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情人节”,只不过这个“情人节”是个舶来品,过节方式也偏西化,玫瑰+巧克力+电影+吃饭成了过节的标配,也都是些千篇一律的俗套。但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大中国的情人节,远远不是西方情人节可以比拟,传统民俗+歌舞诗词,充满了诗情画意,那才是中国情人节的标配......
中国古代定情信物有哪些?
耳环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耳饰又分为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古人也常赠送耳饰表达爱意。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从《诗经》来看,古人跟我们一样是吃货,他们会把水果当做定情信物,看到心仪的对象,别的暂且不说,先送上一堆水果肯定没错。
同心锁(结)
是一种古老而寓意深长的花结。由于其两结相连的特点,常被作为爱情的象征,取“永结同心”之意,同心锁也是这种道理。
红豆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梳子
自古就有情人间赠梳子的习俗,送梳子有相思、私定终身之意,并欲与对方白头偕老之愿。梳子作为一种每日使用的贴身之物,还会染有发香。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送给对方,比起新买的礼物,自然更有亲密的意味。
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香囊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玉佩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古人爱玉,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古语。《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将自己的贴身之物赠予心爱之人,情谊之深自不必言表。
戒指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会面安可期,见指环如见其人,指环之重跃然诗里。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赠馈方式是类似的。
罗帕
罗帕是较为私密的东西,古代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缠绵之意。“有女子,手执罗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从中,借着帕角的飘忽,暗送秋波,既掩去露齿的尴尬,又平添了几分娇媚,让人怜爱之意顿生。
钗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