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大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件,对我们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门第”“门当户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民俗观念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传统民居建筑营造中,对大门的讲究非常多,例如形制、朝向、装饰、尺度等,今天我们就针对重庆地区明清传统民居建筑大门形制来略谈一二。
根据调查统计,重庆地区明清传统民居大门主要有两种形制,分别为八字朝门和一字门。在这两种大的形制中又有一些变化,形成了灵活多变的大门形式,为朴素的民居增添了一抹亮色。
先来看八字朝门,这是重庆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大门形制,即大门与主体建筑外墙或围墙呈八字型。八字朝门通常是石门框,有些门框顶部的门楣上有刻字,如渝中区的谢家大院门楣上刻“宝树传芳”;有的则是施门簪,如江津区的龙塘古庄园。门洞上端两侧通常都有雀替,雀替的造型和做法非常多样,雕刻的题材也比较丰富。当然,也有个别极简单的做法,只以两个三角形象征雀替。有比较讲究的人家,会在左右门框上刻上楹联。门框底部两侧多有石墩,立面有的饰石雕花草、动物、几何图案等纹饰,这一构件可能与官式建筑或贵族府第等建筑大门外的抱鼓石有关。门框两端各接一段短直墙,尽头与八字墙相接,八字墙一般呈45°,墙面上或留白,或有福禄寿喜字样,或有花鸟图、风景画等,形式有的是彩绘,有的则是砖石雕。
渝中区谢家大院大门
江津区龙塘古庄园大门
上述谢家大院、龙塘古庄园都是朝门和主体建筑连为一体。目前,重庆地区这类八字朝门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云阳县桑坪邓氏民居的大门,面阔5米多,通高8米多,石门框横枋上有石雕雄狮,正立面为二层木楼门厅,两根落地木柱支承。朝门八字墙头为两叠式马头墙,墙头有碎青花瓷片装点,墙帽下方为彩绘及灰塑装饰性斗拱,整座门楼装饰十分繁复精美。此外,还有一些带围墙的八字朝门,其形态也颇为丰富,例如高新区走马古镇的孙家大院,朝门上方门匾刻“吾爱吾庐”,门匾之上施披檐,避免让木门遭受日晒雨淋,披檐上方墙体轮廓如波浪,墙帽下方有灰塑花草,中部为镂空雕花。
云阳县桑坪邓氏民居大门
高新区孙家大院大门
关于八字朝门这种形制,民间多认为有广纳瑞气、财源广进的意思,甚至有所谓“朝门”即“财门”的隐晦说法,因为形似漏斗,有广收远括、聚财聚气的寓意。除了民间意识外,从科学角度看,这种大门形制也是有其科学性,因为八字朝门的基底为梯形,支撑面增大,稳定性也随之增强,正如水利工程大坝的横截面总是建成梯形;从几何构图来看,八字朝门门口通常都有一段台阶,这种梯形构图底边近似水平线,有端庄感、稳定感;从心理感受来看,站在门内向外望,八字朝门带来的视野开阔,能给人心胸宽广的感受。
再来看一字门,所谓一字门是指大门与主体建筑外墙或围墙齐平的一种大门形制。一类是传统场镇上前店后宅的临街民居,为了有相对开阔的入户空间,采用一字门,通常是一个木制大门洞,用木板嵌合封闭,抑或是一组或三组双扇对开的隔扇门。有个别多开间的临街民居,因为凹字形的平面布局,明间大门有相对于左右次间外墙后缩的现象,例如渝北区龙兴古镇上的刘家大院,大门向后缩进约1米形成一个檐廊空间;一类是普通合院式民居或碉楼民居,大门以石门框居多,有的风格朴素,门框上并无多少石雕装饰,例如涪陵区陈万宝庄园、江津区五福庄园、会龙庄、万州区谭家寨楼等。有的在大门上施用繁复的雕饰,如建于清代晚期的涪陵区李蔚如旧居,大门门楣和雀替上都有精美的人物故事石雕。还有比较复杂的一字门,是在石门框上方以砖石砌筑或砖石雕刻仿木门楼,例如丰都县小官山古建筑群中的卢聚和上院和中院,都在门洞上方以砖石砌筑出屋檐、门楼形象。万州区丁家楼子、云阳县桑坪周家祠堂,除了门楣有雕饰外,门匾上方有石雕屋檐、斗拱形象。
云阳县桑坪周家祠堂
此外,受移民文化的影响,在清代传统民居中出现了腰门,即在大门外侧安装一道外开的腰门。高度大约至成年人腰间,有人在家时,可以将大门敞开,关上腰门,既方便采光、通风,甚至阻拦家禽家畜,也能遮挡部分视线,不至把室内的情景暴露无遗。总体而言,设置腰门的建筑在重庆地区并不多见。
大门是传统民居的“门面”,透过它能看到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门道”,走近它进而走进它,打开传统建筑的大门,领略更多的传统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