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方桌的分类与尺寸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10-19 13:43:49  来源:东阳红木木材
核心提示:在中国的传统家具中,“方桌”无疑是人们居家生活中最常用的家具之一。而因为大的方桌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可围坐八人(犹如八仙),所以民间往往把它叫做“八仙桌”。

  在中国的传统家具中,“方桌”无疑是人们居家生活中最常用的家具之一。


  而因为大的方桌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可围坐八人(犹如八仙),所以民间往往把它叫做“八仙桌”。


  从北宋时期椅子确立起正统地位后,作为高足家具的方桌开始慢慢流行,取代了之前的“食床”,作为家庭就餐之用。


  后来,八仙桌慢慢与条案、太师椅一起组合为中堂,被置于厅堂最核心的位置。



  过去的人家,一进厅堂的正门,视线的正中基本都是正面靠墙放一个大条案,条案的前面摆一张八仙桌,在八仙桌的两边各放一把太师椅。


  为什么在中堂组合的正中放置八仙桌?


  一方面是因为八仙桌的外形大气稳定,方正牢固,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


  同时,中堂是接待客人的正式场合,而八仙桌在太师椅的前面能伸出来一块,当主客分别坐在两边的太师椅上时,双方的手和茶杯都可以摆在桌子上,比较方便舒适。


  另外,主客分坐八仙桌两边,侧身转头交流,减少了正面直视的对立谈判感,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礼节。


  而关于“八仙桌”一名的来历,虽然在传说中和八仙过海的“八仙”有关,但可能它更多的是说明可以围坐八个人,代表了它的尺寸。


  常见的方桌有大小不同的尺寸,民间一般把一面可坐两人的大者俗称为“八仙桌”,每面可坐一人的小者称“四仙桌”,同时,也有把每面坐两个有点拥挤、坐一个有点宽松的方桌称为“六仙桌”。



  在这三种叫法中,“八仙”和“四仙”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而关于“六仙桌”则有较多不同意见。


  根据《国语词典》释义:“六仙桌”,是一种比八仙桌小、比四仙桌大的方桌。


  但是,在四面正方的方桌围坐六个人,似乎不易安排入座。


  所以,虽然很多人把大小介于八仙、四仙之间正方形桌子称为“六仙桌”,但也有些人把长方形桌子称为“六仙桌”。


  而在另外一些业内著作中,长方形的桌子并不属于方桌,而是根据长宽比例分别称为:半桌、接桌、酒桌、条桌、画桌。


  包括王世襄、张德祥等古典家具专家,在著作中对“六仙桌”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的意见也并不一致。


  而区分方桌的尺寸标准,有人认为八仙桌的标准尺寸为100厘米见方,四仙桌的尺寸为80厘米见方。


  而一份古典家具的教程资料则认为:“八仙桌”的桌面大致在110厘米见方;“四仙桌”的桌面大致在86厘米见方。


  当然,这种尺寸划分标准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对此有所了解即可,因为一来很多方桌桌面的尺寸在标准之外或介于两者之间;二来这种划分仅为一家之言或约定成俗,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另外,关于八仙桌的常见形制,基本可分为无束腰直足、有束腰马蹄足、一腿三牙等三种。


  明清时期及之后的很长一段的时间里,除了因赤贫到没有经济能力的,基本上每个家庭基本都会置办一张八仙桌。


  之所以八仙桌能够如此普及,除了它极强的实用性之外,从造型和结构上来看,它的流行也有着很大的必然性。



  它属于典型的明式家具,形态端庄,造型简练,无过多的雕琢装饰,却通过部件的形态和组合展示出了匠心和美感,给人感觉平和亲切又不失大气稳重。


  加上它的榫卯严谨,结体牢固,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流传几百年而不解体,所以它是目前老家具中存世量最大的一种。


  同时,作为传统中式文化的缩影,八仙桌也备受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青睐,成了历届古典家具拍卖上的宠儿。


  时光如水,带走了光阴,也留下了光阴里物件和记忆。


  一张八仙桌,承载了我们对家的回忆,承载了许多家庭的一次次团圆。


  它让记忆不再虚幻,也让历史不再遥远,记忆和历史的那一份温情,似乎也变得触手可及。


 
标签: 传统家具

本文标题: 古典家具——方桌的分类与尺寸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84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