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冬日养生良方!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12-09 09:15:25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时序走到农历十一月,即冬月。俗语中的寒冬腊月,朔风凛冽,草木凋零,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严寒将至。

  时序走到农历十一月,即冬月。俗语中的寒冬腊月,朔风凛冽,草木凋零,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严寒将至。


  苏辙在《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写到:秋成粟满仓,冬藏雪盈尺。


  秋收冬藏,万物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好准备,我们也顺应天时,以藏养生。



  藏身


  《黄帝内经》有言:“冬三月,此谓闭藏。”


  冬月,更应藏养,去寒就温,避寒藏暖。否则“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保养不到位,很容易生病。


  藏养身体,健康过冬。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内敛、夜间尤甚,人体阳气易被寒邪所伤。


  卧以养阳气,使阳气更好地闭藏;晚起以固阴精,可避免寒邪伤及人体阳气。


  过度劳累、过度熬夜,会损伤阳气和气血。故建议早睡晚起,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保护人体阳气还要注意保暖,远离寒气,接近温气,不要让皮肤泄露于风寒之中,使已经收藏的阳气外泄。


  寒冷的冬季,人体新陈代谢较为缓慢,再加上环境气候等因素,极易使人患上风寒感冒、风湿骨痛、心脑血管等各类疾病,各种冬病也容易复发。所以,在室外要注意脖颈、腰腹、脚等关键部位的保暖。


  “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头为诸阳之会,适当寒冷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做好脖颈保暖是为了防止风邪的入侵。


  脚离心脏较远,阳气到达缓慢,阴气聚集,最易受到寒气侵袭。因此更需注意保暖。可穿较厚的棉袜,晚上泡脚可加艾叶等温阳散寒。



  增强体质,锻炼有度


  冬季晨练宜迟不宜早,早晨阳气不旺,且室外寒冷,易受“风邪”入侵引发伤风、感冒、关节疼痛、胃疼等病症。


  不宜剧烈运动,尤其要避免挥汗如雨的剧烈运动,以免耗气伤津,干扰阳气的闭藏,伤及人体津液。


  可选择轻缓柔和的运动方式进行保健,如太极、八段锦、散步、瑜伽等,以微微汗出为度。


  尤其是体质差、气血虚弱的人,剧烈运动会更加损耗人体气血津液,使身体更加虚弱。同时,过度运动使阳气外浮,也会造成收藏不足。



  藏心


  天寒地冻,万物凋零,内心也难免焦躁低落。“神藏于内”,要重视和保持情绪的安宁,保持平静的心态。


  养心藏神,清静淡泊


  “心藏神,肾藏精”,过度劳心费神会消散肾精,不利于冬藏。


  冬季应养心藏神,形与神俱。宜保持情绪的清静淡泊,如果过度兴奋与激动或悲伤、动怒,则阳气外浮,易引起人体疾病,正如《黄帝内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冬季低温、干燥、较高的气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哮喘、脑动脉硬化等有不利影响,易使人的身心处于低落的状态,尤其是体质虚弱或常年有病卧床的患者,应做好疏导。


  养精蓄锐,静待新生


  岁冬万物善伏藏,只待惊蜇春雷响。动物蛰伏,万物冷寂。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的休止,而是养精蓄锐,静待新生。


  世间万物,所有的潜藏沉淀,都是为了来日的春暖与花开。


  趁冬日,我们要养精蓄锐,默默提升自己。宜读书,拓宽视野;宜自省,治愈迷茫;宜微笑,摆正心态。


  成功在漫长的寂寥孤独中悄然酝酿。当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就能在时机来临时,一跃而起,大放异彩。


 

本文标题: 藏,冬日养生良方!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12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