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始见于《周礼》,两汉初具雏形,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其盛行则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对于国人来说,其意义也远不是吃两块月饼那么简单,一轮明月,几块月饼,不管身在何方,家在心里。
如今的节日受到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的影响,已渐失往日的传统气息,远不如古代的节日气氛浓厚,那么古时各朝各代怎样过中秋呢?一起回溯下中秋节的历史。
隋唐以前——高富帅专享
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汉代《大戴礼记·保傅》记载:“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别也。”说的就是天子在中秋行祭月典礼的场景。至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有一首《秋有月》曾记载:“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那时候,只有皇室贵族亦或文人骚客才有时间精力玩这个,平民老百姓忙着搬砖,无暇顾及,自然也并没有形成大众节日。
唐——嫦娥姐姐,请赐我如意郎君
“宫廷祭月”这一传统经过400多年的演化,逐渐融入民间风俗,到了唐朝“中秋夜赏月”已经开始流行起来。因为圆月本身就有很多意象,唐朝的众多杰出的诗人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创作了大量咏诵中秋明月的诗歌。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尚未出嫁的女子来说,这一天很特别,因为她们要拜月祈福,向月神嫦娥许下心愿,以求得如意郎君。
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一说与唐朝杨贵妃有关。据史料记载,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国外带回来芝麻、胡桃,当地人们用胡桃仁做馅,做出一种圆形饼,称胡饼。
有一年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杨贵妃一同赏月吃胡饼。玄宗说:“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想要改个名字,却又一时想不出好的主意。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桌上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玄宗一听,拍手叫绝。从此,“月饼”这一叫法便流传开来。
宋——摇身一变成了法定节假日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就是说,到了中秋节当晚,有钱人家直接在后花园搭台子唱戏赏月,屌丝们只能带着全家老小逛逛夜市,吃个烧烤啥的,无论有钱没钱都能high到天亮。
元明清——真的越来越会玩了!
南宋以后,中秋节的地位渐衰,但民间自古以来就是卧虎藏龙,所以还是搞出了不少新鲜花样,也有不少名人趣事与中秋节有关。
月饼起义?
元朝的中秋习俗几乎没什么变化,但说起元末明太祖朱元璋月饼起义的故事,可就有意思了。
元朝末年,统治阶级的残酷腐败,各地起义军此起彼伏,朱元璋也准备揭竿而起。但朝庭官兵搜查很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计上心来,命令属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中,再派人分头传至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同时起义响应。到了中秋节当晚,各路义军果然一齐响应,很快便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元大都被攻陷,起义大获成功。从此中秋节的又恢复了往日的欢乐气息。
观潮?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从明代起,钱塘观潮之风益盛,尤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盛地。中秋前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旅人齐聚海宁盐官镇,远眺钱塘出海的喇叭口上掀起的汹涌浪涛,有时还可欣赏到弄潮儿惊心动魄的表演。
农场偷菜?
在清朝,姑娘们过中秋佳节有盛行的风俗,竟然是偷葱偷菜,当时流传的俗语是:偷个葱,嫁个好老公;偷个菜,找个好女婿。而已婚女子则偷瓜求子。是不是很神奇呢?
民国——身处乱世也不忘过中秋
民国时代,尽管时局动荡,人们还是照旧遵循着中秋的节令,拎着月饼盒穿过烽烟,把承载思念与祝福的月饼送到珍视的人手上,那时甚至有人坚持“女子拜月”的传统,像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人一样,认真地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努力地、精致地把乱世中的生活继续下去。
建国后——想吃月饼?拿票来
刚解放那些年,月饼可是紧俏货!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大部分消费品都须凭票领取,领月饼自然就得用:“月饼票”。那个年代,人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来之不易的爱与美食。所以,今年的月饼,我劝你省着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