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会馆——清商人传统建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7-01 09:25:00  来源:遗产保护
核心提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一直传达“重农抑商”的观念。直至明清,商人地位有一定的提高,在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就要维护自身的共同利益,尽量减少本行业的竞争,进而垄断本行业的商品流通,获取最大的利润。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一直传达“重农抑商”的观念。直至明清,商人地位有一定的提高,在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就要维护自身的共同利益,尽量减少本行业的竞争,进而垄断本行业的商品流通,获取最大的利润。客居异地的同籍商人,因地域文化、语言和生活习俗的差异,按照同一个目标,来按照阶层按行业、按籍地组织起行帮并修建行帮会馆和同乡会馆。



  发展渊源


  明清换代之际,中国各地陷入动乱,四川也如宋元战争时那样首当其冲,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受到巨大破坏。自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起,清廷实行移民入川政策,加之后来的轻赋政策,四川人口开始恢复并逐渐超越明朝。在川盐重振后,外省商人移民到四川自贡,其中陕西商人于康熙中期进入自贡盐场,他们先贩盐,后投资自贡盐场采盐。至乾隆年间,四川各盐场井灶已以陕西人为主,自贡超千米深的燊海井也是由陕西商人投资开凿。政府对盐业征收较低税收,以及盐业带来的巨大利润,促使雍正、乾隆时期陕西商人在自贡形成了一个大型资本集团。


  西秦会馆的兴建缘起,系由清雍正年间,来自贡地区经营盐业运销和开设钱庄票号的陕西籍商人在发迹致富之后,组成了行帮组织“西秦大会”,并以此名义于雍正十年(1732)买地合资修建会馆,以“炫耀郡邑”、“款叙乡情”、“共迎神庥”。西秦会馆于乾隆元年(1736)动工兴建,历时十六载竣工落成。会馆因主供关羽神位,亦名关帝庙,俗称陕西庙。


  建筑布局及主要建筑介绍


  西秦会馆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四周以廊墙及其它建筑组成有纵深、有层次、有京华的5个大小院落群体。西秦会馆建筑中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多达数百件,是研究清代社会生活、戏曲、歌舞、宗教艺术等珍贵的实物资料。馆藏的井盐经营契约、账簿、打井岩口簿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蔡状元修洛阳桥(源自《西秦会馆》一书)


  西秦会馆建筑平面呈矩形,为中国传统建筑格式,占地总面积约3640平方米(第二版自贡市志则记为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3100平方米。建筑轴线分明,坐东南向西北方,四周由山墙、隔轩以及廊屋等次要建筑环绕。86米建筑中轴线上由外至内依次为武圣宫大门、献技诸楼、大丈夫抱厅、福海楼、抱厅、参天阁、中殿、正殿建筑。轴线两侧有外至里则是金镛和贲鼓阁、左右客廨、内院和神庖与内轩。


  建筑正门的武圣宫大门与献技诸楼构成了独立的复合型建筑。武圣宫大门为四柱七楼牌坊式门,面宽约32米。其上为四层重檐歇山层顶,檐角成等行,由上至下依次加宽,献技诸楼四层高,屋顶由两层歇山式屋顶组成,并在屋顶靠近正脊处加建了六角形状的盔顶,其中后两角则镶嵌在武圣宫大门歇山式屋顶中,由此在形成一个有着24个檐角的大屋顶。武圣宫与献技诸楼复合建筑下由22根石柱和众多梁枋支撑。复合建筑内为四层建筑,第一层为门厅,第二层为献技楼,第三层为大观楼,顶层为福海楼。


  由门厅进入天街,为约798平方米的平坝,由东西向的金镛阁和贲鼓阁和南北的献祭诸楼和大丈夫抱厅合围而成,四座建筑也通过连廊走廊互通。


  武圣宫大门与献技诸楼


  西秦会馆入口处的武圣宫大门和其后的献技诸楼采用传统会馆建筑戏楼的门楼倒座的形式,即背靠背而立,两面望去,自成独立建筑,而从基座到屋顶又穿插交错,形成一座不可分割的复合建筑。宽约32米的武圣宫,为四柱七楼牌楼式门,其上为歇山屋顶,正中置瓦制宝顶一束,屋顶下左右飞出两列翼角,其型制颇似一“人”字形飞雁队列,腾空而起,直插蓝天。


  献技诸楼屋顶基本结构由两个歇山式屋顶重叠组成。紧靠正脊加建一六角攒尖屋顶,其后两角嵌入上层歇山顶中,组成牢固的复合结构。这一复合结构由二十二根修长石柱和众多深枋组成坚实框架,承受着大屋顶的荷载,其中两根最长的大石柱,拔地而起,直贯四层。这些大小不等、型制不同的屋顶经过精心构思,巧妙处理,独出心裁的在结构上连成一气,而在外形上造成了一个巍峨奇特的大屋顶,这种屋顶的结构造型方法,在清代建筑中可谓独树一帜,有着强烈的自身风格。


  献技诸楼楼身四层,第一层为进口通道和门厅,第二层献技楼,第三层为大观楼,第四层为福海楼。第二层面向庭院,为戏楼的主要舞台部分,第四层则以高窗面向大街,唯有第三层贯通前后。这样屋身虽为四层,但从两面望去,却都是三层建筑,可谓别开生面。第二层戏台与第三层阁楼紧挨在一起,其上又加做一六角攒尖顶,在立面上整个戏楼看似三重檐。攒尖顶上宝顶高耸,其下翼角凌空反翘簇拥在周围,使戏楼显得挺拔秀丽,气派非凡。舞台四周布满各种精美的木雕,是国内保存完好的古代戏楼的精品。


  鼓阁金镛阁


  东西廊楼为卷棚顶,卷棚顶中部隆起金镛、贲鼓二阁,隔着天街遥相对称。金镛、贲鼓二阁原是鸣钟击鼓的地方,为重檐歇山顶,翼角凌空勃起,飘逸舒展。此二阁楼沿的栏板和檐下的衬枋上均有精美绝伦的木雕装饰,内容以戏曲故事为主,多为高浮雕,构图饱满,刀法多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贲鼓阁(源自《西秦会馆》一书)


  参天阁


  参天阁是第二单元的中心,其左右是“留三日香”、“胜十年读”二客廨。参天阁是耸立于中轴线上的一座别具风格的建筑。其屋顶作四重檐六角攒尖,内饰藻井。垂脊曲折圆和,檐角高昂挺拔,远远望去,像一顶古代头盔,人们又称其为“将军帽”。建筑组群在这里显出密聚状态,设计者在参天阁石桥左右凿出二池,连通碧水,辟出各为20平方米的空间。伫立桥面池畔,可举头望蓝天,俯首观游鱼,亦可透过客廨圆门,借景以观花草竹树,领略“风暖鸟声脆,日高花影重”的意境。高达12米的参天阁冲天刺破这一局促的过渡空间,使这一本来不起眼的空间一下子突出为全馆的一个重点,与武圣宫大门遥相呼应。


  中殿


  紧接参天阁的中殿是一座保存比较好的殿宇,两侧构筑封火山墙,双坡硬山屋顶。面阔5开间,进深6架椽。前后两坡不对称,前檐略高于后檐,檐下做斗拱,其作用已退化,主要作为装饰构件。有游龙、飞凤等雕刻其上,刀法圆熟。殿前方完全开敞,与参天阁及水池小院之间并无隔断,使这一狭小空间没有一点局促之感。屋顶正脊有“八仙过海”泥塑一组。中间采用抬梁结构,两山采用穿枋式结构,主要立柱为石制,榫卯结构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从框架结构,从斗拱制作以及屋顶装饰等方面看,均具有明显的清代宫室建筑特点。


  正殿


  此殿为清道光初年扩建时新建。殿内供奉关帝及配祀神位,是西秦会馆的主要殿宇。面阔5间,进深8架椽。大殿平面为凹形,前方做重檐,后方则采用民居中的拖坡的手法,一片大屋顶一直拖下,左右做五花山墙。从剖面上看,前后完全不对称,借鉴了民居的手法,形式简洁、自由。但从正立面上看,左右又完全对称,且前方做轩棚,形制庄严、隆重,气魄十足,这又符合了供奉祭祀的需要。无论体量与高度,均在中殿之上。建筑变动颇大。因后加天花望板,梁柱结构不可窥见,檐下铺作,也遭损毁。


  中国会馆建筑始于明代前期,民国末消失于大陆,它适应了社会的变迁而产生,又不断的改变着自己的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新形式。它类似于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特定的公共建筑,是一种介于宫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之间的一种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形式。代表了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刺激起来的新兴商人阶层的艺术品味。


 

本文标题: 西秦会馆——清商人传统建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57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