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古民居里的宋韵遗风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12-25 09:14:56  来源:温州文史馆
核心提示:温州民居的特征是横向发展,呈多院落式长屋,基本形制为一字形及其变种,有三合院、四合院、┍┑形、日字形、目字形、三推九明堂、多院落多轴线大屋等。

  温州民居的特征是横向发展,呈多院落式长屋,基本形制为一字形及其变种,有三合院、四合院、┍┑形、日字形、目字形、三推九明堂、多院落多轴线大屋等。其中最具温州地域特色的是一字形长屋、多院落式长屋、四面屋、畚斗楼等。那么它们有哪些地方特色?又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其中的木作技术至今仍保留较多宋式遗制?以下文字来自丁俊清《吴越民系民居》“温州民居”章节,有增删。


  温州民居有哪些地方特色


  温州民居的建筑艺术是原生型的,木构架很少进行艺术加工,少雕刻、基本不施油漆,大量使用木板墙,轻盈透薄的双曲大屋顶,众多的大挑檐,不等坡、不对称的穿斗架,貌似一棵阔叶树,高低错落,枝叶扶疏,展示通体的木构架、木肌理,流露着木建筑的自然质朴之美。它们有着“立面丰富”“多檐”“重结构”“木作、石作技法古老”等特色。


  1.立面丰富


  温州民居的四个立面都非常丰富,正立面长且两侧有显著升起的屋脊,其做法是将梢间脊柱加高,或在梢间脊柱上架枕头木逐渐抬高屋脊。还有一个做法是将梢间屋面降低一个榑径加一个枋高,厚度在四五十厘米,这种处理打破了长屋立面的单调感,而且突出了明间的地位。浙南民居多做悬山顶,出檐较深,与长长的立面相协调。有些则在两端山墙上做披檐,做法是将两层山柱内移,山柱间联以枋条并延伸到廊檐上,以此作为小披檐脊榑。同时在底层山柱上端架榑条延伸至与脊榑同长,从正立面看为一个小歇山顶,从山面看为一条长披檐,既有防雨防晒的实用功能,又丰富了立面。


▲平阳顺溪老四份庭院


  山墙面多暴露梁架结构,不等坡,梁架也不对称,且把那些细材、弯曲的木材都用上。细弯如眉的穿条贯于柱间,美其名“眉川”。也不用砖封山墙,而是在柱架之间嵌竹编并抹以白灰。阳光下、阴影里,整个山面凹凸有致,明暗分明,轻盈活泼。


  温州的一些大三合院、四合院还流行以砖雕透墙分隔内部庭院,围隔出小姐楼、花楼。这种楼从外面看四个立面丰富,从里面看各个立面更加丰富。实例如平阳顺溪陈氏”老四份“大屋,泰顺圆州黄永元宅、吴宅等。


  2.檐多且深远


  温州民居四个墙面都有做众多的檐,有重檐、廊檐、腰檐、门檐、窗檐、厢檐等众多名目。众多的檐又派生出另一个特色,即造就了丰富的山墙和生动的屋角,有些住宅两层楼房的腰檐与山檐相交,在山墙上挑出一片斜面,或转折过来在转角外断开,形成一个小巧的山尖。有些山尖做得很大,看上去像个亭子。


  3.重结构,不事装饰


  浙江多数地区的民居对大木作梁、栿、栋、枋、额、牛腿、雀替等受力构件,都进行艺术处理,或雕刻或绘画,使之同时成为装饰件,但这里的大木作构架上基本不进行雕刻装饰,也不施油漆,袒露着构件的原形原色之美。


  4.木作、石作技法中的宋代建筑遗风


  温州民居保留了大量古老的木作、石作技法,具有宋代建筑法式遗风。


  梁柱:以舒朗的穿斗式为主,配以抬梁式,穿斗架因材分置、不拘一格。前廊上层檐柱进退如《营造法式》骑廊轩做法,普遍使用月梁,这是北宋风格。月梁是浙江民居特色,但浙中、浙西一带的月梁多进行雕刻,装饰性强,这里的月梁不雕刻。穿轩月梁不插入柱身,而是架在栌斗之上,月梁截面高宽比按《营造法式》2:3之规定。明栿、乳栿做法都接近《营造法式》,剳牵、细头置于栌斗或跳头上,粗头插入柱身或仍置于栌斗之上,形如海虾,俗称“大头梁”“泥鳅梁”。这种做法在近代的官式建筑上都没有了,在温州民间却得以保存。


  檐下铺作:历代严禁庶民住宅施重拱藻井,明代甚至禁止任何斗拱的使用,而浙南却一直在沿用,且做法古拙,具有宋风。柱头有明显卷杀,柱顶坐栌斗,檐柱上多用宋式圆栌斗,门及牌坊上大量保留了逐跳偷心拱,有的竟达六跳。有些住宅上还存在”昂“或“假昂”。永嘉花坦敦睦祠大门分心槽构架上,还存在罕见的“连珠斗”。屿北某宗祠上还出现“皿板“,这是汉及六朝时的构件造型,极其珍贵。


▲古建中的“昂”


▲逐跳偷心拱


  断砌造:把大门心间的台基垂直切断,便于车马出入,这是宋式做法,浙南平阳、永嘉、乐清、文成的民居、牌楼中都可看到这种做法。


  梁峰牵:在脊檩下方四五十厘米处,置一根与脊平行的檩,叫梁峰牵。这也是宋式做法,其他地方已看不到,温州永强一些古老大宅中还存在这种构件。除上所述外,温州有些老屋用廊屋代替回廊,很多老屋梁柱升起、侧脚,用瓜楞柱、木柱础,也都是宋式做法。这些只能从古画《清明上河图》《文姬归汉》《千里江山图》中看到的形象,在温州民居中还偶尔可以看到。


  温州古民居为何多宋风长屋?


  1.自然地理因素


  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为了不与农业争地,房子多沿等高线建造。横向发展从房屋结构的角度看也是最简单有利的,以榀为单位的构架向左右两旁一榀一榀发展,技术要求简单,又省材料,也符合多子女分家居住的时序,成为影响浙南多长屋、房屋横向发展的因子。


▲跟山随水的永嘉上坳滨溪长屋


  2.气候原因造成的结果


  浙南是光雨资源的高值区,光照强烈,雨水多,湿度大,闷热易受潮,而且多台风。因此日照、通风、防雨、防风、防潮成为住宅设计中的主要问题。闷热天气要求房屋开敞通透;为防止阳光直射和台风雨进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檐,且出檐较深。气候闷热,则要求房屋进深要大,但进深太大又带来潮湿问题,于是只好造楼层。先民为食物、蔬菜、种子的干晒和储藏,又产生了重檐、腰檐、厢檐等。众多的大挑檐主要承担遮阳、挡雨两个功能。但这还不足以解决众多问题,因此还需用“漏”和“透”的手法进行补充,于是又形成开敞通透的建筑特色。


  3.交通闭塞造成的风格滞后


  温州三面环山,东边面海,古时地形封闭,被康有为称为“截”的特点。因对外仅瓯江和东海两个出口,与内陆联系非常不便。而内陆山仄水激,大多村落深锁于高山峡谷。这样封闭的地形,限制了人们的交往频率和交往半径。于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一些古老的风俗、木作技术得以保存并延伸下来,使住宅形制风格滞后发展,至今还存在着不少宋式遗构,流溢着淡淡的宋风。


▲泰顺徐岙底文元楼廊轩


  根据普查,温州现具有较高保护利用价值的历史文化村落有146个,民居建筑有4000多处,其中以楠溪江流域最为集中。以县计算,单位面积上存留的古村落、古民居堪称全国第一。这些古民居不是一般农人的住宅,必须具备有文化和有钱两个条件才能营造并保存下来。


  文化基础:三次移民奠定温州古民居基本格局


  1.五代十国福建移民入温


  隋唐以后温州有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入,对民居发生深刻影响。第一次是唐末五代时期,从黄巢入闽到越国钱氏纳土归宋(878~978)的百年间,因闽越国政局动荡不安,福建以长溪一带为主的大量人口向温州迁徙。


▲温州龙湾滴岭下某门台


  黄巢入闽是指唐乾符五年(878),黄巢几十万大军取道仙霞岭,直奔建州(今福州),后沿海南下广州;第二年(879)又从广东过北上,把福建人向闽东、浙南驱赶。钱氏入宋则是指唐末钱镠在江浙建立吴越国,唐节度使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越国。王审知逝世后,闽越国兵变迭起,内乱不断,福建人尤其是福州人、闽东人纷纷迁徙温州。吴越开运三年(946),钱氏统一福建。后北宋统一全国,吴越国王钱弘俶纳土归宋,温州进入北宋版图。


  而当时王审知与随其南下的中原大族主要聚集在长溪一带,溯其根源,这次迁入温州的人口多为中原人或其后代,且具有家族性、官宦性的特征。这批迁移到温州的高素质和隐居性移民,构成温州居民的主要姓氏、构建了温州村庄、乡、镇结构总体布局,促进温州农村耕读文化的形成,为宋代温州区域文化的崛起奠定基础。


  2.建炎南渡带来大量人口


  第二次移民是建炎南渡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高宗赵构率一批宗室大臣南奔温州,跟随高宗避难的宗室百官家属和大批流民定居温州。


▲永嘉花坛宪台


  《东瓯赵氏总谱》和《宋史?宗室世系表》载,宋朝宗室三个支派一一太祖(赵匡胤)支派、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支派的后裔,都有迁温州者,主要散居今温州城区、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文成等地。其中以居乐清者最多。乐清《赵氏宗谱》称:“当两宫北狩,宗室徙温者二十八人”。瑞安城关、塘下、鲍田三地就有两支宗室后裔,宋太祖的曾孙赵从贽曾任温州团练使。宋度宗也从永嘉郡王继位,为太宗支派。据各地宗谱以及温州史料记载,前后居温的赵氏后裔不下百家。


  此外,当了十八年宰相的秦桧以及抗金名将刘光世也在温州居住过,他们在温州有后代、亲友或班底人马;还有随宋高宗逃难到温州的大臣赵鼎,也有大批温州人士团结在他手下,成为南宋高级官员。再者,钱氏吴越时期担任温州要职的官员多为钱氏宗亲国。


  这些人或其扶植的人留居温州后遂成大族,成为浙南大屋的投资主体。他们在带来中原或当地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住宅形制和营造技术。其中以《营造法式》为圭臬的住宅,自然成为当地人建造家园的典范,且根深蒂固地传播和传承下去。


  3.乾道二年福建移民补籍


  第三次移民是南宋乾道二年(1166),温州发生强台风(有说是地震)导致海溢,死者甚众,“存者十ー”,地方政府传檄福建移民。往后数年,闽人北迁甚众,主要迁居今瑞安、平阳、苍南一带。这次移民,以开荒生存型为主,其中也不乏富室。至此,温州客户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三。


▲泰顺周岭民居


  4.温州宋韵民居里的闽地风格


  福建移民数次大规模迁入,为瓯越带来不少文化因子,温州的民居建筑也深受福建影响。如五凤楼式样、双曲屋面、屋脊尤其是戗头的做法,都与福建民居的做法十分相像。


  而温州长屋的立面造型、梢间屋面的下跌、两厢山尖的做法亦是福建客家五凤楼的变形,还有大木作的偷心拱、栿、大额枋、减柱、垂花柱等都与福州三坊七巷民居风格接近。福建的客家土楼,在瑞安、泰顺也发现数处,仅规模、气势相对较小而已。


  温州民居中的连合院做法也受福建影响,如平阳青街李宅,平面为口字形,四面布置厅堂,上下两层,四角置楼梯,第二层有走马廊连接若干小家庭。沿街的外墙非常高,用粗石砌成,不开窗,这是福州方形土楼的变形。经调査,该宅的祖先正是从闽南迁来的。


  经济基础:耕读文化和两宋科举鼎盛


  上文提到的移民带来先进文化,而耕读、科举则是浙南古民居、古村落生成并传存下来的重要经济基础。


▲永嘉埭头“松风水月”民居


  耕读文化是我国早期文人择地于农村或山水环境中,一边从事耕作,一边读书做学问的一种生活方式。到宋代,这种生活方式由于皇帝的提倡和科举制度的改革,得到加强。


  宋朝统治者吸取五代十国君弱臣强、藩镇势重,造成国家频频灭亡的教训,推行“兴文教,抑武事”“以文化成天下”的政策。办法之一就是改革科举制度。尤其是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规定“诸邑举人各归本贯取解,不得寄应及权买田产立户”,也就是说,士子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工商业者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只许士农子弟参加。古代温州偏处一隅,交通闭塞,是开发较迟的地区。这项政策大大激发温州农村兴学、农家子弟发奋读书以求科举入仕的积极性。于是各村各宗都制定颁布办学、鼓励资助子弟读书、贴补考试费用等的办法,一些大户还专设学田,建立牢固的资金渠道,于是出现了“晴耕雨读,牛角挂书,沙地为纸,柳枝为笔”的耕读文化局面。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积累,到南宋时,温州读书人数量堪称全国之最,其中科举人才也居全国前茅。据旧志载,自隋大业三年(607)至1905年废除科举制的一千二百多年中,温州共有文科进士1583人,武科进士393人。温州的科举,唐、五代时没什么建树,北宋时方有起色,南宋达到顶峰。在整个科举时代温州共产生的1583名进士中,南宋就占了1371人。


▲永嘉岩头塔河庙聚落中心


  南宋温州进士群的形成还有一个条件是,温州自唐、五代到两宋未有战祸,号称“乐土”,加上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不断有中原或其他世家大族、皇亲国戚、文化名人,或避乱、或游宦而在此占籍定居,如吴越王钱镠五世孙钱尚及其后裔钱尧卿、钱敬直。此外,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驻跸,太庙暂寄,百官家属和一大批流民定居温州,温州成为中兴胜地。朝廷每年多次派大员来温州主持祭祀,仪式隆重,促使民风民俗日趋敦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绍兴六年(1136年)抗金名将张浚在奏章中曾提及,“浙东绍兴、衢州、温州等府,系豪右大姓数多去处”。这些名门到温州后致力培养下代,并通过门第婚姻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无怪乎温州太守楼钥把温州进士之多归因于“故家之传”。


  永嘉之学与温州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


  浙南民居开散通透、注重结构、不事装饰诸特色的形成,必然受当时的主流思想指导。吴越民系住宅形制形成的指导思想,基本上都是家国同构、礼仪至上的。


  宋代程朱理学从理论上强化了这一思想。浙南自北宋“皇祐三先生”(王开祖、林石、丁昌期)的心性理义之学,经“元丰九先生”(周行己、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蒋元中、沈躬行、戴述、赵宵、张辉)的经制事功之学,经历百多年的探索、争论,加上当时军事上金强宋弱形势的碾压之痛,至南宋时,叶适发展形成了事功的永嘉之学。永嘉之学和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之注重心性义理完全对立,强调以物为本,主张功利、实用。“以利含义”“义利并立”,这对当时的形势和社会需要来讲是完全契合的,标志着当时温州的文化学术已迈入全国前列。


▲永嘉芙蓉村经典民居


  现存浙南古民居的形制和风格都是南宋时形成的,建筑横向发展、开敞通透、不事装饰、不施油漆之特色,归结到一点,也是不甚理性、讲究实用,这也是永嘉之学孕化出来的。温州百姓认定了这一精神,加上交通闭塞等原因,民居建筑实用品格历明清二代而不变,所以至今仍散发着浓浓宋风。


  (本文图片均由丁俊清拍摄)


 
标签: 温州民居

本文标题: 温州古民居里的宋韵遗风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01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