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不言内,女不言外”的传统社会,抛头露面为人诊病的医生一般是男性。由于社会的信任度不高和外出从事医务工作的不便,绝大多数传统女性所能参与的医疗活动主要还是保健、侍疾、煎药等日常的家内照顾和护理。所以提起中国古代的名医,人们能想到的就是扁鹊、华佗、张仲景等男性医生。实际上,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些悬壶济世的女医留下了精彩的故事传奇。
历史上,一些女医能被记载、为人所知是因她们服务于宫廷。自周代开始,宫廷内就已设有专职医生。男医生为宫廷女性诊疗难免有不便之处,后来又设置了女医为后妃、宫人服务。汉代太医令下已正式设有女医,唐代对宫廷女医还有一整套的选拔、教育规定。除专门培养外,宫中也从民间征召知名女医来为内廷贵妇诊病。如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名医徐孟容的夫人陆氏因素有医名,被从无锡家中召入宫廷,直到晚年才被放归。
唐人宫词中描写宫廷贵妇们“白日卧多娇似病,隔帘教唤女医人”,可见她们对于女医的依赖。更有一些女医曾因宫中贵妇的赏识而受到嘉奖。如宋代的汪夫人“知书善医,精妇人病,显于时,掌内府药院事”;郭敬仲之母冯氏,于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入宫“诊孟太后疾”,因治病有功,被宋高宗封为安国夫人。
除了出入宫廷、为上层女性治病的宫廷女医,也有活跃于民间、为百姓诊病的民间女医,北宋著名外科医生张小娘子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张小娘子是汴京(今河南开封)人,自称其医术乃神仙所授。在她年轻时,一位游方郎中打扮的老者路过讨水,张小娘子见此人白发银须、器宇不凡,便热情地请他进门,茶饭相迎,好生招待了一番。
老郎中临走时送了张小娘子一部名为《痈疽异方》的医书,并告诉她自己是医药神皮场大王所化,来凡间办事,口渴路过求水,见她聪慧善良,特将此外科秘籍传给她。张小娘子努力研习后,为人诊疗疮疡痈肿很有疗效,便将这门医术教给了本在官府做虞候(官僚侍从)的丈夫张生。宋人洪迈所撰《夷坚志》中就收录有张生为当地县丞的祖母治疗背疽的故事。张小娘子行医的案例虽不见于记载,但受业于她的张生既然有如此医术,想必她自己的医术也很了得。至于其自称医术来自神仙,或许是因不便透露师承,也可能是想自抬身价,内中实情已成不解之谜。
古代受性别所限,女医的医学知识主要来自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家学渊源。很多女性学习医术都与家庭有关,明代著名女医谈允贤即是一例。谈允贤是无锡人,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兼有医名;祖母也是一位杏林高手,极有医学修养。祖父母觉得让她像其他官宦人家的女孩一样只学些女红针黹太过可惜,于是从小培养她学习《难经》《脉诀》等医书。谈允贤潜心揣摩、昼夜不辍,终成一代名医,来诊者络绎不绝。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撰有杰出的专科医案著作《女医杂言》。
二是修道所学。在古代中国,重视摄生养性的道教一度盛行,教徒们平日里研究医理、炼丹合药,不少女性在入道修行后也学会了一些医疗、药物方面的知识。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行医济世的女道士,其中著名的有东晋的鲍姑、唐代的蔡寻真和李腾空等。
三是官方培养。如唐代对宫廷女医专有一套选拔、教育的规定,要求须是20岁以上、30岁以下且无婚史的官户婢(主要来自犯罪籍没、地方进贡、战争俘虏之人或其家属,社会地位较低),由医博士来集中培训接产、外科、针灸等时人认为不需太高文化水平就能掌握的医疗知识。
四是自学成才。如生于诗礼之家、长于民族危机严重且社会变革激烈时代的清末女医曾懿。因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曾懿以“强种族”为己任,立志以行医济世来挽救国家危亡,她精研医理,遍览医书,终有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