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地民居建筑特色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12-24 09:27:47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在世界建筑史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我国考古发现,从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建造房屋来满足生活需求,形成了以房屋聚集的村落,至此我国民居建筑发展一直到近代。

  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在世界建筑史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我国考古发现,从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建造房屋来满足生活需求,形成了以房屋聚集的村落,至此我国民居建筑发展一直到近代。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土乡情各不相同,地理气候条件也不一样,造就了不同地方的民居建筑特色。很多地域的建筑为了适应当地的地质、地形、气候、生态,以及特有的民族习俗和人文环境,需要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发掘适合的技艺来建造所要居住的建筑。民居建筑不像官式建筑那样严格遵循要求规格建造,普遍具有当地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形成本地域的构筑体系、构筑模式,并结合所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灵活的调节,创造出与地段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高度合拍的建筑。


  今天,本文列举各地传统民居做简单介绍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是汉族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正统形制。四合院是规整式住宅,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它由正房、厢房、厅房、耳房、厢耳房、倒座房、后罩房、大门、垂花门、抄手廊、影壁、院墙等单体建筑和建筑要素组成,其组合形式可分为单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和超过三进的多进院。因等级限制,北京四合院正房、厅房、厢房多采用“一明两暗”三开间基本型。正房是整个宅子的主体,两侧有毗连的耳房,正房和耳房的总宽度决定宅院的宽度。厅房安置在第二、三进院,与正房院形成“前堂后寝”的格局。


北京四合院三进院图(图源《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仅用于学习交流)


  晋陕窄院


  主要分布于山西的晋中南地区和陕西的关中地区,以窄长的庭院为主要特征。


  关于为什么是窄院,主要的原因是一为了遮阳避暑,夏季炎热窄院可以形成阴凉地域,二是可以阻挡风沙,两厢距离近可以避免风沙直接吹进正房和庭院,三是可以节约用地,晋中南关中地区,人口多,宅基地相对来说紧张,窄院可以节省一部分用地。


  “一正两厢”是晋陕窄院基本型的布局,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搭配,形成纵深串联的二进院、三进院,或者并联组成主院和跨院的横向组合,也可以串联内外院,加上并联院之间,形成纵横向交织的大宅院。乔家大院是晋陕窄院典型代表之一。


乔家大院(图源乔家大院旅游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西北窑洞


  我国的黄土资源十分丰富,尤其在西北地区,黄土王质粘度较高,粘聚力、抗剪强度较强、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到明清时期,窑洞已成为黄土高原和黄士盆地农村住宅的主要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支独特的建筑体系。


  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一般窑洞为用石头或者砖头砌,窑洞上面覆盖厚厚的夯实的黄土,规模大的可做成并列多间或上下多层,外部也可另建房屋形成院落。下沉式是在平地上向下挖院式天井,再在井壁横向挖窑洞,分正房和厢房,入口坡道在东南角。独立式实际上是窑洞形的地面建筑,冬暖夏凉。它与一般四合院没有太大不同,前面有木构檐廊,屋顶覆土成平顶。


  东北大院


  吉林一带的大院布局是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一正四厢”的两进院为基本布局的,这种格局的形成主要因素:一是气候寒冷,同时需要满足日照采光和防寒保暖,二是土地很广阔,三是礼制约束减弱。东北大院一正四厢,不设耳房,庭院宽广,正房是主要的住所,多在五开间,也有七开间,里间设置炕,冬日取暖住人。为了防火,经常采用“坐地烟囱”做法,烟囱置于正房两侧,对称拔地而起。宅院周边扩大一圈院墙,后部圈有空地作为后园。


  徽派民居


  徽派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式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徽派民居(图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


  云南“一颗印”


  是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一颗印式民居的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正房、厢房、倒座组成四合院,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呈方形,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就称为“一颗印”。“一颗印”民居为一楼一底楼房,正房三间,底层一明间两次间,前有单层廊(称抱厦),构成重檐屋顶。左右两侧为一楼一底吊厦式厢房,厢房的底层一般各有两间,称为“三间四耳”。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


  湘黔赣的窨子屋


  窨子屋是侗族创造的民居建筑,为湘黔赣地区的特色传统建筑,有1000多年历史。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多为两进两层,也有两进三层或三进三层的,三层上南北间有天桥连通。它的总体结构是外面高墙环绕,里面木质房舍,屋顶从四围成比例地向内中心低斜,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和空气。


洪江古商城的窨子屋(图源洪江古商城官网,仅用于学习交流)


  西南干阑


  干阑民居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海南等省,是傣、壮、侗、苗、布依、景颇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住屋形式。干阑的类别,有架空较高的高楼干阑,架空较低的低楼干阑,重楼式的麻栏和半楼半地式的半边楼等。楼面架空是干阑建筑的基本特征,其作用一是避免贴地潮湿;二是有利楼面通风;三是防避虫兽侵害:四是便于防洪排涝。


  我国各地传统民居建筑将建筑结构与环境生态融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注入人文精神,形成了多样性的地域民居建筑特色。令人无不感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标签: 居住建筑

本文标题: 盘点各地民居建筑特色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99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