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板桥镇,至今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近百处,其中20余处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冠鄂西北。
现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予以介绍。
气势恢宏的鞠家湾冯家大院
鞠家湾冯家大院位于冯家湾村,它是辛亥革命时期名人冯哲夫的故居,因此也被称为冯哲夫民居,该民居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冯氏民居,你会为它的规模和环境而折服:宅院126间房屋,三进三出,分为三排,一排五个大门,前后两条通道全部由东向西贯通,10个小院各自独立,院与院、房与房,行走出入很方便。值得一提的是,门前的三座山峰宛如“笔架”,屋后的形似“元宝”的十多座山峰,鳞次栉比,自西向东升高,寓意“天天向上”“步步高”。
这个大院设计巧妙。所有院落之间均由封火墙分割,防火、防盗、防潮、防震功能明显,墙根及以上三米墙体均用青石条砌筑,石条之间相互咬合,用桐油和石灰勾缝,其上再用青砖砌斗墙,据说冯家起屋造房前,曾雇了50个工匠,耗时3年,打造了10万块青石条——可见工程之浩大。内室则全部采用传统木架结构,屋面铺设布瓦,地面是青砖,数百年来,主体结构完整无损,巍然屹立。
走进冯氏大院,雕檐刻壁,画龙描凤。屋脊上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盖瓦为龙头凤尾,檐头分别饰有红色大理石灯笼、玉雕双狮以及石雕蝙蝠等。大门上雕有火焰山,正中有福、禄、寿、禧四仙肖像木雕。门槛用青石打磨而成,并饰有瑞鸟祥兽,至今光彩照人。室内门窗隔扇,均雕刻人物肖像及花鸟图案,其风格独特,工艺精湛,让人流连忘返,如同进了艺术宫殿。
小院最精美的当属“中大门小院”,冯哲夫先生就在这里出生并度过晚年。
与所有的古民居一样,它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前厅后堂内为四合院天井,上七级台阶进入厅屋,厅上有7间小楼,厅屋靠天井一侧有3座门,中间最大的门平时紧闭,家中逢红白喜事时才打开,平时则走两边的侧门。穿过厅屋,便是一阔达百余平方米的天井院,天井院东、南、西三面设1米宽的长廊,院中靠北设一花坛,后墙有一巨大的“福”字。东西各设七级石台阶,可分别进入并列的两个院落,两院又各置一仪门,前墙有封火墙式墀头,墀头上饰以象征子孙绵延的金瓜和富贵荣华的灯笼图案,而封火墙下又以渔、樵、耕、读砖雕点缀,造型别致。
冯氏大院的主人们十分注重文化教育,整座大院书香氛围浓厚。门前面对的山,他们誉为“笔架山”;屋后的岭,他们称之为“读书岭”;门前的堰塘,他们美其名曰“洗笔池”。大院的各个门楣上都有题匾,如“紫气东来”“西山爽气”“恢延荻画”。在院前的稻场上,过去还建有一“风亭”,用来集中焚烧孩子发蒙练字时的纸张。
冯氏还专门举办了学堂,历史上培养出不少人才。
有着传奇经历的五层碉楼
五层碉楼位于板桥一古民居院落的西南角,名气很大。
院落坐北朝南,方形布局,占地面积550平方米,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建筑的正面为五开间二层楼房,高大厚实,正面明间大门对开,内为门厅,进深较短。二楼桃枋托起檐廊,与厢房及正堂檐廊相通,周围檐口相交平齐,雨落天井,檐廊栏杆线条简约大方。堂屋面阔五间,二层悬山建筑,室内结构简单。天井左右两边各为二层土木结构楼房,内檐廊与前后楼房衔接,构成“口”字形廊道,以方便人们在二楼活动来往。
这座院落虽然体量庞大,房屋多达40来间,但在有着“古民居博物馆”之称的板桥,不足为奇,而真正让人称奇的是挺立在院落西南角的土碉楼。它高达五层,为整座院落增色添彩,显得不同凡响。
这座碉楼平面呈正方形,五米多见方,高达十五米。它以条石奠基,基础以上的墙体,全部使用黏土,以干打垒的方式,层层夯筑而成。它的底层墙体厚达0.53米,以上每层墙体厚度在内侧递减一寸,以减轻承重,确保了五层高的墙体稳固牢实。
五层碉楼内,每层铺有木板,内置木板梯,以供上下楼。楼层内的梁枋一、三、五层横置,二、四层纵向,使整座碉楼得到了有力的拉合和支撑。从第二层起,每层房间四面各设两个内大外小的倒八字形射击孔,射界宽,不留死角。在第五层顶楼正面中间设一哨亭,哨亭从堡内向外挑出,当年持枪的乡丁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楼顶是深深悬出的两面坡式盖瓦屋顶,以防雨雪侵蚀外墙。
此建筑虽经近百年的风雨剥蚀,依然保存完好,巍然屹立,不能不说是干打垒建筑史上的奇迹。不少建筑学家慕名而来,考察后交口称赞,一致认为,它为我们留下了研究当年乡土建筑的弥足珍贵的标本!曾拍过《八路军》《新四军》《中国兄弟连》的著名导演宁海强来此考察后,赞不绝口,认为这里是拍剿匪题材影视剧的最佳场所。
走访当地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我们还了解到有关这座建筑的传奇故事。这座建筑并非一次建成,而是相隔10多年后,续建而成。
原来,天井院后面的五间正房是作为普通民宅而先建的。后来,其主人投笔从戎,参加辛亥革命,回家乡招募新兵,大兴土木,增筑东、南、西三栋楼房,呈围合结构,并规划在院落四角建碉楼,因种种原因,仅盖起西南角的这座五层碉楼。
此碉楼还曾为革命作过贡献,解放战争时期,秘密驻扎过我军张才千所辖部队的伤兵连,在此疗伤。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这里曾作为私塾,为鄂西北地区培养过不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