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自古以来也受到了佛教的重视,因此我们在佛教典籍当中也能够找到许多关于佛教徒如何过端午的记载。
端午安康
吃粽子、插艾草、喝菖蒲茶
吃粽子、插艾草、喝菖蒲茶是端午节的传统民俗。佛教徒也不例外,在端午节这天也会进行相关的活动。
比如《敕修百丈清规》中有:“端午日早晨知事僧堂內烧香点菖蒲茶,住持上堂次第建青苗会。堂司预出诸寮看经诵经单。”
《续古尊宿语要》所记:“端午云。庚午太岁五月五。东湖向旧灸疮盘上更着艾炷。”
《率庵梵宗禅师语录》中亦有:“今朝正当端午节,衲僧倒用真妙诀。转圣作凡,点金成铁,却把山茶,以替竹叶。角黍(粽子)满盘,菖蒲细切。虽然,俗气未除,也要大家暖热。正与么时,百草头边,艾人欢悦。”
接受皇族召见
佛教高僧在端午节接受皇权贵族的召见和赏赐,其中也含有贵族布施财物、供养僧众以做功德、求福报之义。
如《起信论疏记会阅卷首》中有“有旨命京城十大德,为师(贤首国师)授满分戒,赐号贵首。复诏师于太原寺讲华严。端午节,天后遣使。送衣五事”。
但是,从文中可知,这是需要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僧人才能在这一天得到召见,所以这样的记载只是少数。
开堂讲示
与上面的活动不同,在佛教典籍中能够找到许多关于禅宗祖师于端午节让众人集于堂上,为僧徒讲示记载。
比如《虚堂和尚语录》中:“端午上堂,僧问:‘文殊令善财采药。财云:无不是药者。此意如何?’師云‘引出落风莲。’僧云:‘善财拈草,度与文殊,殊云: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活人。又作么生。’师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僧云:‘学人通身是病,作么生医。’师云:‘佛手也医尔不得。’”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中记载“端午上堂。举文殊令善财采药因缘。师云:‘善财能采,文殊解用,虽然眼辨手親,检点将来漏逗不少,焦山今日终不効他先圣。只是各人喫一杯菖蒲茶,任是贪病嗔病痴病身病心病佛病祖病,一时顿愈。虽然如是,知恩者少,负恩者多。’”
关于这样的记载有很多,这里只是略举一两例而已,这些记载表明了佛教徒对于端午节的重视,认为这是一个参禅修法的好时机。
著作起笔、成书
在佛教历史上,也有许多僧人将端午节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节点,因此许多佛教典籍著作、翻译的起笔之日、成书之日或成书过后为其作记之日也在端午节,比如唐代不空大师所译的《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序》和《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慧超所译《一切如来大教王经》和《瑜伽秘密金刚三摩地三密圣教法门述经》,志磐所撰《佛祖统纪》等等。
由此可见,端午与佛教的联系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端午正是这样,它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底层,通过演变发展,突破了民间文化的范畴,深深地积淀在佛教文化中,这显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根基与巨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