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索地方博物馆构建基本陈列的新路径?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4-01 09:18:26  来源:文博圈
核心提示:一个地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既有必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的特色和优势,避免“千馆一面”,也有必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内容设计展示国家宏大历史进程,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具体如何实现?依旧值得探讨。

  一个地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既有必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的特色和优势,避免“千馆一面”,也有必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内容设计展示国家宏大历史进程,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具体如何实现?依旧值得探讨。


  近年,中山市博物馆邀请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教授担任基本陈列总策划,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指导下,借鉴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以香山人为叙事主角,并打破疆域边界,把香山和香山人的历史放到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宏大叙事中进行审视和理解。


  呈现在地区开发和全球化互相交织下,香山人的观念意识与情感世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风习的演变,讲述一个既属于中山,也属于中国和世界的故事,给出了地方博物馆构建基本陈列的中山方案。


  第一部——理念与方法:从田野和全球史切入 以人民的历史输出


  (一)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全方位呈现人民的历史,为失语者发声


  策展团队根据所处的时空、面对的环境不同,将香山地域上生活的人归结为不同群体:先秦岛民、陆上定居的乡民、尚未上岸的水上人、参与中外交流的新生群体、参与近代化的城市居民、走向世界的华侨。


  先秦岛民遗留下数量可观的出土文物;陆上乡民的遗物以明清为主,内容丰富;水上人居无定所,缺乏文字传统,遗存极少;早期参与中外交流的人群以中下阶层为主,也缺乏遗存和文字记录,后期的遗存相对较多;近现代城市居民离当下时间较近,遗存也较多;华侨人口基数大,空间分布广,遗存广泛散逸在世界各地。


龙穴遗珍——先秦岛民的文物与故事


  虽然各类人群的遗存多寡悬殊,但系统呈现香山(中山)历史文化的展览,理应覆盖所有的群体,讲述一个完整的中山人的故事。为了既覆盖所有群体,又突出专题,我们以国内活动人群为主构筑中山历史陈列;以华侨群体为主打造中山华侨历史陈列,两者共同组成中山人全方位的图景。


  展览既颂扬英雄豪杰、名士乡贤,也讴歌勤劳勇敢的边缘小人物;既为革命英烈树碑立传,也为屡造奇迹却世代被排斥欺压的疍家渔户发声,生动阐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二)方法·历史人类学——从田野理解历史,在以文物构建的历史空间中解读文物


  策展团队除了系统梳理馆藏文物、大量阅读历史文献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外,特别注重通过田野调查,走进中山人的世界。他们走进中山的每一条村庄,深入了解本地人的生存空间、风俗习惯、劳作和生活,观察和了解“历史”创造的过程。


  并先后到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古巴、墨西哥、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西、秘鲁等十三个国家的华侨社团、家庭和活动遗址开展田野调查和文物征集。


华侨馆中大量文物由中山华侨捐赠


  在此过程中,策展人员直观面对香山人的生存空间,认识文物被创造和使用背后的世界,因而得以跨越“学科”和“空间”的藩篱,提升解读历史文献和文物的能力,并为寰球视野的形成和展览策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内容设计团队还与形式设计团队一同开展了数十次的田野调查,双方由此形成了对内容与形式统一性的共同认识和理解。展览内容与形式设计得以深度融合。


  (三)视野·寰球——以全球史观照地方史,从长时段理解中国近代化


  中山市的前身为广州府香山县,位于岭南珠江出海口的伶仃洋上,从全球视野看,这里是中国大陆通往南海的主要门户之一,也是环南海地区和中国大陆两个世界性区域交流连接的主要通道之一。


  基于这一特点,展览打破空间界限,在全球史视野下审视香山历史,从海洋视角呈现当地的海上活动传统和在王朝国家朝贡体系下的角色,追溯新航路开辟后,香山南部的澳门成为新形成的世界性贸易体系的关键节点的历史。


  既从中国的视角看澳门,突出明清政府对香山的管治;也从全球的视角看澳门,呈现澳门在世界贸易网络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核心作用。


香山,文明汇流之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展览着重呈现中西贸易和文明交流互鉴对香山人带来的变化,展示香山人如何与外来商人和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探讨这种变化和互动对他们的影响,讲述他们在近代中国变革和革命中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故事,从而以地方为视角,从长时段和结构性解释中国的近代化。


  第二部——主题与内容:从人群分野切入 以不同时空重构他的故事


  我们从伶仃洋作为全球经济文化交流重要连接点,几百年来引领风气之先,以及香山人走向世界,敢为天下先这一特点,提炼出“风起伶仃洋”作为中山历史陈列的主题,以香山人为历史主体,根据叙事主角的不同,在内容结构上将展览划分为五个部分:


风起伶仃洋——中山历史陈列


  海上香山蛮烟雨:从古代香山的海岛生态出发,以海岛出土的文物,展示香山先民的生产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安民易俗成村聚:以村落为核心场景,讲述秦汉以后,珠江口海岛居民从渔盐生产到南宋建立县治,再到明清大规模开发沙田、开村定居,以及在村落中创造性地普及儒家教化、安居乐业的故事。


文风鼎盛展柜


  渔户田庐水城国:重现沙田发育与耕作的宏大场景,讲述水上人在大海中围沙成田,开拓出今日中山大片土地的艰苦卓绝的伟大贡献。


  镜海扬帆立潮头:从香山水陆相间的地理环境出发,讲述香山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走向世界的香山人,把外部世界带进中国,敢为天下先的历史。


  近代中山开风气:讲述近代以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香山人把新视野、新理念、新技术带回中国,推动中国近代化社会变革的重大贡献,以及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斗争,英勇抗击日寇的丰功伟绩。与此同时,也展示出中山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城市的风貌。


  “沧海之阔——中山华侨历史陈列”则以“香山华侨”为叙事主角,讲述他们探索世界、开拓创业、团结互助、爱国爱乡,以及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第三部——策展与实施:从学术角度切入 以再造历史现场呈现


  (一)再造·情境——从历史素材进入,做田野再现表达


  展览采取“再造历史现场”的策展理念,在固定的空间里呈现行进的历史,将展览空间设计为一系列历史情境,通过文物组合、艺术造境、多媒体运用等方式综合再现“田野”。


  如历史陈列的村落场景,空间按照岭南村落的布局要素进行规划,在标志性点位展出重点文物,如水井、祠堂梁架和大屋花罩。再围绕该文物进行意向式造景,搭建闸门、榕树、蚝壳墙、镬耳墙、屋檐轮廓等结构,形成一个“历史现场”的基础。


以文物造境的民田村落场景


  从历史素材进入,再造历史现场


  展览内容在空间中对应以版面和文物组合的方式展现,碑刻、族谱、地契等看似平平无奇的素材成了构建村落人群故事的重要载体。再辅以方言歌谣环境音效营造氛围,让观众不仅能融入村落“人”的故事,也能唤起乡愁,进一步联想思考自身的故事。


用文物设计体现中山华侨凝聚力的精神空间


  另一方面,也用文物打造体现精神力量的空间。华侨社团是陈列中的重要内容,该部分文物多且精美。为此,我们充分运用展厅纵向空间,为文物设计专属展柜并有序阵列排布,形成文物库房式陈列空间。空间呈同心圆结构,步入其中能直观感受到被侨团文物360°环绕的震撼,从形到意传达出团结一家,凝心聚力的精神力量。


  (二)再造·线索——打造波澜的氛围,寻觅流动的时空


  在打造一个个历史现场之余,如何将其整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展览,是设计上尤需做出努力的地方。为此,我们通过不同的串联线索,为展览打造整体氛围,并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给观众带来寻找时空流动的意趣。


  元素线:一场波涛里的漫游


  展览从海洋文明中提炼出“波涛”作为主线元素,艺术化的波涛状弧线以空间结构、版面设计及灯光造型等方式贯穿全馆,串联章节。让观众更好地成为“戏中人”,随波逐浪于香山发展的历史舞台上,在各类人群的故事中感悟香山历史。


  空间线:在地图里,从大湾区到大湾区


  在中山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地理区位和变迁是重要的线索概念。在历史陈列中每个单元开篇部首牌旁,均设置了一幅艺术地图,既清晰指示出该“历史现场”的大环境区位,同时也点题了单元的叙事重点。


  此外,展览版面与互动展项中还有众多的辅助地图,尤为注重置入反映中山与大湾区区域、与中国、与世界整体关系的地图。希望观众在读图中建立本地史与区域史、世界史的关联,感受从曾经的大湾区到如今的大湾区之间的一脉相承。


  时间线:光影里的香山十二时辰


  在中山历史陈列中,我们巧妙地用灯光在展厅里形成了浓缩千年于一日的效果。序厅的时间设定为午夜0时,利用月光灯、星空呼吸灯、水纹灯及“风起伶仃洋”艺术装置共同构建出海上风起,文明初兴如星辰的效果。


  行至沙田开放式场景空间,时间来到清晨6时,贯通场景的10米背景油画配合特别设定的灯光参数,营造了日出沙田沧海间的氛围。随后的华洋交往空间将场景时间设定为午后14时,以烈日质感的灯光烘托枢纽之地热络的商贸交往日常。


  展览尾声部分的民国场景,将时间定格在傍晚18时。街景部分特别使用了舞台灯,打造落日黄昏的时间感,搭配在空间里循环播放的石岐话街头买卖杂谈广播剧,在地生活气息自由流淌其中。


  以人为中心,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出发,描绘香山人如何创造历史的宏伟画面。以观众为中心,将本土资源全方位调动运用,做出凸显地方特色关怀,人性化与人情味兼备的展览。以寰球为视野,从本地人的生活展示国家宏大的历史进程,展示全球化和文明交流互鉴带来的深刻影响,讲一个从地方出发,拥抱世界的故事。


  中山市博物馆希冀由此探索地方博物馆构建基本陈列的新路径,让大众在博物馆内生动沉浸地感受历史、畅想未来,共铸民族文化自信。


 
标签: 博物馆

本文标题: 如何探索地方博物馆构建基本陈列的新路径?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35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1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