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十月初一,中国传统的「寒衣节」,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节日。可能大家对这个节日不太了解,换个叫法就明白了。寒衣节又叫「祭祖节」,也有人称之为「冥阴节」「鬼头日」,听着就有股阴森森的感觉。
说白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
民间4大鬼节!你知道几个?
中国传统有四大鬼节,现在只有清明节、中元节广为人知,而上巳节、寒衣节却知者寥寥。
其实,古人设立的这四个祭祀节日,都有着各自的含义,缺一不可。
上巳节
古人认为人的魂魄也随着四季成长凋零,所以在初春万物萌发的时候为亲人招魂。
清明节
侧重扫墓,是打扫、修缮去世亲人的阴宅,让他们住得舒适踏实。
中元节
地府放假,阴阳融通,可以彼此交流,加上正值秋收,人们为先辈供奉新米,让他们品尝。
寒衣节
天气转冷,为去世的亲人送去御寒的衣服。
一年四季,衣食住行,几乎面面俱到。古人对待逝去亲人的方式和情感,与在世时无异。生死如同挪了个住处,并没有什么区别,住处要打扫,寒冬要添衣,心中总有牵挂。弟子规说「事死者,如事生」,正是此意。
如今,我们对鬼节的印象,要么是恐怖片里的阴森惊悚,避之不及,要么是把祖先当神仙,求发财求平安,比过去少了太多人情与温暖。
对先人的祭祀和缅怀,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超能力,而是让活着的人,知道自家的历史自己的来处,自己是有根的,心里才踏实。
4大民俗:不一样的寒衣节
寒衣节的仪式感远不止烧寒衣,最早出现在3000年前的《诗经》里。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这时还没有祭祀的含义,只是在提醒大家该添衣过冬了。
作为「鬼节」的寒衣节,则是来自《礼记》的记载。
据《礼记·月令》,阴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一天要举办庄重的祭祀主题活动。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去设坛祭拜,赏死事、恤孤寡。这里的死事就是指为国捐躯的人,孤寡指他们的妻儿。
那怎么赏赐已故之人呢?于是有了祭祀「送寒衣」之举,上行下效,代代延续而成寒衣节的民俗。
送寒衣
寒衣节最大的仪式感,要数「送寒衣」了,就是把冥衣、纸钱一类焚化给先人。
准备供品一般是在上午,水果饺子素酒等等,再就是买些香烛、冥币、金银箔纸备用。传统上还会准备五色纸,以自己制作的为佳,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
晌午吃过饭后,一家人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民间有「早清明、晚十一」之说,就是十月初一烧寒衣越晚越好的意思。但这说法没必要,本身就是阴气较重的日子,下午或者傍晚送寒衣比较合适。
送寒衣时,要特别认真细致,全部烧尽,否则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同时,十字路口处也要焚烧一些五色纸和少许冥币,以救济那些无人祭祀的绝户孤魂,免得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既能积些阴德,也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之意。
吃面条
寒衣节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天很多老辈的北方人会吃荞面、莜面,尤其是在山区。在周朝的时候,入冬是以十月初一算起的,寒衣吃面其实跟我们立冬吃饺子有着类似的含义。
所以我们也可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吃一碗营养丰富的面条,且当应节吧。而冬日脾胃运化不佳,吃面条也有助养脾益胃。
穿冬衣
旧时候,寒衣节这天是换季的日子,当母亲的会把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穿上。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还用不着穿冬衣,也要督促家里人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如果天气好的话,不妨把冬衣、被褥都拿出来晒晒,既有助除虫杀菌,也是迎接冬意的一种仪式。
试取暖
穿冬衣是家里的女人主持的,男人们这天会去整理火炉、烟筒,安装清理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如今北方大都有集体供暖,南方一些偏冷的地区不少人家里也有了地暖或者小太阳一类的,通炉子通烟囱早已是过去时了。而集体供暖的试水,往往也在寒衣节前后,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呼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能吃饱穿暖,似乎渐渐淡忘了寒衣节,也不太了解寒衣节的本意了:一个含蓄又温情的「鬼节」。
我们并不是一个擅长表达爱的民族,对亲人的思念,对爱人的关怀,往往藏在一句话里:「天冷了,多穿衣」。即使远隔千里,甚至天人两隔,这份爱意也从未怠慢。
我们烧寒衣、奉祖先,不仅是祈求护佑,更是希望他们也能感受来自人间的温情。天冷了,送寒衣,虽故去但未忘却,这是最暖心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