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刘家大院,“北方民居一绝”!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9-04 11:53:12  来源:太行子  作者:赵元龙
核心提示:刘家大院位于泽州县南岭镇陟椒村西清华古道与南高公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因其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被古建研究专家誉为“北方民居一绝”。

  刘家大院位于泽州县南岭镇陟椒村西清华古道与南高公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因其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被古建研究专家誉为“北方民居一绝”。


  徜徉于古色古香的深宅旧巷,漫步于纯一色青石铺就的大道小路,到处是那么朴实、庄重!那么大气、迷人!比起昔日的情景,尽管颇为破旧而失去了当年的书香温雅气息,有的门楣题字和抱柱楹联都已缺失,但是,丝毫没有乔装打扮之嫌。透过真实而失落的沧桑感,仍旧可以寻觅到一个靠奋发拼搏而成为巨商的足迹,寻觅到这颗遗落太行深处的商贾明星厚重而十足的文化底蕴。


  明嘉靖年间,远在安徽亳州经商的刘汉治和刘汉裔弟兄二人回老家探亲时谈及家里房舍之事,老父亲刘金生说:“咱家人口多房子挤,再修点也未尝不可,只是不必太讲究排场和阔气......”弟兄俩不等父亲说完,急忙说:“您二老受了大半辈子罪,没有享受过一天舒心日子,何况咱家的住房也太不像样子了,要修就要修好些。”



  刘金生,一个沉着稳重的老人,那年58岁。自从两个儿子在亳州做生意走后,家里还有五个儿子,大小四五十口人挤在三个破旧的小院子里。树大分叉,人多分家,眼看孙子也都大了,修房子之事,的确是他的一块心病。如今,两个儿子既然提及修房之事,他当然理解儿子出外闯世界、返乡耀祖宗的一番好意,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刘金生先到武城村请来了远近闻名的老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早就熟知刘金生的为人,他默然片刻说:“刘老当家,您认为哪里合适,肯定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刘金生有点莫名奇妙。风水先生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是风水?《六祖坛经》上说‘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风水就是你给人留下的善行。”“世事有轮回,天理有循环,命运有定数,种什么因,终会结什么果。”


  刘金生指了指村南一块较平坦的地方说:“我想在那里——”风水先生随刘金生来到村南靠山跟前的地方,前后左右看了看说:“左有龙山高耸,右有白虎相抱,背靠绿色屏障,中间龙山戏水,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刘老当家果然胸有成竹:东山前建砖窑,西山腰开石场,南山角挖水井。着人远赴阳城后则窑订购砖雕成品、琉璃屋脊等。除在附近请来本地有名的木工、石匠、铁匠、漆匠外,又到泽州府周边“九头十八匠”请来各类高级匠人二十余个。



  陟椒及周边村人听说刘家要修新房子,家家户户都要去帮工。男人调泥上房,女人做饭帮厨。夏季暑九天,上梁或盖瓦时,也往往是大秋作物锄追正忙时,村里人就放弃午休,帮助运砖传瓦,有时遇到来不及躲避的大雨,地里人都会放下手中活计,跑回刘家帮忙。


  建房最紧张时,匠人唯恐石料不足,找到当家人。二当家说,“无可多虑,如急需时,咱可优价买之,以尺绫买尺石如何?”如此慷慨大方,又有谁不肯相助呢?大井村东一个老石匠准备修房子,刘家当家人请他时说:赵师傅,等我的活儿松了以后,打发几个木匠给你修成便是。当时,刘老当家验料很严格,只要有一点瑕疵的木料、石料,他都要剔出来。他告诉赵师傅,改日派人把这些石头给你拉回扎根基。赵师傅不肯麻烦刘家,每天下工回家时,用肩膀陆陆续续将那些基本无损的“废”石块扛回了家。


  刘家人也感恩众相亲的帮忙。每逢上花梁和封顶时间,都要摆上几十桌酒席,宴请村人来此聚餐。男男女女,觥筹交错,在亲如一家的气氛中,交互着甜甜蜜蜜的幸福,感受着刘家人热情厚道的款待。


  从明嘉靖到万历年间,从刘家祖上当家人刘金生到其嫡孙刘天龙,长达53年时间(道光15年重修),祖孙三代终于建成占地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余平方米的18个大院。为区别于原村中“旧院”,遂取名为“上新院”。


  刘家修起18大院和大门后,便想起风水先生曾经对祖上说过“大门朝着庙门对刘家不利”的话,于是,当家人便找四方老舍商量改庙门事宜。何况,历经百年风雨摧残,庙大门已椽断梁裂,墙倾顶漏,急需维修。当时的社首、总理、协理也都认为:“大门东开,开门见佛;大门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日日朝阳,一定会香火兴旺,人畜平安。对村人对刘家大院都好。”老舍们商量后说,我们发动大家捐点银两,你家再少拿点吧!当时任“三教堂”维修总理的刘家大院刘福厚、刘惇五说,不要大家捐了,我们拿出一斗黄金改建庙门足够了。就这样,刘家大院拿出一斗黄金,将“三教堂”的庙门改为朝东开,并在庙门外增建了富丽堂皇的照壁。从此留下了刘家“斗金改大门”的佳话。


  明末清初是一个动乱年代,所有人都在战乱中讨生活,在夹缝中求生存,无论是世事风雨飘摇,还是亲历兵匪战乱,都在人们心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生存,为了有尊严地活下去,刘家人采取“筑堡求存”的自卫措施,企盼在兵荒马乱中从容恬淡地生活。


  刘家大院坐南朝北,是九宫八卦型城堡式院落。18个院子周围院墙高达20米以上,墙皮厚度约80厘米,后墙靠山的地方设置了密集的铁丝网。东西各九院,外面仅有的一个大门直通19道院门;而转一圈楼房,需跨52道门槛。同时,院与院相通,门与门相对,无论从哪个院哪个门开始,无须回头便可将整个大宅院串通一遍,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刘家大院不仅坚固实用,而且景色优美。院内《德厚斋》里有一副对联:“王屋峰高水色山光开画本,蓬庐春早鸟啼龙笑尽文章”。就是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刘家大院的美丽景色描写得有声有色。刘家大院皆为两层式四合院建筑,四大四小,四梁八柱,整齐,对称,肃穆,庄重。大多为一进院和两进院的18个院子一座紧挨一座,仿佛一条躺卧于南山前的长龙,恢弘庞大,颇有气派。院落里外皆为青石铺就,雕琢纹理清晰,铺砌严密合缝。楼栏和窗棂的木制雕花、石雕、砖雕均精雕细刻,或以鱼虫鸟兽,或以祖训古语,既美观动人,又具有浓郁醇厚的人文气息,令人叹为观止。


  刘家大院每一居所都有一个含义深刻、发人深省的名字,每一块牌匾都体现出其“以德为重,与人为善”的治家理念。“守乾畅”和“敦素居”被称为棋盘院,中间以垂花门楼相隔,仿佛“楚河汉界”一般。“敦素居”告诫后人要敦厚朴实。“守乾畅”意为坚守善心,保持良好心态。砖雕垂柱的照壁上,除雕刻有花鸟鱼虫图案外,两旁对联是:“心田种德心常泰,福地安居福自多。”院落中间过门的出檐木雕垂花柱上面写着“聿修厥德”,即做人要重德行有修养。“守乾畅”与“敦素居”中间门楣刻着“其旌元吉”,意为大吉大利。


  刘家总共70余口人,除在亳州经商的儿子两家外,家里还有大小56口,再加上匠工、使役、侍女等。所有院落分别用于生产、生活、学习、娱乐等多个方面。中院和上院为主院,父母当家住“敦素居”,下院老大妻儿住“守乾畅”,还有警戒德行操守的“德厚斋”(意为敦厚、诚信、善良),看病抓药的“挹之居”(药铺院),饲养牲畜、赶车、支配人员的“御宅”,安全看护人员的“安泰”(安定祥和),手工艺人住宿和工作的“艺缮居”,供子弟读书的“书香第”,姑娘居住的“绣楼”(十三岁女子便入绣楼读书、抚琴、刺绣,丫鬟服伺)。还有专炼银两的“炉上院”,供男儿健身、练武的“练武馆”,院子后面还有赏花、休闲的“西花园”、“东花园”......


  平日里,大院里的一亭一阁一草一木,似乎没有时间声响,有的只是世俗温热无虞的一个个侧影,而每逢节日喜庆,就自然显示出大气丰盛的排场。那一天,刘家少爷小姐小厮们就在这些精美绝伦的地方吃喝玩乐,在这里哭,在这里笑,在这个宽敞的深院里伤春悲秋,无忧无虑地雪天釆梅,秋日赏荷,夏夜撕扇,春日逐蝶......


  诺大的家族,人多事多,也不乏难事怪事,而刘家之家道严谨,日常料理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老家长刘京生是个表面威严、心肠绵软的老人,对于家庭事务的管理,丝毫不肯放松。据陟椒梁谷坨祖坟出土史料可知,刘家人丁兴旺,墓室有一夫六妻之墓,下有七子持家。刘家大院有一副对联:“处世戒繁华,人尚□家尚操,□此□屋数椽,出入作息,祗觉吾庐可爱;持家宜勤俭,准平古酌平今,更以祖训为式,上行下效,总斯□德毋湮。”落款为“为刘七兄赠”。这是贤人对七子的表扬,也是刘家历来的为人之道。每个儿子各分担一份工作,且要恪尽职守:分管账房要求做到精打细算;采纳管理商铺、银楼、作坊(加工铁器和银器)以及采购和分配生活用品;“医药”管理收购药材和经销药店;“耕田”管理刘家租出去的60多亩土地。五个妻子中,选有精明能干的女子主管内务。另有一个儿子任“挹之居”管事,分管接待。刘家常有贵宾所至,若是明贤乡绅,来人多邀老家长在“守乾畅”客厅接待,而在“挹之居”接待的多是求助的贫民。“管事”根据规定给予一定的资助。所有人员都必须恪守祖训:诚实守信,勤俭持家。违者则跪守祖宗灵位三天。



  每年正月初一、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有四次祭祀活动,除清明上祖坟祭祀外,其余在“德厚斋”祠堂。每次祭祀都要宣读祖训,家人必须牢记。其他如老家长知天命、花甲、古稀等寿辰日都是非常隆重的,除家人全部到齐外,亲朋好友都来祝寿,并请大戏助兴。每次祭祀完毕,一大家子人才有了热闹的理由。老沉稳重的老当家,携着烟锅儿“巴嗒巴嗒”一股劲儿抽着旱烟;说话带笑的老夫人围在当心,银发压鬓,用拇指和食指拈住溜光水滑的手帕子,轻轻拭着笑出来沾在脸颊的眼泪,笑声爽脆地飘荡在雕梁画栋间;夫人们礼貌性地抿唇陪笑,眼里是挡不住的得意与贵气,宽大的绣花袖子里伸出纤手,捏住一枚葡萄放在嘴边,欲吃不吃;妥贴周到的丫鬟、笑嘻嘻的奶妈、不知疲倦的长工......或聚堆儿,或窃窃细语,一杯杯酒,一壶壶茶,在朗朗的笑谈中展示着刘家大院最美的景致。


  刘家重德守善惠及四邻五里。大院数十年如一日地“设义仓,办义学”。凡遇天灾人祸而难以为继的人家,可以到大院领取渡难粮食;村里凡愿意上学的孩子,免费在刘家“书香第”上冬学或春学。悠扬的古琴声、朗朗的读书声,始终是飘荡在古村上空最美妙的乐曲,也让多少路人迷而驻足。如遇风雨难行或者行人摸黑,刘家人会热情地请进休息或住宿。在走南闯北的行人眼里,刘家大院是路人乐于落脚的地方,是远行者心灵的归宿。


  300余年来,如果说太行山是一棵粗壮有力的大树,太行山深处的古堡式院落是大树上枝繁叶茂的树冠,那么,刘家大院则是树冠上那颗闪闪发光的明珠。那象征刘家人质朴和真诚品格的宏伟建筑,在探究民居精髓、弘扬传统文化中足以独占鳌头:它是古代工匠的精湛手艺与主持修建者慎密思路密切结合的典范,是封建礼制与民间工艺巧妙结合的楷模,是儒商文化与乡村民居文化有机结合的样板。


 

本文标题: 山西晋城刘家大院,“北方民居一绝”!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74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