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营造构法——中国古代礼制建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3-12-25 11:23:15  来源:《美术大观》  作者:傅熹年
核心提示:礼制建筑包括祭祖先的宗庙,祭天、地、日、月、山、川的坛庙等,是皇帝通过祭祀向天下显示其皇权“受命于天”“淹有四海”具有合法性的场所,在古代是与宫殿并尊的重要建筑。

  礼制建筑包括祭祖先的宗庙,祭天、地、日、月、山、川的坛庙等,是皇帝通过祭祀向天下显示其皇权“受命于天”“淹有四海”具有合法性的场所,在古代是与宫殿并尊的重要建筑。


  受古代“至敬无文”(《礼记·礼器》语)观念的影响,礼制建筑追求端庄、简洁、肃穆,绝大多数采取中轴对称甚至纵横双轴或中心对称的布局,建筑用材高贵但装饰有度。现在所见古代实例如汉代的辟雍、明代的天坛,其布局和形体都以方、圆形为基础,取得了端庄肃穆的效果。


  历朝都建有大量礼制建筑,取得很大成就,但具有明确朝代标志的太庙、社稷等大都在改朝换代时被毁,有的连遗址都被破坏,只有朝代标志不突出的文庙、孔庙、五岳庙等能较多保存下来。


  西汉辟雍


  《周礼》称天子之大学名辟雍。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在汉长安南郊建辟雍。其遗址已发现,是一座建在直径62米、高出地面0.3米的圆形夯土台上的方形台榭建筑,面积3800余平方米,四周有方形围墙,正中各开一门,其外有圆形水渠环绕,体现“雍以水”。中心部分是一座方17米的大夯土台,残高1.5米,其上原建有主体建筑“太室”。在它的四角沿对角线外延,又各筑有两个小方夯土台。在中心台四壁的外侧和四角各两个小夯土台之间,都建有横长形厅堂,称东、西、南、北四堂,每面宽33米。堂前建有地面铺方砖的突出“抱厦”,构成平面为亚字形、每面总宽42米的台榭。它有可能是中间为高起的太室,四周被低下少许的四堂环绕,形成中高边低的单层重檐或三层檐攒尖顶建筑。但也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四堂和太室均为有平台的二层建筑,由于遗址残损过甚,目前尚未形成较一致的意见。


  根据其四周围墙方235米、四角曲尺形配房每肢长47米、四堂每面宽33米折算,当尺长为23.5厘米时,围墙方100丈,配房肢长20丈,四堂面宽为14丈。故所用尺长为23.5厘米的可能性颇大。以此折算,在总平面图上画10丈网格,则环河的直径约160丈,环水沟之长为40丈,宽为10丈,表明在总图上是以方10丈网格为布置基准的(图1)。


图1西安西汉辟雍遗址总平面图


  中间的主体建筑为正方形的明堂,方42.4米,合18.04丈,考虑遗址的残损,可认为即18丈,若在其上画方2丈网格,则东西两面的青阳、总章恰为宽5格、深2格,即宽10丈、深4丈,表明它是以方2丈网格为布置基准的。


  现北京国子监的辟雍是清代参考历史记载加以想象而建的,但主体方形,外面环以圆形水渠的主要特征还保持着。


  现存礼制建筑遗物较多的是宋代和明代。


  北宋立国后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订立了宫、观的建筑规制,建立了一些国家祭祀的祠庙,如五岳庙、后土庙、孔庙等,是当时国家建造的大型工程,代表了当时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其中中岳庙、后土庙有金代碑图流传下来,岱庙、中岳庙、孔庙虽经后代修缮增建,但把图与遗存对照,原布局还可考知。它们都是廊院式布局的大建筑群,前面有三重门,主殿多为工字殿(图2)。


图2金后土庙图及其概貌


  北宋中岳庙


  在河南登封,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建,平面纵长矩形,南面三门,四角有角阙。南门内有第二重门,在门的内外侧建有碑亭等。其北居中为主殿院,南面开三门,连接廊庑,围成殿庭,北面正中建前殿7间,寝殿5间,用穿廊连成工字殿。前殿左右有斜廊通向东西庑,把殿庭分为前后两部分。主殿院左右侧有东、西路,建有若干辅助建筑。现状和现存金代碑图所示基本一致,只最南面的城楼是后增建的。


  在实测总平面图上分析,可看到它是以方5丈的网格为布局基准的。庙区东西11格,南北25格,为宽55丈、深125丈。庙内中轴线上的主殿院东西5格,南北12格,为宽25丈、深60丈。如在主殿院轮廓上画对角线求其几何中心,位置在主殿前月台的前部,这是道教做法事的位置,说明这类祠庙布置受道教的影响。


  北宋曲阜孔庙


  北宋乾兴元年(1022)拓建,以后历代增修。现状四个角楼以内部分是宋初庙域,布局也是南门以内为主殿院,内建“工”字形主殿。


  在实测总平面图上分析,可以看到它也是以方5丈的网格为布局基准的,庙区东西9格,南北25格,为宽45丈、深125丈。庙内中轴线上的主殿院东西5格,南北10格,为宽25丈、深50丈。如在庙墙四角画对角线求几何中心,正在杏坛处。杏坛传为孔子讲授堂故址,故宋代划定庙域时以它为中心。但如在主殿院轮廓上画对角线求其几何中心,位置在主殿前月台的前部,又是道教祠庙祭祀时的位置。


  图3曲阜孔庙平面布置分析图——用方五丈网格为基准,主殿院中心在主殿月台前沿,全庙中心在杏坛


  以上两例总平面形成于北宋或金,都用5丈网格为布置基准;因主殿院月台前部是举行祭仪或做法事之处,故定为地盘几何中心。它们的布局表现出使用了共同的规划设计方法。


  明北京太庙


  明北京太庙按“左祖右社”的古制建在紫禁城前东侧,与西侧的社稷坛对称布置。它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主体为正殿、寝殿两重。现状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建的,改为前后三重殿。


  重建的太庙有内、外二重墙,都只在南、北面开门,外重墙南门内有金水河,东西侧相对建神库、神厨。桥北正对内重墙南面的正门戟门,戟门内殿庭正中建前、中两殿。前殿是祭殿,中殿是贮九世皇帝木主的寝殿,都面阔9间,共建在一个大台基上,两侧各有长15间和5间的东西庑。其后用横墙隔出后院,院内建面阔9间的后殿(初建时5间,后增为9间),贮9世以前皇帝的木主,是嘉靖重建时新增加的。中轴线上的一门三殿中,正殿是重檐庑殿顶,中殿、后殿和正门戟门都是单檐庑殿顶,用黄琉璃瓦,这种在中轴线上连续建四座庑殿顶殿宇的布置是孤例,即使代表国家的紫禁城“三大殿”也不是这样,属最高规格,用以表示家族皇权是王朝的根本和对祖先的崇敬(图4)。


图4明北京太庙总平面分析图——以方五丈网格为布置基准,正殿居内院几何中心


  在实测图上于内重墙间画对角线,交点恰在前殿的几何中心。表明在规划中使用了把主体建筑置于地盘几何中心的“择中”的原则。据图上数据,太庙外重庙墙东西宽206.87米,南北深271.60米。内重庙墙东西宽114.56米,南北深207.45米。经核算,内重庙墙之深宽比是9∶5。又因外重庙墙之宽与内重庙墙之深只差0.58米,也可视为相等,则外、内两重庙墙的宽度之比也是9∶5,这都是在附会“九五至尊”的含义。


  若以明代尺长折算,外重墙宽为64.9丈,深为85.3丈,内重墙宽为35.9丈,深为65.1丈,如考虑误差,可视为65丈、85丈和36丈。这样内、外重墙的宽度和内、外墙的深度都可安排方5丈的网格;其中内重墙宽度比7格的35丈多出1丈,是因为它还要保持与墙深间的5∶9的比例关系,两者不能兼顾所致。


  明北京太庙


  明北京太庙是秦汉以来两千多年中十余个中央集权王朝保存下来的唯一宗庙实物,布局完整,现存主要建筑是明代前中期所建,极具历史价值。


  明北京天坛


  永乐十八年(1420)在北京建天地坛,实行天地合祀。其地盘南方北圆,建有一重坛墙,四面各开一门,以附会“天圆地方”的说法。其内在中心处筑矩形高台,台边砌矮砖墙,四面各开一门。台上建矩形的主殿大祀殿,四周由殿门、配殿、廊庑围合成南面方角、北面圆角的殿庭,与坛区地盘的轮廓相对应。自坛的南门向北筑一条高甬道,直抵天地坛的正门,称丹陛桥,形成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古代大建筑群规划有用主体的长度或面积为模数的传统,循此线索在实测图上探索,发现此时坛区的宽、深是台宽162米的8倍和6倍,亦即坛区以大祀殿下高台之宽为模数,宽是其8倍,深是其6倍(图5)。


图5明永乐十八年建天坛图


  明嘉靖九年(1530)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地坛之南新建祀天的圜丘坛,其地盘是横长矩形,以天地坛的南门、南墙为北门、北墙,在其东、南、西三面建墙,围合成坛墙,每面开一门。在坛墙内建外方内圆两重墙,四正面各开一门,圆内建高三层的圆坛,即祭天的圜丘。嘉靖十八年(1539)又在坛北门与方北门之间建贮存祭天牌位的重檐圆殿皇穹宇,其外周以圆形砖砌围墙,南面开门。圜丘坛和皇穹宇建成后,基本形成新的祭天区。两者南北相重,形成中轴线,与原天地坛的中轴线相接,形成南北长约900米的共同中轴线,把两区连为一体。以圜丘各部分尺寸与坛区宽深比较,发现圜丘坛区的宽、深分别是方的边长51.2丈的5倍和3倍,即规划时以方的宽度为模数。这和天地坛区以高台的宽度为模数的手法是相似的(图6)。


图6明嘉靖九年创建圜丘坛后的天坛平面图


  嘉靖二十四年(1545)把原大祀殿改建成大享殿,即今祈年殿。大享殿建在三层白石砌成的圆坛上,称“祈谷坛”,殿身圆形,直径24.5米,上覆三重檐攒尖屋顶,是坛区最宏伟巨大的建筑物。又在其北建贮祭器的皇乾殿,完成了对原天地坛一区的改建。此时的坛区只有一重坛墙,以现在的内坛西墙、南墙和外坛的北墙、东墙为界,东西1289.2米,南北1496.6米,圜丘坛和大享殿两区在坛区的中轴线上南北相对。它的正门不再是南面的成贞门而改以西墙上的西天门为正门(图7)。


图7明嘉靖二十四年新建大享殿后天坛平面图


  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增建南外城后,包天坛于城内,为与其西的先农坛形成夹正阳门外大道相对的形势,遂增建了外坛墙,把坛区向西扩到近大道处,向南扩到近外城南墙处,在坛区的南、西两面形成内、外两重坛墙。与之相应,在东、北两面也须形成内外两重坛墙,因坛区已不能向东拓展,遂以北、东两面的原坛墙为外墙,把圜丘内坛的东墙向北延伸为新的内坛东墙,以成贞门至祈年殿下方台之距(亦即丹陛桥之长)的2倍定内坛墙北门,最终形成内外相套的二重坛墙。这样,天坛就由原来的轴线居中变成中轴线偏在坛区东侧的现状(图8)。


图8明嘉靖三十二年增建外坛墙后天坛平面图


  天坛的形制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明嘉靖三十二年以后始形成现状。历代祭天都建露天的圆台,现圜丘也是这样。但圜丘建成后,它北面的明初所建合祀天地的大祀殿必须撤去,遂改建为圆形的大享殿。本拟在大享殿行祈谷之礼,又因于礼经无据,且与先农坛功能重复,未能举行,故从礼制上讲,大享殿并没有固定功能。但是如从建筑群体布置角度来看,大享殿的建造,却使整个建筑群大为生色,成为坛区的中心。它改变了历朝建造露天圆台的传统,在较单调平缓的圜丘之北,矗立起体型巨大、形象端庄的大享殿,在高台、长甬道和浓密柏林的衬托下,成为全区的重心和天坛的主要标志建筑,使祭天的圜丘退居次要地位,其艺术震撼力远远超过历朝的同类建筑。


  清代把圜丘四周的栏杆由蓝色琉璃改为汉白玉石,把祈年殿的三层屋檐由青、黄、绿三色改为深蓝色,使天坛的建筑形象更为完整端庄,色调更为纯正典雅,是完善旧建筑极为成功的事例。


  天坛始建于明代,完善于清代,代表了古代礼制建筑达到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最能反映院落式布置水平的是宫殿和坛庙,北京明清宫殿坛庙是现存唯一孤例。但现存五岳庙、孔庙大都创建于北宋,也可适度弥补古代宫殿不存的缺憾,反映其历史继承性和一脉相承之处。


 
标签: 礼制建筑

本文标题: 古建筑营造构法——中国古代礼制建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01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