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与斗栱——欣赏中国古建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09-08 09:46:42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如何去欣赏一座中国古代建筑呢?屋顶与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富特色的部分。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没有中国特色的屋顶,没有斗栱,就没有世界建筑林中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建筑。

  如何去欣赏一座中国古代建筑呢?屋顶与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富特色的部分。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没有中国特色的屋顶,没有斗栱,就没有世界建筑林中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建筑。


  面对一座中国古代建筑,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有一个像草帽一样的大大的屋顶。这种如草帽般的屋顶结构,在《诗经》里就有描述,所谓“如鸟斯革,如翚(huī)斯飞”(如鸟展翅,如雉飞翔),可见其历史的悠远。



  这种“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屋顶,粗看都差不多,实际并不相同。其基本的样式有五种:一为庑殿顶,二为歇山顶,三为悬山顶,四为硬山顶,五为攒尖顶。



  辨识庑殿顶,从其五脊四坡即可一目了然。所谓“五脊”,指它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所以庑殿顶又称“五脊顶”;所谓四坡,指它的屋面是四个坡,所以庑殿顶又称“四阿顶”。



  在各种屋顶中,庑殿顶的等级最高。如故宫太和殿、乾清宫就是庑殿顶。一些皇家寺院中也有庑殿顶,如北京法海寺的大雄宝殿为庑殿顶。



  歇山顶,顾名思义,就是其上半部分的屋顶(山顶)“歇坐”在下半部分的屋面上,这种“歇坐”式结构从侧面看,会看得很分明,这是我的一点私见。歇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共九条脊,所以又称“九脊顶”。



  歇山顶的等级低于庑殿顶,应用的范围比庑殿顶要广泛。如北京天安门为歇山顶,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为歇山顶。



  悬山顶的结构比歇山顶、庑殿顶要简单,为两面坡屋顶。之所以名“悬山”,同样可以顾名思义,就是山墙收缩在屋顶之内,屋顶(山顶)呈悬空状态,这种“悬空”式结构同样是从侧面看,会看得很分明。



  悬山顶应用范围较窄,平时不常见,但也谈不上十分罕见。如山西五台佛光寺中的文殊殿就是悬山顶。



  硬山顶的结构与悬山顶十分类似,不同的是它的屋顶(山顶)与山墙是平齐的,不悬空。



  硬山顶是建筑等级最低的一种屋顶,如北京承恩寺大雄宝殿为硬山顶,民间两出水砖瓦房的屋顶一般均为硬山顶,它也是平时最常见的一种屋顶样式。



  攒尖顶,顾名思义,它是屋面收攒于一个“尖顶”或者说是由最高处的“尖顶”向四周铺散下来的一种屋顶样式。



  攒尖顶一般用于特殊建筑和亭式建筑,如北京祈谷坛就是标准的攒尖顶,各种古亭绝大多数都采用攒尖顶。



  认识了以上五种基本样式的屋顶并能够准确地辨识它们,就算是一条腿迈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殿堂”。然后再逐步认识五种基本样式基础上的一些变种,如盝顶、盔顶、卷棚顶、勾连搭以及单檐、重檐等不同的屋顶结构,就可以冒充中国古建的“半个专家”了。为免复杂化,把初学者吓住,在这里不展开讲相关的若干变种。起步阶段,能把这五种基本样式记住就不错了。


  除了“如鸟展翅”般的大屋顶外,中国古代建筑深具自身特质的,再就是斗栱。甚至可以说,是斗栱而不是大屋顶,才更代表着中国古建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统一。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外型设计就采用了斗栱的基本造型,以体现中国精神。


  斗栱,又写为斗拱,是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或横梁和屋檐之间、立柱和屋檐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传递到立柱(或横梁)上的一种特有结构,一种只有中国古建才有的特有结构。


  斗栱的结构非常复杂。



  面对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结构,绝大多数人都会被吓住,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先认住其中的三个主要部件即可:一是斗,二是栱,三是昂。



  所谓斗,指斗栱中的斗形垫木;最下一层柱头上的斗,宋代称栌斗,清代称大斗、坐斗。所谓栱,指斗栱中的横向构件,形似人双手托举;纵面的栱,宋代称华栱,又称杪,清代称翘。所谓昂,指斗栱中斜置的长条形构件,如同尖刺一般向斜下方突出,所以又称下昂(上昂很罕见)。


  认识了斗、栱、昂,就可以稍稍地对斗栱说三道四了。这个说三道四,最基本的就是数斗栱的层数。斗栱也是讲等级的,层数越多,等级越高。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宋代与清代的层数叫法不同。宋代的叫法是“几铺作”,如四铺作、五铺作等;清代的叫法是“几踩”,如五踩斗栱、七踩斗栱等。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以下稍微有些烧脑,容我慢慢说。


  首先是要数斗栱的跳数。这个跳数,指斗栱向外向上跳出的层数。注意,是向外向上跳出的层数,不是单纯向上跳起的层数。


  通过“栱“向外向上跳出两层,通过“昂”向外向上跳出两层,共计四层。这个不论是宋代建筑,还是清代建筑,都是这么个数法。但宋代、清代的叫法就不同了。


  先说宋代斗栱。上图斗栱在宋代称为“双杪双下昂七辅作”。“双杪”好理解,因为它是通过两个栱(杪)向外向上跳出两层;“双下昂”也好理解,因为它是通过两个下昂向外向上跳出两层。那怎么称为“七铺作”呢?宋代计算辅作层数有一个公式:“跳出层数+3”。跳出一层是四铺作,跳出二层是五铺作,跳出四层是七铺作,以此类推。为什么要“+3”?因为宋代之所以把斗栱称为铺作,是因为它主要关注斗栱向上铺作了几层。至于“+3”是加的哪3层,有多种说法。对于初学者而言,记住最普遍的一种说法即可,那就是加了最下面的栌斗一层,还加了最上面的两层。


  因为共有七层,所以该斗栱为七铺作斗栱。其实,也可以不管它为什么,只要记住“跳出层数+3”这个铺作数的计算公式即可。如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柱头斗栱就是双杪双下昂七铺作斗栱,太原晋祠圣母殿柱头斗栱为双昂五铺作斗栱。



  下面说清代斗栱。


  这个斗栱,如果放在清代则称为“重翘重昂九踩斗拱”。“重翘”好理解,因为它是通过两个栱(翘)向外向上跳出两层;“重昂”更好理解,因为它是通过两个昂向外向上跳出两层。那怎么称为“九踩”呢?因为到了清代,它不再看斗栱一共铺作了几层,而是看最高跳层上共有几踩。什么是“踩”呢?


  因为该斗栱最高跳层上共有九踩,所以称为九踩斗栱。它也有个计算公式:“跳出层数×2+1”。初学者可以不管其原理,记住这个公式即可。如故宫乾清宫下层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栱,上层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



  如此这般,如果看到宋元之前的斗栱,可以看出是“几铺作”;看到明清时的斗拱,可以看出是“几踩斗栱”,就算是在斗栱这一块入门了。


  中国古代搞出如此复杂的斗栱,并且一用就用了数千年,它有什么作用呢?一是传递荷载。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通过斗栱传给柱子,再由立柱传到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二是抗震作用。它采用复杂的榫卯结构,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能够有效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起到抗震作用。三是增大距离。它把外檐向外挑出,可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斗栱层数越多,出檐越深,既发挥挡雨的雨棚作用,又使建筑物的整体造形更加壮观。四是装饰作用。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是一种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标签: 古代建筑

本文标题: 屋顶与斗栱——欣赏中国古建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75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