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秋意盎然,人间好时节!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9-23 09:28:25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云纹
核心提示: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意味着最清爽的秋季即将到来。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我国古代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二候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小虫子们在建造温暖的家,想要告别寒气与家人团聚,准备新一年的冬眠。


  三候水始涸。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河床会显露出来,让人不禁回想小时候的悠闲时光,忆秋忆人忆往事。



  秋分习俗


  秋分时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秋祭月,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放风筝,做面雀等,在很多地方依旧延续着......淳朴的劳动人民,敬畏着自然,也依靠着自然的馈赠生活。



  立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很多人在做“立蛋”试验。


  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者虽然多,成功者也不少。


  为什么春分或秋分这天鸡蛋容易竖起来?有人认为,春分、秋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鸡蛋较容易立。


  也有人说,春秋分时节天气晴朗,人的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动作也利索,有利于立蛋成功。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秋分这天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秋分那天,有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说唱的人,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合辙押韵,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顺应农时的话,祝福收成好。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人们把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人们不仅放风筝,还要相互比赛看谁放得高。



  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气温逐渐下降,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另外,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辣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除了食补,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保持神志安宁,防止燥邪入侵,宜早睡早起。


  这是一年里最宜人的季节,天高云淡,金风送爽,菊黄蟹儿肥、丹桂正飘香,是一个浪漫的节气。


 

本文标题: 今日秋分︱秋意盎然,人间好时节!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95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