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2日在北京故宫正式面世,它的整理出版实现了两岸收藏同时代北京城中轴线实测图的完美合璧。
1941年,为预防北平古建筑遭日本侵华战火焚毁,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谋划,由建筑师张鎛主持,历时四年绘制了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的北京城中轴线主要古建筑实测图,共测绘了115座古建筑合计704幅测绘图。宫苑广场有总平面、总立面和总剖面;单体建筑都有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图;标注有详细的尺寸和材料、做法。既有空间构成表达,也有总立面的渲染。全部数据均按不小于1/50的比例尺,用墨线或彩色渲染在60×42英寸的高级橡皮纸上,图纸完整、数据精确、制图精美,勘称中国古建测绘图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传承建筑设计理念具有科学价值。
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晋宏逵介绍,这是20世纪40年代北京中轴线建筑空前规模的测绘活动,老北京最重要、最高大、构成北京城天际线的标志性建筑都在其中。
这批图纸原藏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文整会,其中50幅远赴台湾展览后滞留台湾。上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将其中的紫禁城建筑355幅图纸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此次整理过程中,还纳入了清华大学珍藏的营造学社1940年代绘制的故宫古建筑测绘图62张。
“这批图纸真切反映了当时中国文物建筑研究与基础工作所达到的水平。不仅营造学社绘制的故宫古建实测图是首次正式出版,而且实现了两岸收藏同时代北京城中轴线实测图的完美合璧,在图纸文献整理出版上创造了一个范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
晋宏逵透露,当年北京市要修缮在唐山地震中受损的钟楼,那时条件不允许搭架子测量,正是用的这套图集中的钟楼图,来做修缮设计的底图。前几年北京市复建永定门,这套图也提供了关键数据。
同日,故宫研究院宣布新成立钟表研究所、宫廷原状研究所、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世界文明古国研究所、影视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同时宣布设立金砖研究室、简牍研究室,是继2015年大规模扩容以来的又一次学术领域、布局、体系的扩充、完善与调整。
单霁翔表示,故宫研究院这次机构扩容,彰显了故宫学术工作向三个方面努力:一是继续敞开胸怀办学术事业。二是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三是立足于故宫事业发展的需要,站在时代学术传媒发展的浪潮。让文物回归本位,让历史再现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