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宋金银器之对比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11-09 09:32:35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  作者:赵瑞廷
核心提示:宋代金银器器形、纹饰繁多,但大多轻薄小巧,典雅秀美,纹饰上追求诗情画意,接近于唐代末期的南方风格。

  宋代金银器器形、纹饰繁多,但大多轻薄小巧,典雅秀美,纹饰上追求诗情画意,接近于唐代末期的南方风格。


  唐代金银器多为皇家、权宦使用。在宋代,金银器除皇家、高官使用外,民间也大量使用,这样使得金银器在加工、装饰时变得世俗化、民间化,也使得素面器物占很大比例。一些唐代的器形、纹样在宋代已不流行,但是,唐对宋的影响仍然存在,并且宋代金银加工技术在唐基础上还有所发展。


银鎏金带托盏 宋


  器型


  与唐代相比,宋代金银器的器形玲珑奇巧,新颖雅致,多姿多彩。唐代的金银器皿,一般形体较丰腴,如碗盘、盒等,其直径一般在20厘米以上。而宋代的同类器皿,其直径往往在20厘米以下。相比而言,唐代金银器皿显得气势博大,而宋代则以轻薄精巧而别具一格。宋代金银器在器形上极为讲究,可谓花式繁多。如在唐代曲瓣式器型的基础上,从5曲至32曲不等,而且花型也呈多样变化。此外,像八角形、荷叶形、蕉叶形、重瓣花钱形、桃形瓜棱形及柳斗形等造型的器皿,亦为唐所不见。金簪、银丝盒、八卦纹银环、八角形银杯、银碗、银梅瓶等,均已完全摆脱了唐代的风格影响,成为宋代金银器的典型代表。其中八卦纹银环、八角形银杯、银梅瓶、银丝盒等,都是唐代所未见的崭新造型。


瓜形银壶 宋


  四川出土的宋代彭州窖藏三足圆盘,在唐代金银器中较多,三足仿生成树叶形,与唐盘的盘足也以仿生的风格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盘上部的口沿较唐盘为窄。而其中的圆盘,在唐代金银器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宋代仍然如此。四川绵阳市宋代窖藏银器、江苏溧阳平桥宋代银器窖藏、江西乐安宋代银器窖藏、重庆市涂山宋代窖藏等处均有这类盘出土。但在造型上,比唐代银盘口沿明显变窄。


  彭州宋代窖藏的高圈足银熏炉,由三部分组成,其形制与唐代丁卯桥、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熏炉基本一样,是明显受唐工艺风格影响的器物。


  六曲葵口形器在唐代银盘中较为常见,与宋盘的形制区别不大。彭州窖藏出土的宋代六曲葵形银盘、四川绵阳魏城宋代窖藏出土的6件银盘,与唐代多曲盘属于同一风格。


  彭州金银器的另一个特点是花瓣形器物较多,这样的器物有:菊花金碗、五曲金盏、莲花纹银杯、葵形银盏、莲花形银盏、菱形银盏、十曲圆弧银盘、多曲银盘、树叶形银茶托、莲花形银茶托等,这些器物都体现着唐代后期器物本土化的特点。


  彭州宋代窖藏金银器中,有两件瓜形金盏、一件葵口圜底金杯、一件瓜棱银壶,这四件器物形制基本相同。唐代金银器中,已经存在这样的器物。保存于美国弗利尔的唐代瓜形银盒,如果从侧面剖开,就是两件瓜形盏。而盒子的一半,正是无纹饰的葵口圜底金杯。


  在唐代金银器中,有一类叫唾壶(也叫渣斗、唾盂)的器物,如西安唐代折枝纹银唾壶、浙江省临安县水邱氏墓出土的唐代银唾壶、普赖斯折枝纹唐代银唾壶。宋代金银工艺传承了这种器形,如彭州宋代窖藏金银器中,出土有两件银唾壶。其他如福州茶园山南宋许峻墓、江浦黄悦岭南宋张同之夫妇墓、武昌卓刀泉南宋墓葬、浙江兰溪南宋墓、安徽六安花石咀宋墓等都出土了银唾壶。在金银器上錾刻人物故事,也反映出唐对宋装饰风格的影响。


  银茶托是唐代金银器中常见的器形,出土有:陕西耀县柳林背阴村唐代莲瓣形银茶托、西安和平门外唐代莲瓣形银茶托、江苏丹徒县丁卯桥唐代银茶托,这些器物的器形与彭州出土的宋代两件葵形银茶托几乎完全一致。


  在彭州宋代窖藏以及其他宋代墓葬或窖藏中,出土了许多银瓶(弧腹银执壶、银瓶、银梅瓶),其中的银执壶,形制与唐代李家营子银带把壶、宽城唐代银壶相似,只是壶颈变得细长,壶身略扁,壶口部完全采用逼真的鸟首状,不像唐代银壶只是模仿鸟首形。宋代银执壶制成立体雕塑的动物纹,明显不是宋代的作风,但在唐代陶瓷器中则多有与其相近的凤首,这种造型可能与唐代流行的外来器———胡瓶有一定的关系。梅瓶这种器形最早出现于唐代,而宋代的银瓶、银梅瓶可能是由唐代海狸鼠纹银瓶、奔狮纹银瓶形制的器物演变而来。


  纹饰


  宋代金银器的纹饰以清素典雅为特色。虽没有唐代纹饰那样细腻华美,然而其洗炼精纯亦非唐所及。素面者,讲究造型,光泽悦目;纹饰者则以花鸟为大宗,并使丰富多采的装饰纹样,与变化多姿的器物造型巧妙结合,达到和谐与统一。与唐代相比,宋代金银器的纹饰题材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其表现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亦更加世俗化,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除龙、凤外,唐代金银器上常见的翼兽、摩羯等神怪异兽的形象不再出现;其植物、花卉、瓜果和飞禽走兽等纹样,比之唐代更加多样化。花木类,如牡丹、莲花、梅花、菊花、栀子花、竹子、松枝、蕉叶、浮萍、桃、莲子、荔枝等,多达三十余种。而且将不同品类的苞蕾、花瓣、枝叶、脉络等,表现得逼真细致,生气勃勃。这类纹样常常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而禽兽类,如龙、凤、狮子、仙鹤、龟、蝴蝶、蝙蝠、蝌蚪等,则形象刻画、充满生机。这类纹样往往意味着健康、长寿和富有。


菊花形银酒盏 宋


  用吉祥图案作纹饰,在唐代比较流行:龙、凤、牡丹、宝相花、鹊闹枝头、鸿雁衔胜、石榴鱼子等,这种风格在宋、元时期用意更加直观明了。如江苏吴县元代吕师孟墓出土的金盘,以四个如意头来象征“事事如意”。年浙江义乌圹李景德寺村窖藏出土的南宋时期的金走龙,昂首张嘴,双目圆睁,两角分叉,发鬃后扬,细颈粗身,尾端上卷,遍施鱼鳞。四肢矫健,足为五爪,作行走状。形态威猛,充满力感,与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金小龙肖似,只是前者在龙的形象上更为细腻、写实。


银鎏金鱼纹小盒唐


  宋代窖藏或墓葬出土的金银器中,以莲花为器形或纹饰的器物特别多,如彭州宋代窖藏中就有多件莲花形器或以莲瓣为纹饰的器物。唐代是莲花纹的成熟时期,这与“安史之乱”后,社会政治趋向萎缩,文人心理因此而变得消沉、冷漠有关。到了宋代,政治性隐退,已成为士族阶层的普遍心理。这一点,一方面反映在对人生意义更深刻的思考(如理学的兴起),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事物的超脱(普遍热衷于宗教思考),而莲花正是佛教所常指。彭州出土的宋代莲花纹银杯、江苏溧阳平桥宋代窖藏的鎏金覆瓣莲花纹银盏,与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莲瓣纹弧腹金碗、白鹤莲瓣纹弧腹银碗在纹饰风格上一脉相承。


鸳鸯莲瓣纹金碗 唐


  出现在宋代温碗、熏炉座的铺首、执壶上的兽面纹,在唐代金银器中就有体现,如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浙西”银盆上的兽面纹。


  宋代金银器上大量使用的小碎点纹,在唐代晚期就已出现,到了宋代,唐代典型的鱼子纹衬地已被替代,在需用地纹的地方均用这种小碎点来点缀,作用和效果与唐代鱼子纹地一样。


  关于纹样,体现着唐代风格的宋代器物有彭州窖藏绶带纹八角形银杯、石榴花结纹银碗、鸟纹银梅瓶、缠枝纹三足圆银盘等。在唐代金银器中,绶带纹、石榴花结纹、凤纹、缠枝纹已相当普遍,这样纹饰的器物在何家村窖藏的唐代金银器中很多。在彭州宋代窖藏中,器物纹样多以写实的花、叶为装饰,这种风格与唐代经过“安史之乱”后,金银器加工重心南移,唐后期金银器以本土化花叶装饰为特点的风格相一致。在彭州宋代器物群中,这样纹饰的器物有:银器座、盒式银熏炉、高圈足银熏炉、花口银盘。


  加工技术


  宋代,金银器加工技术已由唐的14种发展到19种,宋人王栐的《燕翼诒谋录》记载有:销金、贴金、缕金、间金、戗金、圈金、解金、剔金、捻金、陷金、明金、泥金、榜金、背金、影金、阑金、盘金、织金、金线共19种。在宋代金银加工技术中,最主要的仍然是沿用唐代成熟的捶揲技术,其次是錾刻、镂空(或透雕)、凸花工艺、模冲、鎏金、铆接以及焊接等。这些工艺是唐代金银器制作的主要手段,因此也可以说宋代金银加工技术就是承接了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此,有一点需要说明,唐代用以錾刻鱼子纹地的錾刀,在宋代加工工艺中仍在沿用,如彭州瓜形金盏就是使用这种錾刀来加工纹饰的。


  鎏金银器的真正兴盛是在唐代。宋代鎏金银器文献记载较多,占银器大部。宋代金、银原料的不足,影响了宋代金银器的造型大小和装饰风格,尤其是“澶渊之盟”后,每年向辽进贡的金、银达10万两,金价更高,相对银器增多,但为了粉饰太平,鎏金银器或金花银器变得时兴。


  浮雕凸花工艺在唐代已经出现,但仅见于金银器局部的个别花纹。宋代继承了这种工艺并广泛使用于器物的主体纹饰,特别是在表现多层次的整幅图案上。


  彭州宋代窖藏中,有成套的高圈足银熏炉,其工艺、形制与唐代法门寺地宫银熏炉如出一辙,也采用了透雕、捶揲、錾刻等工艺,包括熏炉盖纽也是莲花蕾状。


  在唐代银器中,有一件江苏丹徒县丁卯桥出土的荷叶形悬鱼银器盖,其器形与纹饰完全采用仿生荷花叶,这样的工艺构思与彭州窖藏宋代花口银盘完全一样。


  总之,唐代金银器在数量、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一座高峰,无论是器物制作工艺还是装饰手法、内容等,宋代金银器都未能超越。唐代金银器器形繁多,器体宏大,每种器物又有多种造型,造型浑圆、饱满,设计中简与繁、疏与密、动与静运用巧妙,显得丰盈有气势,并且鎏金,有一种昂扬自信的精神和勃勃生机,具备了一种成熟而大气的美,突破了金银器最易出现的纤巧有余而高雅不足的局限。


 
标签: 宋代 金银器

本文标题: 浅谈唐宋金银器之对比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05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