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演变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5-22 14:01:28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随着社会的演进,不断的得到革新和发展,从公元前11世纪左右就已经建立了的较为简单的城市规划体系发展到了最后具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这个演变过程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要求的变化以及社会性质更变中得以实现的。

  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随着社会的演进,不断的得到革新和发展,从公元前11世纪左右就已经建立了的较为简单的城市规划体系发展到了最后具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这个演变过程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要求的变化以及社会性质更变中得以实现的。


  (一)萌芽时期


  四千多年前,我国正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那时候就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规划格局的城的雏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城堡式聚落。由于生活方式简单,当时的城市规划也只是将居民点进行了简单的分区,如住址和葬地的分区。


  (二)初期发展期


△图为《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


  周代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广为营都建邑,从此便出现了整体性强的城市规划,还制定了一套对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影响深远的营国制度,从而掀起了我国古代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其中洛邑的建设是城市规划中的大进步,在继承商代以宫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基础上,城内还设有庙社、官署、仓廪以及市、手工作坊等,中心区的配置益臻完善,功能分区更合理,结构整体性更强。


  (三)突破发展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改变导致营国思想的转变,加上当时诸侯争霸,战争的毁坏,旧城的改造和新城的建设都为适应新的社会而进行着。此时便出现的我国古代的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这一阶段即从仅重视政治的城市建设发展到政治经济兼顾的城市建设又是一个进步,而且此时还出现了城与郭分工的新的规划概念(“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吴越春秋》)。城市改造与新建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扩大城市规模,以增加经济活动场所,调整了城市土地使用,压缩城内宫殿用地,增加了商业及居住用地。


  (四)革新发展期


△图为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城市规划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曹魏邺城开创的严整规划的新局面。城内分区明显:居住区分级,城与郭区分,宫城与外城区分;注意中轴对称:道路正对城门,宫殿、官署衙门等建筑也严整对称;道路方格网奠定了里坊制度。北魏时洛阳得到改建,在维持“九六城”传统形制的基础上,洛阳城筑坊,明确形成了“外郭城”,原来的汉晋城圈成为内城。市的重要性得到承认,也成为外城郭的规划重心,“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业区都设在内城以外,位置在宫城以南,完全改变了《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的传统布局。


  (五)成熟期


△图为元大都复原想象图


  至元朝,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又进入一个新时代,对城市的建设事先会有严密的计划,并制定了相应的总体规划并逐步按规划进行建造。因而出现了规模巨大,建筑宏伟,历时长久的国际大都会——元大都。在元大都的规划中,将中国传统的规划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对《考工记》中的王城规划制度的继承使得从元大都开始便有了那条充满魅力的中轴线,而且除了南北向之外还开始注意东西向的横轴线,此外还沿用了三套方城、宫殿居中的优秀手法。由于在建城之前有过总体规划,元大都的水系和排水系统规划合理,道路系统和街坊划分布局适宜,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市,修建驿站,开凿联通南北的运河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这些都在明清时得以继承下来。


  元大都的建设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先进水平,并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的城市规划更是将封建经济推向了顶峰。宋代开始的由封闭型转向前期开放型城市变革在明清时期更加成熟,城市规划也由自上而下规划转为规划建设和自下而上的自发建设想融合,即具有两重性。可以说此时的城市更加灵活,能更好的为市民服务。


 
标签: 古代城市

本文标题: 古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48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