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栏瓦舍——宋代的“夜经济”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9-20 11:53:37  来源:杭州市上城区社科联
核心提示:宋代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出了“夜经济”模式来促进消费,比如,增加晚餐和宵夜,增加各种节庆假期等。

  宋代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出了“夜经济”模式来促进消费,比如,增加晚餐和宵夜,增加各种节庆假期等。官员们的公假、私假加起来有120天之多,这给才情勃发的士大夫们更多的休闲时光。不仅如此,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各类游艺娱乐活动开始深入民间,出现了名为“勾栏瓦舍”的专门场所。


  瓦舍(或瓦肆、瓦市、瓦子等)是宋代城市的娱乐中心,里面专门的演出场所叫勾栏(或构肆、钩栏、勾阑等)。勾栏作为商业性演出的舞台,“百戏杂陈”,每天都会表演各种精彩的文娱节目,包括杂剧、滑稽戏(类似于小品)、说书、舞旋(跳舞)、演奏、傀儡戏(木偶戏)、皮影戏、沙书(沙画)、七圣法(魔术表演)、蹴鞠、相扑等,多达六七十种,昼夜不绝。


宋代杂剧《眼药酸图》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北宋汴京城的瓦舍数量众多,有名的如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朱家桥瓦、新门瓦等,其中桑家瓦、中瓦和里瓦中就有勾栏50余座,蔚为壮观。宋人酷爱观戏的风俗也被画家忠实地记录了下来,《清明上河图》里就画有市民在虹桥边驻足观赏“游棚”的场景。在南宋临安城,瓦肆数量共有24座,大约有上百个勾栏,几乎同时表演,而且每一个勾栏可以容纳上百甚至数千的观众观看。最著名的南瓦在“鼓楼”一带,北瓦在“庆春路”一带,每日观者如云。如此热闹的盛景,难怪柳永描绘钱塘繁华的时候会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根据《梦粱录》记载,瓦舍中最热闹的去处是打擂和相扑的区域。相扑是北宋时期流行的休闲竞技项目,规则与日本相扑颇为类似,都是以魁伟的力士扑倒对方为主要目的。有文献记载,宋仁宗与民同乐时,还观赏过更吸引眼球的女子相扑。想要在勾栏里听新奇事,“讲史”是普通大众最喜欢的项目。在宋代地方志中有记载,当时已经出现了《三国演义》的故事雏形,其中关羽“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等经典桥段已经脍炙人口;南宋时期,《宣和遗事》流传后世诞生了著名的《水浒传》。


宋 绿釉相扑俑


  文人大多喜爱与宋词结合的“小唱”,宋词本身读起来就层叠起伏,唱起来更添韵味,风雅至极,深受宫廷和文人雅士青睐。好的词章,随着众人的演唱转瞬就能风靡于市井。这种“井畔歌柳词”的风尚不但体现了宋人对高雅精致的文化活动的喜爱,也彰显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宋代杂剧《打花鼓图》


  现收藏于美国弗瑞尔博物馆的《西湖清趣图》里描绘有南宋杭州的一处瓦舍——钱湖门瓦子。从画面看,瓦子是一个方型建筑群,楼屋(勾栏)层层围绕,表演场所极多,外围商铺林立。据《临安三志》记载,南宋杭州的一部分瓦舍是政府出资兴建的,纳入城市公共设施进行管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管理制度的科学与民主。因为,跟其他朝代相比,宋朝可以称得上是“提供公共服务最多的政府”,当今社会的孤儿院、养老院、慈善医院、消防队等在宋代都有雏形,宋人的日常生活因而也有了更多的高品质保障。


《西湖清趣图》上的钱湖门瓦子


 
标签: 宋代 娱乐活动

本文标题: 勾栏瓦舍——宋代的“夜经济”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94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