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文化发展的三大阶段,即:出生期、发展及鼎盛期、消亡期。
一、出生期
龙山时代,红铜与青铜并存。发现铜质制品数量最多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齐家文化,有好几处墓地出土了刀、锥、钻、环和铜镜,有些是青铜,有些是红铜。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类别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用品,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
二、发展及鼎盛期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
1、商代的青铜文化
中国的青铜文化于商代晚期攀越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奴隶主贵族的葬墓中随葬了大批青铜器,主要的器物种类有了一定发展,其中礼器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造型浑厚、纹饰繁缛,酒器更是让世人刮目相看。
在安阳苗圃北地发现的商代晚期的铸铜作坊遗址,面积广阔,达1万平方米以上,出土的熔铜炉直径已达083米。此外,还出土了19万余块的陶范及陶,主要是做青铜礼器的范,其中一件鼎壁范长达114米,比著名的司母戊鼎还要大。
商代的青铜文化还远不止上述的情况。在距离遥远的巴蜀地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向人们诉说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青铜文明。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市西10公里。三星堆遗址中出土文物总数达数千件,其中各种人物、动物、植物青铜像是中国所见数量最多、形体最大的青铜雕像群。
2、西周的青铜文化
西周早期铜器承袭了商代晚期的某些繁复作风,例如对商代出现的扉棱、乳丁等装饰手法的继承,比如叶家山等地出现多种该类器物,明显是殷末周初的器物。但在器类上,周人更加重视食器,出现了铺、匜等新的器形,表明西周时代礼制有所转变。至西周中晚期,铜器的风格渐趋朴素,不过仍有较为华丽的精彩作品。
铭文众多是这一时代青铜器的特色。关于西周分封诸侯的史实,在青铜器铭文中有详细的记载。出土于江苏丹徒的西周早期宜侯矢簋上的铭文就记录了宜侯受封的情况:“佳(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国图。王卜于宜,人土(社),南乡(向)。王令虞侯矢曰:迁侯于宜。……锡在宜王人又七生(姓),锡奠(甸)七伯;厥卢千又五十夫,锡宜庶人六百又十六夫。”这条铭文不仅介绍当时该侯分封的经过,还验证了诸侯可以改封的事实。
周代青铜器有着众多诸侯国的遗存,如河南浚县辛村的卫国贵族墓地、河南三门峡的上村岭貌国贵族墓地、山东曲阜鲁国都城及其贵族墓地、北京房山琉璃河的燕国都城及贵族墓地、陕西宝鸡弧国贵族墓地、山西翼城、曲沃交界的天马—曲村晋国都邑及贵族墓地、河南平顶山注阳岭的应国贵族墓地等遗存,尤以上村藐国公族墓地、天马—曲村的晋国墓地所描述的情况最为清楚。
3、春秋时期的青铜文化
青铜器的纹饰发展到春秋时期,尤其是春秋中、晚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代经常见到的兽面纹等纹饰此时已很少见到,西周中、晚期流行的窃曲纹等也被蟠螭纹和蟠虺纹取而代之。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出现了以人们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青铜器纹饰,有宴乐舞蹈、水陆攻战、狩猎、采桑等纹饰。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已经不再给人以神秘悠远的遐想,其简约、明快,或纪事、或抽象,成为一类纯粹的图案性的装饰。比如:蟠螭纹和蟠虺纹,这两种纹饰是分别由两条或多条螭或虺相互缠绕而组成一个纹样单位,然后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来为器皿做整体的布局造型,增添美感。
4、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
战国的青铜器,一方面继续发展了纹饰细密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很多素面的器物,表明当时青铜器的制造有趋向实用的倾向。这种风气与贵族的衰落、郡县制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战国中、晚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铁质工具,促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逐渐消亡期
战国末期至秦汉初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消亡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的礼乐兵器而演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铁制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武器仍然是以青铜质武器为主,并且由于此时战争的频繁与激烈,不仅青铜武器的数量激增,而且出现了杀伤力很强的木弩,其主要构件的材质为青铜;青铜货币与度量衡器迅速发展起来并广泛流通与使用;铜镜、带钩、铜灯、玺印与符节等日常生活用品有了一定发展,并且出现了镶玉嵌琉璃及漆绘等工艺高超、十分精美的产品。
这时候虽然有许多精美的作品,但大多数礼器已经是素面且没有纹饰。
此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大多简短,其内容多为制作年月、地点、督造官、工官及制造者的姓名,或是标明器物的重量与容积等,目的是“物勒工名,以考其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