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中元节与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既然有中元节,那么便有上元节、下元节。其实,上元节便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而下元节则是每年农历的十月十五日。
中元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长期以来的祭祖文化是人们对祖先的一种思念,体现着人们希望求得祖先庇佑的愿望。中元节是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节日,活着的人不仅惦念自家祖先,也对其他鬼魂有着慈悲怜悯,即便是恶鬼,也能享受香火祈福,摆脱轮回之苦,都说人性本善,在中元节这天,人们相信恶鬼也是能被感化,善心向道。
那么,七月十五有何忌讳呢?
一、认为不可以挂置风铃,或者在夜晚吹口哨等等,坊间认为这类行为会招来鬼魂,尤其是在七月十五阴气较重,百鬼夜行的时间点上。
二、认为尽量不要晚归,或者尽可能减少夜游、不要去一些偏颇,人迹罕至的地方。
三、中元节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因此,有关祭祀的习俗或者规律,需要遵守,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尤其要遵循当地的祭祀文化和祭祀规矩。
四、则是要保持一份敬重和敬畏,例如不可以乱烧冥币,乱踩冥币等等。
中元夜看月
唐丨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中元作
唐丨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寄道侣
唐丨陆龟蒙
学饵霜茸骨未轻,每逢真夕梦还清。
丁宁独受金妃约,许与亲题玉篆名。
月苦撼残临水珮,风微飘断系云缨。
须臾枕上桐窗晓,露压千枝滴滴声。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丨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随着精神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传统节日充满了挑战,如何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