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白坦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1-17 09:15:12  来源:东阳政协  作者:傅金龙 楼天良
核心提示:巍山镇白坦村,古称白浦、松树矮,系东阳延陵垕土吴氏居住地之一,距县城直线距离20公里,是古代县城经六石、吴良,通向巍山、嵊县等地的必经之地。

  巍山镇白坦村,古称白浦、松树矮,系东阳延陵垕土吴氏居住地之一,距县城直线距离20公里,是古代县城经六石、吴良,通向巍山、嵊县等地的必经之地。


  根据家谱记载,白坦村的村落布局,当是其先祖北川公勘测自然形势后的精心布局之杰作。低矮平缓的狮山在其南侧逶迤向东南方向延伸,与西流之渼沙溪相接;东面遥对芭蕉峰;白溪江环其北,由于泥沙的沉积,明初逐渐形成平原,可供种植,其外围则为东阳北境群山。


  传统风水理论中,水即代表着财富。为了留住财气,白坦吴氏先祖在狮山与渼沙溪交叉地段,构筑佛堂,广植树木,以增加锁钥的气势,彻底扼住关口。而南面的狮山,一方面有利于防御,另一方面也阻止了气流的对流,所以白坦村的建筑布局,如承恩堂、太和堂、雍和堂、福舆堂、务本堂、成乐堂、敬修堂等主要建筑,基本按照东南地势平坦宽敞的自然生成,依次展开,大多坐西朝东,或坐西北朝东南,其中雄踞村落东首的大台门,遥对芭蕉峰,与承恩堂、太和堂两大厅堂同一朝向,以示芭蕉扇越扇越红火。只有集庆堂、勤慎堂、贻翼堂等个别建筑或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


白坦今貌鸟瞰(此图方位上东下西,旧村落集中在中下区块)


  在村落的具体布置处理问题上,白坦村的建筑基本分布在北甽西侧,以承恩堂、太和堂两大宗祠为核心,南面为雍和堂,西南面为勤慎堂、贻翼堂、成乐堂、敬修堂,西面为福舆堂,西北面为让善堂、敦善堂、敦本堂、敦厚堂等,北面为务本堂、菊庄厅、三立堂、亦政堂等,呈现一种向心合趋之势。南北向鹅卵石大街镶嵌于村落中央,次要巷道则东西向分布,形成纵横有序、错落交致的交通布置。


  白坦村的建筑平面,基本有三开间一字平面式、十三间头的三合院、前厅后堂式构成的四合院、走马楼、呈“日”字、“目”字、“品”字等平面的金壞屋等类型,有以下代表建筑。


务本堂建筑组群鸟瞰


  福舆堂、务本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造于清嘉庆至咸丰年间的福舆堂组群由恭、勤、惟、德四房组成,形成“品”字结构,大门位于东南角,前有一水塘;惟房、德房建筑为“日”字平面,前立大门,门楼、正厅、后堂均为三间带左右插厢(耳房),两侧厢房各为九间房屋,插厢与厢房之间设一小天井,有利采光通风,外墙厢房前廊部位开小门;正厅、门楼、后堂均明间开敞,前廊之间互为贯通。勤务本堂走马楼房由前后两个“十三间头”串成,与惟房、德房建筑基本在同一纵轴线上,略呈一小偏角,其正厅(福舆堂)前有四柱三开间院墙,磨砖砌筑,中辟大门,供人进出,两侧也设插厢,本体建筑为三开间开敞式厅堂,抬梁式与穿斗式梁架结构;后堂为二层楼屋,与厢房之间设隔墙,开漏窗,做法独特。恭房则与勤房、惟房、德房隔一小巷,为单独的“十三间头”建筑,正厅明间开敞,与厢房前廊相互贯通,其院墙与勤房一样,青砖砌筑。


  建成于清嘉庆至光绪年间的务本堂组群,分三条纵轴线并列组成,横向发展建筑,主轴线务本堂居中,左右轴线为三立堂、菊庄厅,外观上三者联为一个整体,内部处理上自成院落,相互之间设长条形天井,天井两端开门,以利于与外部世界沟通。三条轴线的后堂前廊在同一直线上,与各自厢房的外廊互通。务本堂分前后两个院落,正厅三开间敞厅,后堂明间开敞,大门则为三间挟左右插厢(耳房)的楼房。前院的楼层外廊设栏杆,可以通行,形成走马楼;后院明间设藻井,俗称“鸡笼结顶”,谙音“见龙即登”,上雕斗拱,东阳境内独一无二,可惜毁于1999年的一次火灾。石板铺设天井。三立堂也有前厅、后堂,面阔三间,两侧厢房各七间,其前厅即序乐事轩,吴品珩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为娱亲之所;菊庄厅平面结构与之相同。两堂天井则用鹅卵石铺设,构筑成长颈鹿、蝙蝠、仙鹤等图案。


务本堂正厅一角


  大台门坐落于村东,重建于清末。东西走向,正方形平面。左右前设砖砌八字影壁,墙上绘有水墨画。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用四柱,用材一般。明间开敞作为通道。檐柱施狮鹿牛腿,鼓形柱础。屋面四周起翘,屋脊中置放葫芦、戟。


  吴氏宗祠清同治五年至十一年重建。坐东朝西,由门楼、前厅、穿堂、后堂和前院厢廊组成。面阔五间,前厅、后堂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构架,用材一般。单檐硬山顶屋面,檐柱设S形、人物牛腿,木雕相对精致。


  太和堂、承恩堂分别为白坦一村、二村的宗祠,前为月田,均为“十三间头”建筑布局。正厅为三开间敞厅,九架前后双步廊,抬梁式与穿斗式梁架混用,左右厢房各为五间加弄间,前廊之间相互沟通。承恩堂左右洞头屋已毁。两者区别,太和堂为了显示其宗祠的庄重气氛,大门门墙设计成四柱三间三楼门坊,磨砖砌筑,中辟大门,左右两侧对着厢房的前廊处,各开小门。而承恩堂则为普通院墙,无特色可言。


  敬修堂、成乐堂建造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为前后两个“十三间头”挟左右重厢相联而成,正屋三开间,左右厢房各五间,其空间分隔和联系,与东阳传统意义的“十三间头”没有区别,略有差异的是,敬修堂正厅两侧厢房后檐设小天井。正屋与重阁的前廊、弄间连成一体,成为互相联系的主要通道。成乐堂则在左右重阁两侧建艺兰厅、绍成厅。因此从规模上说,成乐堂是白坦民居横向发展的一个典型实例。


  勤慎堂、贻翼堂建造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是两组厅堂相对而立的结构布置,其间用鹅卵石小路分隔,路西侧构筑八字台门出入。其中勤慎堂由面阔三间的前厅后堂、左右各为九间的厢房,组成封闭性院落的“廿四间头”建筑,正厅全部、后堂明间开敞,正厅、厢房、门墙间分别设置小天井。贻翼堂由各为三开间的前厅、后堂,各为八间的左右厢房,组成四合院平面,厅堂与厢房间也设小天井。传说梁枋、门窗上雕刻有一万只鹿,规模恢宏,气势不凡。


福舆堂木雕建筑结构


  亦政堂建于清嘉庆年间,前厅、后堂、左右厢房组成“廿四间头”传统民居,厅、堂各为三开间挟左右插厢(耳房),插厢分前后室,后室间设一小天井。厅、堂之间山墙,由矮花墙相连,花墙墙身开漏窗,以利分隔室外空间。厅、堂前廊与厢房外廊、弄间相连,方便居住者行走。


  雍和堂又称七台厅,坐西朝东,前后三进,分别为门楼、前厅、后堂,翼左右厢房,面阔三间,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两侧厢房为十一间及两弄,相互之间用前廊贯通。檐柱设狮鹿牛腿,睒电纹窗户,颇有特色。


  介锡堂三间正厅、三间后堂,及七间两弄左右厢房组成四合院,面阔三间,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厅、堂山墙间设矮花墙、开漏窗,以便正厅、厢房自成一个空间。庭院里铺设石板,百姓因此俗称“石板门堂”。


  其他还有四合院结构的二村“廿四间头”,三合院布局且为重檐结构的上新屋、濂让堂、新屋里十三间头、新屋里十五间头,三开间的前台、二村厅等等。


  现存的几十处白坦古民居,基本上建造于清中晚期与民国时期,虽然时间较晚,但它荟萃了东阳民居同时期的木雕精华,涵盖了东阳民居的基本特色,打上了儒家文化的时代烙印,体现了传统的宗法观念,凝聚了包括东阳木雕匠人在内的各种工匠的智慧,是东阳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从而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注意,务本堂等建筑早于20世纪60年代就已成功入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编著的《浙江民居》一书中,成为东阳民居的经典之作。


 
标签: 白坦村 古民居

本文标题: 东阳白坦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19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1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