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早春图》郭熙北宋
为什么“宋式美学”备受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即便到了现代,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宋式美学?
《楼台秋望图》马远.南宋
风靡全球的日本美学中,“侘寂之美”、“匠人精神”,都能在宋式美学中找到源头。宋代被称为“比西方更早地成为‘现代的拂晓时辰’”(法国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有人说,宋式美学,就是最早的极简。
宋瓷单色釉高度发展,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
宋还有一种“柔”的文化,柔和而有力,和雅而无燥气,精雕细琢而彰显自然,充满生命灵气的意象与精神。宋的闲适淡雅、宁静轻盈、细腻恬淡,在渺远清旷的宋画中、清雅飘逸的宋词中,以及简洁温润的宋瓷中,都有所体现。
两宋三百一十九年历史,比唐朝的二百六十年更长。一个雅俗共荣的时代——俗盛于生活繁荣;雅极于文化鼎盛,推崇自然、柔和、简约之道。两者相依相存,使“雅”普及于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将艺术与生活融合成一种人类文化中的极致风雅。
"宋画,不纯以技艺感人,也不会任情感肆意流淌至滥情。他们画笔下的墨迹温和而自持,直观看去,一种恰到好处的自制力,默默掌控着画面。"(莫一奥)
究其源头,宋朝抑武扬文,文官士大夫共治天下,“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神童诗,汪洙,宋)。官僚阶层士人化、学者化、审美化,政治家个个是大诗人大词人,甚至是画家和音乐美学家。文化受到空前推崇和发展。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六位都出现在宋朝。在这样文化空前繁荣的环境中,宋朝演化出了一种“柔”和“雅”的氛围。宋也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据卷后蔡京题跋知应是北宋画家王希孟所作。
宋代,儒、道、释三家思想深度融合,推崇返璞归真的自然之感,认同“大道至简”的简约之道。因此宋之极简,还包含着广阔的山水自然观。
“唐代绘画偏重人物,酷爱大红青绿的鲜艳之色,而宋代绘画则偏爱山水,偏好黑白水墨的淡雅之姿。”
《山馆读书图》册页.刘松年.南宋
画中描绘了文人雅士所向往的闲适生活。
宋朝的哲学非常重视“格物”——格物致知。宋明理学的“格物”追求细致入微地观察细节,并强调需磨练自己的心志,“以收其心而不放也”——研究如何让自己的心不向外攀援。由此“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程颐,北宋理学家)。宋代讲求以理性的态度观察细节,追求真实,推崇“静观内省”的境界。其哲学思想也对宋代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塑造了宋式美的淡然内敛和细微精致。
全卷共有十二段,其内容专门画水,通过对水的不同姿态的描写,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
因此宋之美,自然细致,自持内敛。正如复旦教授王振复在《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中所描写:“宋代是一个文弱而文雅的时代,其思想感情已由唐代的热烈奔放,而渐渐变冷从而收敛自己,犹如从崇拜旭日而转为崇拜明月,从敢于面对喷薄之朝阳,转而遥望明寂之星空,显得宁静而沉滤。”(复旦教授王振复)。
《水图卷》其二.马远.南宋
宋瓷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
宋式美学,是素与朴,雅与拙的纯粹结合,温润清澈,以极致平淡,散发出极致灿烂。诠释着对自然生灵的敏锐感悟力。
现代人们爱上“宋式美学”,可能不仅因为宋的简约精致之美契合着当代推崇极简的艺术精神,而宋的极简还包含着更深沉渺远的“意境”。
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都说宋代之美,大多只停留在绘画、瓷器方面,这一次,行谈社策划一年之久,邀请最合适的讲师,从瓷器、建筑、绘画、书法、花笺、石刻、宋陵、赏石、苏东坡艺术等多方面内容,全面反映宋代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