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中原文化和闽南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泉州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文化习俗等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闽南民居最为独特的建筑俗称“皇宫起”,惠安民居营造技艺即通过“皇宫起”宫殿式大厝的建造表现得最为典型。“皇宫起”源起于唐五代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闽王王审知(862—925)的嫔妃黄厥系惠安人,因得闽王宠爱而被特许按宫殿规制和外形在家乡大兴土木。后来,“皇宫起”宫殿式民居大厝由此成为当地民居争相仿效的样式,并逐渐流传四方。
南宋皇室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后,把中原宫殿建筑技艺带入民间,使宫殿式“皇宫起”的民居建筑进一步发展。这种宫殿式大厝有单护厝、双护厝、四护厝等类型和三开间、五开间等样式,为横向扩展布局,纵深二落、三落、五落不等。“皇宫起”以庭院为组织单元,而以走廊、过水贯穿全宅,建筑中较多运用砖瓦,以石砌基础和红砖砌筑外围墙,以穿斗木构架做承重结构,采用硬山式屋顶和弯曲起翘的燕尾脊式屋脊。
闽南传统建筑的特色
闽南传统建筑技艺是独特的南派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闽南文化的核心支柱。“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璧。”短短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闽南传统建筑的特点,造型朴素却色彩鲜明,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特有的形式、用材、工艺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代表着闽南人的智慧。
闽南传统建筑极为讲究风水,大多取西南朝向,通常为前埕后厝的布局,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屋面为双曲面,两端双翘燕尾脊,护厝屋顶则使用马鞍脊。
闽南地区的房子喜欢红色。“闽南红”是一种喜庆的红色,它代表着闽南人民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面。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特别偏爱红色,它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的喜庆、吉祥和活力,至今仍被用作建筑的主要颜色。在闽南传统建筑中应用了许许多多美术技艺,涵盖了美术中造型、设计、表现等领域中的大部分知识。如:闽南传统建筑中的石作的雕刻技法就有素平、平花、水磨沈花、剔地雕、透雕、四面雕、影雕等。
闽南传统建筑常见的装饰技法有木雕、石雕、泥塑彩绘、彩陶、剪粘等。其中,泥塑彩绘、彩陶和剪粘是中国南方闽、粤、台三地传统建筑所特有的装饰手法。闽南传统建筑里的彩画、装饰和红砖拼图也包含了很多造型技巧。
“白石、红砖、赤瓦”是对闽南传统建筑用材的高度总结,因地制宜的运用多种材料混合砌筑是其最大的特征。通常在建筑群墙、柜台脚、石柱等处会使用当地盛产的花岗岩——砻石,俗称泉州白。红瓦盖顶,红瓦分为板瓦、筒瓦,民间多用弯凹的板瓦,宫殿多用半圆筒的筒瓦。
墙面装饰多用烟炙砖与斗底砖。福建地区各地土壤中含铁量较高,烧出来的砖由于三氧化二铁的原因,成亮丽的红色,俗称红砖,或称“胭脂砖”、“烟炙砖”、“颜紫砖”,多用于闽南传统建筑中墙面的装饰。斗底砖则多用做闽南传统建筑的铺地材料或墙面装饰等,形状多变,有方形、长方形、八角形、六角形等,特殊的拼铺方式含有不同的寓意。比如房间常用丁字砌,寓意人丁兴旺;大厅或入口处常用人字砌,代表引导的作用;宗祠或天井则常用龟形砌,寓意吉祥长寿。
“出砖入石”最早为利用倒塌房屋残垣断壁的砖石重建家园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建造工艺,白石与红砖红瓦的强烈对比,带来了不一样的美感,再加之实用性、经济性以及牢固性的特点,这种“就地取材”的砌筑方式被广泛于闽南民居的一些墙面、庭院围墙等处。
除了“出砖入石”这种特殊的工艺,闽南传统建筑中在装饰方面常与石雕、木雕、砖雕结合在一起。木雕通常用于承重的梁、柱、檩以及次要承重构件,如斗、拱、瓜筒、狮座等多作浅浮雕。石雕则多用于门、窗、题匾、栏杆等,常用砻石与青石。在闽南的一些传统建筑的屋顶或墙面的部分还会有“剪瓷雕”的装饰,形成视觉的焦点。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改造及房地产建筑业兴起,很多闽南传统民居被拆迁或损毁。同时,现代建筑工艺迅猛发展,传统建筑市场萎缩,一些名师名匠及其传人或去世或改行,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面临消亡的危险,急需有关方面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