都有进深,“有的很深,如二架、三架、四架、五架、七架、乃至九架、十一架等等”;根据步架数据的大小,使得进深略有增减。从其立面外观上看,屋宇式门一般又可以归为柱廊式与空廊式两种。大门向里退让,设置在正中间。屋宇式门常与建筑的主体屋面相结合,也可单独建成门屋,与院墙相连。小户人家也可以建成半间的屋宇式门,成为窄大门。这种类型在可道园中比较少见。



  贴墙式大门


  贴墙式大门是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宅门形式。徽州民居为了防止火灾蔓延,多在住宅周围建造高耸封火墙,因此许多大门形象多为贴墙式,即在结构墙上开设洞口,围绕门口贴建一些装饰性的构造,以显示宅院入口的重要性。


  这种贴墙式大门装饰部位大都低于墙顶,有一定的遮风避雨功能。贴墙式门的装饰主题主要取材于牌坊,垂花雨罩等等,具体可分为三种大门形式:门罩式、八字门式与牌楼式。


  门罩式


  门罩其实指的就是较为简单的门楼,只不过在结构和造型上显得较为简洁一些。门罩通常只是在门头上用青砖贴着外墙垒砌出不同的形状,在顶部砌出仿木结构的屋檐,并镶刻砖雕作为装饰。根据上部门头的装饰样式可大体分为牌匾门式,垂花门式等。


  牌匾门式是最常见的宅居大门样式,也是徽州民居大量采用的样式。即在披檐的挑檐线下,由上枋,下枋,挂落及两边各一花版,中间镶以字匾组成,这种样式古朴大方;垂花门式是以垂莲柱的门楼为主要标志,五路排挑檐线上部鳌鱼翘脊,挑檐线下配有额枋,挂耳,花版和两边一对倒挂垂花柱及花篮组成,似为北方垂花门变体,显得更为华丽富贵。



  八字式


  在徽州,许多商人有钱之后逐渐走上仕途。八字形门楼是当地官宦人家的典型象征,其造型气派、端庄精美,且有汇金聚财之意。在大门两侧各立一斜墙,形成平面上的“八”字状;也有大门门洞口入口后退,两侧和外墙形成“八”字。此类大门不仅在入口空间上更具围合感与导向性,还扩大了徽州民居建筑宅门文化意义的边界。


  牌楼式


  牌楼原先是一种标志性的建筑,标志着一群建筑群的开始,身处大门位置,但不一定起到大门遮风避雨之用,其象征性高于实用性。在徽州地区一些公共建筑的大门(如:祠堂,书院等)也逐渐将这种牌楼样式运用过来,以显身份与地位的尊贵。一般牌楼式有多种类型,根据开间以及批檐的数目,常分为:单间双柱三楼,三间四柱三楼和三间四柱五楼,偶见五间六柱七楼。


  从以上可以看出,徽州宅门类型丰富,是无法用一种绝对的界限将其特征明显划分。尽管如此,其组建的徽州古村落整体风貌并不杂乱,因为在这些大门的背后,既有统一和谐的共性与特征,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色,具有鲜明的可识别性。


 

本文标题: 浅谈徽派建筑中宅门的形制与分类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81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