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布局有什么讲究?有哪些构造?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9-28 11:56:13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核心提示:长城布局有什么讲究?长城的总的布局,绵延万里好像是一条线,然而它并不是一条孤立的线,而是一个防御网的体系。长城线上的每一个小据点都通过层层军事与行政机构和中央政权机构相联系。

  长城布局有什么讲究?长城的总的布局,绵延万里好像是一条线,然而它并不是一条孤立的线,而是一个防御网的体系。长城线上的每一个小据点都通过层层军事与行政机构和中央政权机构相联系。


  各个朝代长城的防御系统的名称有所不同,但其职能基本一样。以明长城为例:长城的建筑与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布局是相适应的。


  明朝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为:第一,是中央政权的军事机关兵部(或其他由皇帝设置的军机部门)奉皇帝之命掌管长城沿线以及全国的军事。第二,是在长城沿线所设的军事管理区“镇”。第三,有些镇在总兵之下又按实际情况分设几“路”防守(明朝初年所设“驿”与路相差不远)。“第四,为关城和隘口,这是长城线上的重要据点。第五,是堡或小城。这是长城防线上的基本单位。第六,是烟墩或墩台。也叫做烽火台。第七,是敌台或敌楼。是跨建在长城城墙上的台子。上面可住人巡逻,眺望和打击来犯的敌人。



  长城有哪些构造?


  游览长城,或者观看长城的美照时,你有没有仔细看过长城,都有哪些构造?


  1)长城城墙


  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建筑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宛如一条巨龙,飞腾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万里城墙把成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烟墩连成一气,成为一项古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观。


  历代长城的城墙建筑形式、建筑方法、建筑结构都不完全相同。就是一个朝代的城墙也因地制宜,在建筑结构和形式上各具特点。各地长城城墙的形式和结构种类也很多。


罗哲文手绘明长城


  2)墙台、敌台


  在长城城墙上,隔不多远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墙台和敌台。墙台的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侧砌有垛口,这种突出城墙以外的墙台(也叫马面),在作战功能上起很大的作用。


  有了突出的墙台若遇敌人登城就可从侧面射击,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两方的射击。这种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巡逻放哨的地方。敌台即是骑墙的墩台,高出城墙之上,有两层、三层的。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储存武器、弹药以抗击来犯的敌人。


  这种骑墙敌台是明朝抗击倭寇的名将戚继光所创建。在他的一篇《练兵实纪》中对创建敌台的经过和修筑方法以及用途等都说得很清楚。他说先前的长城比较低薄,很容易倾圮。“间有砖石小台与墙各峙,势不相救。军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借庇。


  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运送不前;如收贮墙上,则无可藏处;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堵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即险要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


  《明史·戚继光传》上也说,自从嘉靖以来,长城虽然已经修了,但是未建墩台。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现在从山海关到居庸关这一带的长城城墙上跨墙敌台,即是从戚继光开始,陆续修建的。


汉代长城烽火台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


  3)烽火台


  烽火台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如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烽火台的形式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房等建筑。


  烽火台的位置大约有四种:一是在长城的两侧,紧靠长城;二是在长城以外向远处伸展的烽火台;三是在长城以内向王朝首都联系的烽火台;四是与相邻的郡县、关隘、军事辖区“镇”相联系的烽火台。大约每十里左右,选择易于互相瞭望的高冈、丘阜之上建立。


  汉朝的烽火台在台子上竖立一个高架子,上面挂着一个笼子,笼子内装着干柴枯草,如果发现敌人来犯,夜间放火叫做“烽”。在台子上还堆放许多燃烟的柴草,白天燃烟,叫做“燧”,所以叫做烽燧。“烽燧”或“亭燧”的制度,除了文献记载外,自从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发现汉简之后,已经比较清楚了。


 
标签: 长城

本文标题: 长城布局有什么讲究?有哪些构造?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95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