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的退休生活怎么样?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8-24 11:23:35  来源:《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核心提示:官员阶层是古代少有的上班族,老了也会退休,古代称为“致仕”。影视剧也常用“告老还乡”的场景来表现官员退休,例如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最后,刘墉就骑上小毛驴告老还乡。

  官员阶层是古代少有的上班族,老了也会退休,古代称为“致仕”。影视剧也常用“告老还乡”的场景来表现官员退休,例如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最后,刘墉就骑上小毛驴告老还乡。此外还有“乞骸骨”“请老”“告老”“悬车”“告归”“乞身”“致政”等说法,都是退休的意思。


  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一般是七十岁。《礼记·王制》记载:“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后世也偶有将退休年龄提前的,如朱元璋曾经为了限制功臣集团的势力,“令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将退休年龄提前到了六十岁。但古代的官员并不爱退休,毕竟“权力在手,说有就有”。



  就像电视剧《我爱我家》里的老傅同志,区区一个副局长,到了六十五岁还不想退休,“又不明不白地在局里混了两三年”。古代官员也可以延期退休,但前提是高官。比如清朝三品以上的高官,如果身体允许,可以工作到七十岁,牙掉光了还继续为皇帝服务。晚清重臣李鸿章,一直干到七十九岁,最后病死在北洋大臣的任上。


  古代也有提前退休的官员,比如身体不好的可以病退,如果能够病愈可以得到复用。有的官员看不惯官场风气或仕途不顺时,会以病退为理由离开官场。明朝时,一些官员因不满阉党专权而主动退休,理由多是身体不适。这些官员并非没有可能东山再起。根据《明史》记载,官员何瑭因不满宦官刘瑾的跋扈,拒绝行跪礼只作揖拜见,他自知刘瑾不能容自己,便上书提前退休,后来刘瑾被诛杀,他又官复原职。


  古人看重孝道,因此许多官员会为了回家赡养父母或者守孝而退休,前面的情况被称为“养亲”,后面的情况被称为“丁忧”。这种退休官员,在服丧期满后也能得到朝廷重新起用。如果某位官员的作用不可或缺,皇帝还会特批免去“丁忧”,这种现象被称为“夺情”。明朝时,张居正辅佐年幼的万历皇帝,父亲去世时他走不开,最终“夺情”,因此还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波。



  古代还有一种惩罚式退休,叫作勒令致仕,即强制退休,一般是针对犯有过失的官员。具体有三种情况。一是考察不合格者。明清两朝有严格的官员考察制度,其中京官是三年一考察,称为京察。京察合格者可优先得到升迁,不合格者就麻烦了。情节较轻的可能就会降级或勒令致仕,严重的会被革职或被移交司法处理——不开除,难道“留着过年”?


  另外,古代被言官弹劾或失去皇帝信任的官员,也会被勒令致仕。比如清末的袁世凯,因为得罪了宣统帝溥仪的父亲,即摄政王载沣,被强制病退,理由竟然是说他脚有毛病。


  古代官员的退休待遇如何呢?首先,品级和荣誉头衔可以保留,运气好还会被加官致仕,在退休后仍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次,古代官员退休后还可以享受免役、免税的待遇。古代多是宗族大家庭,一人为官,全家免税,这个福利很实在。


  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退休金了。在明朝之前,官员并没有退休金。有时皇帝会恩赏个别官员退休后继续享受俸禄,但这属于特殊情况。考察明朝官员的生平资料,享受过这种待遇的官员凤毛麟角。到了清朝,官员就有退休金了,有全俸者,有半俸者,也有无俸者。一般而言,勒令致仕的官员没有退休金,谁让你犯错了呢。到年龄主动退休的,一般会享受半俸,三品以上高官能享有全俸,这属于“光荣退休”。但古代官员并不在乎这些退休金,因为在任时早就在老家屯买田产,退休后靠收租也足够生活了。



  古代官员退休后都干什么呢?古人乡土观念较重,致仕后都会回到老家的大家族中去安度晚年,并不会留在京城养老。退休后,有的人会著书立说,终日以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为乐,这是风雅的一派;有的人会放纵于声色犬马,好好释放一下当官时的压抑,这是逍遥的一派;有的人会务农种地,同瓜果蔬菜、花花草草为伴,这是田园的一派。


  有的人会回家乡办教育,主持书院,开馆授课,传授为官经验,培养下一代,这是发挥余热的一派;还有一些致仕后的官员会横行乡里,与地方官员相勾结,为害一方,这是厚颜无耻的一派。清朝学者赵翼在其著作中就曾感慨:“不特地方有司私派横征,民不堪命,而缙绅居乡者,亦多倚势恃强,视细民为弱肉,上下相护,民无所控也。”那时候,连已经退休的官员都能让老百姓上告无门,真心庆幸我们能活在当代。


 

本文标题: 古代官员的退休生活怎么样?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86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