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除了吃穿,最重要的便是住了,而居住都是各地各有不同,除了遮风挡雨,都带着各地的信仰以及地理特征,满族的建筑亦是如此,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满族老房子,那个承载满族人童年的草房。
满族祖先在部落时代,一直以打猎、捕鱼为生,常年居住流动性很大,逐水而居,随着清初满族攻占辽东,农业逐步占有更重要地位,流动性的满族民居生活逐渐被稳定的农耕民居生活所取代。
从打猎,捕鱼,生活方式向农业定居生活方式转变过程中,满族人依旧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木头、羊草等材料制造房屋。
草房和土房是满族最为常见的民居,此外满族的民居还有瓦房。相比之下在过去,草房居多,瓦房较少,一般来说,瓦房多为富贵人家和官宦人家所住。
草房,是在游猎时代的地窨子(ukdun)、马架子(juxenboo)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房顶一样为尖脊,用草苫屋顶。正房旁边,有的还盖有东西厢房、仓库、苞米楼(taktu)等。
满族房子特点鲜明,人们走进满族嘎山只要打眼一看,就会看见一座座具有代表性的烟囱,满族人家的烟囟垒在东、西房山墙,或在两侧屋檐下,常用空心木或者用草和泥编“拉哈辫”做成,满洲过去气候冷,安在房子旁边的烟囱可以延长烟和火在屋里通过的时间,这是智慧的发明。
房内搭南北西相连的火炕,西炕连接南、北炕,俗称“万字炕”。以西为贵的满族在西炕放置供奉祖先的神板,所以西炕不能随意坐卧,另外据萨满教创世神话说:天母阿布卡赫赫派方向女神给人类指方向,最早指明是西方,所以西为上,不过也有的人家人口少,只有一铺炕,而无“万字炕”。
后来物质生活改变以及经济发展,曾经从瑷珲到沈阳处处可见的草房逐步被瓦房和新兴的楼房取代,草房逐步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