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屋顶造型发展简述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11-03 13:14:02  来源:研学建筑
核心提示:屋顶是中国建筑形式的焦点,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我们初看一座中国建筑,往往会被它的屋顶吸引。

  屋顶是中国建筑形式的焦点,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我们初看一座中国建筑,往往会被它的屋顶吸引。屋顶不但可以遮风避雨,也具备了象征的意义,不同的屋顶有着不同的细节、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等级,有诸多可供研究之处。当然因为它的构造特殊,施工也较其他部位更为困难。


  各民族之建筑的屋顶因材料、气候、日照等自然地理因素而有所不同,中国古建筑屋顶之形成也符合这个规律,不同地区原生建筑的屋顶有较大差异。同时中国人似乎很重视屋顶,把匠心都用到屋顶上了。我们从古代的甲骨文中即可看到甚多与屋顶有关的文字(如那些冠有“宀”的)。


  1.据考古资料推测,新石器时代就有覆草的四面落水屋顶


  在西安半坡村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了方形及圆形的建筑遗址,推测它们都是有大屋顶的房子,只不过真正的形状尚无法考证出来而已。《周礼·考工记》有殷人“四阿重屋”的记载,根据河南安阳地区的考古发掘报告,“四阿”屋顶及人字形屋顶显然为中国最早的屋顶形式。四阿顶又称为四注顶或四面落水顶,后代有称为庑殿顶,它有五条屋脊,四个屋面,由于出现得早,又流传至清代,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风格的屋顶。同时庑殿顶也是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例如故宫的太和殿。


▲“四阿重屋”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复原


  2.从商朝、周朝至汉朝,四坡顶已完全发展成熟


  我们从汉代留下来的画像砖图案及陪葬的明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汉代建筑的准确形象及各种组合情形。较高的望楼及楼阙都使用重檐四坡顶,同时民房也普遍使用悬山顶,不少住宅是四坡顶及悬山并用的组合式,形状变化非常丰富。有一些例子,发现四坡顶产生折线,据推测可能是曲面屋顶之前身。


▲汉画像砖


  3.至魏晋南北朝时,屋顶正脊的鸱尾逐渐定型


  就北朝石窟的发现来看,无论是庑殿,还是歇山顶,正脊均略呈曲线。同时,也有一些屋顶出现曲面,而使翼角的起翘合理地出现了。日本奈良法隆寺的建造时间相当于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其中藏有一座“玉虫厨子”,它的屋顶虽是歇山顶,但前后坡有折线,是悬山顶发展为歇山顶很合理的证明。在悬山顶的四周再接四个单坡顶,即成为早期之歇山顶。


  4.唐代之后,中国建筑的屋顶变化就比较明朗了,曲线及起翘完全成熟


  以现存的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正殿而言,屋顶的斜度约为一比四点七七,可以说非常和缓。在现存的唐代建筑中,均可以看到这样的特点,和缓的屋顶使得唐代建筑看起来颇为舒展大气。


▲佛光寺东大殿


  5.宋代的屋顶,瓦饰类型更为丰富,屋顶的组合更见自由


  在诸多宋画中,常绘有建筑,例如《滕王阁图》、《黄鹤楼图》及《清明上河图》,在其中已有甚多巧妙的建筑屋顶组合方式。宋代《营造法式》对屋顶的细节说得很清楚,屋顶的斜度必须经过严密的作图计算,才能设计出。从中脊桁下来,每根桁的高度要递减,使屋顶呈一弧线。


▲《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


  6.到了清代,这种曲线设计又有了改变


  清代宫殿式的屋顶之设计是由檐口逐渐升高,每根桁条要按零点五或零点六五以上之斜度逐渐上升,到最上面时,坡度已经近于四十五度了。跟唐代建筑的屋顶相较,已经有显而易见的区别。


▲清代建筑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屋顶造型发展简述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88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