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庙月老殿供奉有“药王”美誉的神医孙思邈,其身穿文官袍服,斜坐于卧虎背上,肩上横盘一龙,左手轻握龙头,右手紧捏针身,正是一幕“坐虎针龙”的生动形象。那么,药王孙思邈为何有“坐虎针龙”的形象?
月老殿中供奉孙思邈神像
“坐虎”的来源
“药王”孙思邈有一次进山治病时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当时他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想拿起挑草药的扁担搏斗怕又不是猛虎的对手。可是这只虎并不追扑他,只是俯伏在地上张开大口,眼里露出哀求的神色,并不住地向孙思邈点头。孙思邈十分惊奇,走近细看,只见老虎喉咙口横着一根白色的东西。这时老虎露出哀求地眼神,孙思邈再走近仔细地一看,原来是一根很大的兽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咙。他想为老虎掏出兽骨,却又怕虎性发作咬断他的手臂。忽然他想起药担子上有只铜圈,就取来放进虎口撑住上下颚,叫老虎衔着,自己伸手从铜圈中取出兽骨并为老虎的伤处敷上药物,然后再取出铜圈。老虎连连摇尾点头,似乎表示感谢。
此后,外出行医的郎中纷纷将铜圈作为行医的标志,表示自己是能医龙治虎的药王弟子;更因为孙思逸用这只铜圈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便把它作为自己行医的护身符了。
孙思邈医虎图
“针龙”的来源
话说一天大雨骤降,药王掬起一捧屋檐之水,看了看,嗅了嗅,随口说,此降水之龙生病了。不一会儿,见一老者前来求医。药王为他诊脉,便知他是龙,让他现出原形,才为他诊病。
药王随后配了一桶药,良药苦口,可龙觉得难以下咽,药王数落了它几句,龙便很不高兴,嘴巴轻轻一吹,起了一股风,差点把药桶吹翻。药王见这家伙野性不小,怕它闯出祸来,悄悄用银针对准龙角旁一个穴位,迅速扎了下去。龙疼的大叫,但是一点力气都没有。
药王又取出一根针,在龙眼前晃了晃,让它快把药喝了,否则还要扎。然后,骑在龙脖子上,抓住龙角,将龙头按在桶里喝药。
龙喝完药后,便舒畅了很多。对着药王连连道谢,以示感激。
“坐虎针龙”
历经千年,这些神奇的故事仍然脍炙人口。直到今日,各地宫观中供奉药王孙思邈,大多取“坐虎针龙”之态。道教药王崇拜代表中国民间防治疾病、追求健康的美好理想,同时也寄托了民众对历代名医的纪念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