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唐宋时期的建筑上,斗栱承担着房屋重要的承重作用,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到了明清,部分斗栱起装饰作用。
本文介绍几种在宋代和清代的斗栱。
坐斗与栌斗
坐斗是清式建筑大木作斗件称谓,亦名“大斗”,与宋式“斗”基本类同,主要区别点有:一、清官式“大斗”取消讹角斗做法,虽然民间也有讹角斗,但并非主流,而讹角斗则规定于宋官修《营造法式》中;二、清式“大斗”于腰底处开栱垫板槽,而宋式斗则无此做法;三、“坐斗”之底的部分无斗?的做法。平身科“坐斗”长2斗口,高2斗口,厚3斗口;柱头科“坐斗”之高2斗口,长4斗口,宽3斗口。
十八斗与交互斗
十八斗是清式建筑斗栱组合中斗之分件,因其上承翘头、栱件或昂件,为斗栱之间的交汇处,所以“十八斗”为十字开口,与宋式建筑的交互斗,具有同样的作用“十八斗”因位置的不同,其做法也有区别,一般分为平身科与柱头科两种规格。交互斗是宋式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其长十八分,广十六分”,一般为十字开口,四耳,与坐斗的外观形制完全一致,亦名“长开斗”,清式建筑中的此构件,因其长度为1.8斗口,故又名为“十八斗”。由于“交互斗”所承载的重力,为多方向构件的压力和拉力,因此,常出现“交互斗”之耳缺失的现象,为此,古人在斗口中设置了隔口包耳。
三才升和散斗
三才升是清式建筑称谓,为“单材栱两端承上一层栱或枋之斗。”(《清式营造则例》)除上述特点外,“三才升”处于里拽和外拽,并于出踩之上,只允许纵向构件通过,因此,“三才升”开顺身口。宋式建筑称谓散斗用于栱端、枋间或屋内襟间斗栱中,“散斗”与清式建筑的三才升和槽升子类同,“散斗”与升同为顺身开槽口,在木构梁架中是使用最多的斗。汉代时期栱两端已见使用。“散斗”也称“小斗”、“顺桁斗”、“骑互斗”等。一般情况下“散斗”的看面,与建筑面阔方向一致,如遇偷心造构造,“散斗”则施在华栱上,开口向外。宋代以前的“散斗”,还有支垫作用,如梁架中的枋间用“散斗”较多,明清建筑的升,只用于斗栱组合,梁架中由于使用了栱、垫、板三件的结构,故不施散斗。
翘与华栱
“翘”是明清建筑称谓,由斗栱中心前后伸出,与横栱成垂直角度,南方无此区别,“无论其与(檩)平行或垂直,皆称为。”(《营造法原》)宋式古建筑斗栱组件称为华栱,于斗栱铺作中,垂直于建筑面阔方向,挑向里外。“华栱”又称为“抄”、“卷头”、“跳头”等,“华栱”有单材和足材之分,根据宋《营造法式》规定,凡柱头或转角铺作,均采用足材“华拱”,补间铺作为单材“华栱”,但山西五台山唐建南禅寺存有柱头铺作“华栱”单材实例。汉代建筑明器,所反映挑出的枋木,是后世“华栱”的原形,上下层“华栱”不设斗件,初形成“华栱”重叠构造,是“华栱”出跳的最早的结构方式;南北朝时期“华栱”,在保留汉代传统的同时,流露出加长的迹象;隋唐建筑出檐加深,导致多重出跳“华栱”的使用。
厢栱和令栱
厢栱是清式建筑大木作斗栱分件,为平身科与柱头科斗栱的组成部分,其上承挑檐桁或井口枋,分为里拽厢栱和外拽厢栱,宋式建筑称令栱,是斗栱铺作最外跳的一个横栱构件,直接承挑挑檐桁。其长度介于泥道栱和慢栱之间,宋《营造法式》规定“其长七十二分。”与其他横栱不同,“令栱”的卷刹为五瓣,清官式做法也规定为五瓣,但地方手法多不遵此制。如依此构件的作用分析,汉代的挑檐单栱可谓最早的“令栱”形式。
万栱和慢栱
万栱是古建筑大木作斗栱构件,清式建筑称谓,亦称“蔓栱”,宋《营造法式》中则称“慢栱”。根据其位置,“万栱”可分为位于正心的“万栱”和位于拽架位置的里外拽“万栱”,其共同特点,是均由瓜栱或瓜子栱承托,为栱件组合中的第二层,“万栱”之上为正心枋和拽架。宋式称为慢栱,据有关分析,“慢”字与“蔓”字同音,而“蔓”又读“万”,蔓,植物的长茎。宋式建筑“慢栱”,在梁袱上或转角者为足材,清式建筑分为足材慢栱和单材慢栱。
上述几种斗栱具体位置和样式图
瓜栱和瓜子栱
瓜栱是清式古建筑大木作斗拱构件称谓。与宋式建筑的瓜子栱名称相同,但结构与制作有一定的区别。“除里外拽设置外,正心位置亦有“瓜栱”:瓜子栱无正心设置。二、“瓜栱”可为足材与单材两种做法;而瓜子栱只有单材做法。结构上“瓜栱”承托万栱,与万栱、厢栱相比,尺寸最短。宋式瓜子栱上承瓜子慢栱。在华栱出跳的上端,为五铺作及其以上出跳的横向构件,由于“瓜子栱”上与华栱或昂相交,承挑里外延伸的檩枋,在泥道栱与令栱之间,因此,四铺作以下的斗栱不用此构件。宋式建筑中的“瓜子栱”与泥道栱的长度相同清式的瓜栱特征亦如此,但辽金时期的“瓜子栱”的长度短于泥道栱。
宋式斗栱和清式斗栱,名称有了变化,一些斗栱的作用也有所变化,但其本质还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宋的《营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则例》,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古建筑技艺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