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建筑——中国民居建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1-03 13:24:57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西藏古代民居的多样性和群体景观又是宫殿、寺庙等大型公共建筑不可替代的。西藏民居建筑是西藏占建筑中极其宝贵的重要部分。

  与庄重、华丽的大型公共建筑相比,民居建筑往往能最直接和最真实地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民族文化和地域精神的主要载体,它最为真实、恰当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对自身文化基因的吸纳、传承与重构。西藏古代民居的多样性和群体景观又是宫殿、寺庙等大型公共建筑不可替代的。西藏民居建筑是西藏占建筑中极其宝贵的重要部分。


  第一节历史演变


  近期,考古工作者在西藏西部等地进行的考古发掘,已经可以证明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约3万至5万年前青藏高原便有人在现在的阿里地区一带居住了。通过对新石器时代的拉萨“曲贡”遗址和昌都“卡若”遗址的考察,大致可以得出:新石器时代,在西藏广大地区,大致存在三个居民群体:一是以“曲贡文化”为代表的西藏土著先民群体;二是以藏北细石器文化为代表的由北方草原南下的游牧先民群体;三是以“卡若文化”为代表的由东部黄河上游地区南下的氐羌系统先民群体。西藏考古工作的一系列进展都说明了西藏地区的居住历史由来已久,民居建筑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趋于成熟完善。


  一、民居建筑的成因


  西藏地域十分辽阔,气候条件也有很大差异气候、物产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居的形态。早在新石器后期的小邦时期,西藏便形成了北部游牧区帐篷建筑,西北地区的穴居、半穴居建筑,中西部农业区的土夯石砌建筑,东部峡谷森林地区的木构棚舍和碉房建筑并存的民居建筑分布格局。


  藏西阿里古格地区的生土窑洞民居便是本土资源影响民居建筑发展,进而决定民居特色的显著例子。由于古格地区“土林”地貌十分发育,在当地缺乏木、石建材的情况下,古格人将身边的土山本身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加以利用,在这里开创了独特的窑洞式民居。


  该种建筑是直接在土山崖壁上开挖窑洞,因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便、充分利用空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民居、修行洞、佛窟、仓库、作坊等,特色十分突出。扎布让古格都城有窑洞式民居近千孔,遍布古都山体四周低矮地段,如众星捧月般地烘托着古格王宫建筑和寺殿建筑群。


  宗教因素也在民居建筑的选址布局、色彩装饰、修建仪式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佛教传入藏地,并在雪域高原蓬勃发展之后。如在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中心萨迦寺周边,由于受到萨迦法王世代为“三怙主”化生传承的影响,不仅在萨迦派寺院大量使用象征“三怙主”—即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金刚手的深蓝、白、红三色作外墙装饰,在普通民居建筑中也大量使用这一色彩装饰体系(图7-1-1)。



  此外,五色经幡也是民居建筑重要的装饰要素,赋予了朴素的民居浓烈的宗教色彩。五色经幡是由蓝、白、红、绿、黄五种不同颜色的小幡条组成,每年藏历新年后都要加以更新,用树枝架立在民居屋顶四角。一方面,五色经幡中的五种色彩各有其特定象征,如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红色象征火焰,绿色象征绿水,黄色象征大地,这些均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经幡上都印有佛教经文,当风吹过挂在高处的经幡,就相当于将上面的经文念过一遍,代表日日夜夜都在诵经念佛,具有向佛祈福的美好意向。


  二、民居建筑的演变


  西藏民居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一)原始时期


  大约公元前30世纪,西藏出现原始民居形态。《西藏王臣记》、《国王遗教》等典籍中,有藏族远古先民是由猕猴与罗刹女相结合所繁衍的后代的记载。至今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泽当镇的贡布日神山上有一个“摘邬洞”,便是猕猴当时居住的处所。


  关于上述猕猴变人的漫长历程,《贤者喜宴》中写道:“食用果实变成人,采集树叶当衣衫,如同野兽居森林……”至于居住,苯教史《法原》中有“此前人鬼未分时,已有六大之世纪,无数年间人居住,地洞岩穴为人家……”这些传说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青藏高原早期人类原始居住形式的事实。


  意大利著名东方学家G·杜齐于20世纪40年代多次旅行西藏,在其著作《西藏考古》中多处提到史前时期西藏先民所居住的洞穴:“正如我们所见,我们确实知道有一些洞穴在史前时期是有人居住的……在西藏,洞穴的数量极多,有些是孤零零的一个洞穴,有些是成群的洞穴。除上面已提到还尚未进行彻底勘察的鲁克洞外,在努扎(Nubra)及昆仑(Kunlun)地区还有一些洞穴,洞内装饰着壁画。显然,它们可以确定是公元前两千年的壁画。在拉孜(Lhartse)也有一些洞穴。另有一些在羊卓雍湖(Yarabrogmtsho)附近。很显然,史前时期曾有人在这里居住过。L·A·魏德尔在1905年对此曾简要地描述过一番。在羌塘(Byaugthang)、雅砻和多扎宗(rDobragrdsong)及其他的一些洞穴,在西藏西部的擦巴隆(Tsaparang)以及其他地方也有为数众多的古代穴居人的留居地。”


  自青藏高原有远古人类生存以来至旧石器时代,如同地球上其他原始人群,其居住建筑基本仰仗于自然的赐予,或居于天然洞穴,或以树枝、树皮、兽皮作简单的掩体。这个时期,应该是西藏民居建筑的原始时期。


  (二)萌芽时期


  公元前约30世纪一公元前10世纪,是西藏民居建筑的萌芽时期。昌都附近发掘的卡若文化遗址充分地体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建筑特征,它反映了当时的卡若原始文化已经具有较高的营建水平,可以看作是西藏民居建筑的萌芽时期。卡若文化遗址位于昌都县东南12公里的加卡区卡若村。在约1800平方米的遗址发掘范围内,建筑遗存十分密集,上下重叠,左右相并。其类型也较复杂,有房屋、烧灶、圆形台面、道路、石墙、圆石台、石围圈和灰坑等。这不但显示出卡若遗址延续了很长时间,而且说明本地区石器时代建筑的结构及其发展序列都具有一定的特征。从已发掘房舍的平面形式、结构构造、柱洞基础、墙身砌筑、地坪处理、遗址选择等方面,都反映了卡若先民具有较高的建筑水平。


  卡若文化遗址的时间跨度较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遗址早晚两期三段典型房屋中所采集放射性碳素标本的测定结果,遗址跨度至少长达1100年至1200年左右。通过考古发掘及复原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卡若地方的民居建筑形式经历了从早期圆底地穴建筑到晚期的石墙房屋的演进,对整个西藏民间建筑的结构类型和营建技术均产生过重要影响。


  从建筑形制上看,卡若时期的民居已经出现了圆底穴居、半地穴居、棚舍、碉房等多种建筑形制;从建筑结构看,卡若文化早期以草拌泥墙建筑为代表,晚期建筑则以石墙建筑为代表,室内木柱承重,并且有两层楼居出现的可能;从形态特征看,卡若遗址的民居建筑表现为方形平面、厚重的屋顶及墙壁、平屋顶;从文化的角度看,卡若文化更多地显示出土著文化的主体性。


  卡若遗址中发掘的建筑遗存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几千年前先民的居住形态,它们的建造形式曾经影响了昌都当地乃至整个西藏的民居建筑形式,我们仍可以从今天的擎檐屋、井干式木屋、藏式碉房建筑中找到往日建筑的影子,它甚至可以称作藏区民居碉房建筑的母型(图7-1-2)。



  (三)雏形时期


  公元前9世纪~公元5世纪,西藏民居建筑来到雏形期。据《汉藏史集》记载:“从猴崽变成人类,并且数量增多以后,据说统治吐蕃地方依次为玛桑九兄弟、二十五小邦、十二小邦、四十小邦。”关于遍布于西藏境内的各个小邦的情况,敦煌古藏文、《贤者喜宴》中均有记载。这些小邦的大部分分布于雅鲁藏布及其支流流域,如拉萨河流域的岩布查松、几若江恩,年楚河流域的娘若切卡、娘若香波,雅隆河流域的悉部玉若木贡,林芝境内的达布朱西、娘玉达松等地。据《西藏自治区概况》“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步形成了清域、象雄、娘弱、驽布、尼羊、葛日、昂雄、邬普、扎卡纳、贡域、尼羊域和达域等12个部落,后来演变成卓姆朗松等40个部落”。从历史角度看,从玛桑九兄弟时期开始,西藏社会便视为进入小邦时期。


  小邦时期的碉房民居,其基本形制和营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与现在的碉房极为相似,其主要特征为:墙体以石块和片石砌筑,黄泥抹缝,立面收分显著,呈内直外收状。平面形式多为方形、矩形,木料隔楼,以木或石隔墙。由于小邦之间战事较频繁,因而不论民居建筑群落还是个体的民居建筑都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这时的碉房建筑向多楼层和多空间扩展结构布局,表现出其建筑造型不仅强调形式的美观大气,也更加注重实用和坚固。


  (四)发展时期


  6~12世纪,是吐蕃兴盛和走向分裂时期,也是西藏民居建筑的发展时期。7世纪初,松赞干布成为雅砻王统的第三十二代赞普,他即位后就平息了由内部贵族勾结属部地方势力发动的战乱,为更有效地把自己的实力向北推移,决定把首府从雅砻迁到拉萨。在公元633年(唐贞观七年),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奴隶制的吐蕃王朝。在这个时期,不仅是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也是西藏民居建筑大发展的时期。


  7世纪初,在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之前,拉萨还只是一片荒芜的沼泽地。定都拉萨后,松赞干布建造王宫和大、小昭寺,由此拉萨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围绕大昭寺,沿着八廓街逐步建设了众多佛殿,贵族、僧侣和平民在此修建住宅以及商店,基本奠定了整个拉萨旧城的结构与布局。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记载:“其人或随畜牧而不常厥居,然颇有城郭。其国都号为逻些城。”可见当时拉萨城已颇具一定规模。


  碉房建筑是吐蕃时期民居建筑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样式。这个时期的碉房建筑大都依山势而建,为土石木混合结构,墙体高耸,外形向上逐次收分;其平面布局多为方形或矩形;外墙实多虚少,立面上开辟小窗,窗框为黑色、梯形;屋顶为平顶,顶角凸起,筑有焚香塔。风格坚实、稳固、凝重、厚重、雄浑。吐蕃时期的帐篷建筑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逐渐用牛毛帐篷代替了皮帐篷。


  公元842年,吐蕃赞普达摩遇弑,吐蕃奴隶制政权崩溃,达摩赞普的后裔奥松和云丹由王族、外族分别支持,在乌如地区连年混战。在混战过程中,随即爆发了平民及奴隶大暴动,迅速遍及全境,吐蕃贵族连同各地军政建置,全被奴隶起义大军横扫一空,本土及属部分裂,无复统一。这种分裂的局面,在吐蕃本土经历过漫长的岁月,社会缓慢向封建制度发展,形成新的封建割据局面。对于此一时期的民居建筑所知甚少。有明确记载的是吐蕃王室后裔奥松的儿子贝考赞被杀于娘若香堡(今江孜城)后,其子吉德尼玛衮逃至西部羊同的扎不让(今西藏札达县),娶羊同地方官之女为妻,并生3子,建立阿里地区的3个小邦。其三子德祖衮占据扎不让,建立古格王国,在古格地区延续图存。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生土窑洞民居聚落。该种建筑是直接在土山崖壁上开挖窑洞,就地取材、施工简便,被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佛窟、作坊等。扎布让古格都城有窑洞式民居近千孔,遍布古都山体四周低矮地段(图7-1-3)。



  (五)成熟时期


  13~19世纪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始并达到鼎盛时期,西藏民居建筑进入成熟时期。从13世纪中叶萨迦地方政权开始,西藏正式纳入了祖国版图,结束了西藏长期以来分裂割据、混乱的局面,使藏区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也进一步加强了自7世纪以来,藏区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还促成了藏区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些都为民居建筑的发展完善奠定了社会基础。


  萨迦时期,民居建筑有一个明显受到萨迦教派影响的过程,特别是在萨迦地区,民居建筑外部色彩上广泛地受到藏传佛教萨迦派“三怙主”崇拜的影响。在民居建筑上随处可见象征密宗三大怙主之智慧、慈悲和力量的红、白、深蓝灰色三色条纹。


  帕竹地方政权时期,是西藏经济恢复上升,也是藏区封建领主制社会进入全盛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宗堡建筑和庄园建筑出现,这些也都对民居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宗”政府的建造,决定了宗山下的“雪”村的选址与布局;庄园经济发展之后,庄园内部的管理建筑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功能完备的建筑体系,包含了庄园主别墅、属民平房、牲畜棚、防御体系等,而这些也都属于广义的民居建筑类型。


  以江孜为例,江孜古城区民居是围绕江孜宗山和白居寺发展起来的。在历史上,江孜老城区都是为地方政府(即山上的“宗”)、寺院服务的。这种社会模式明显地在古城聚落的整体空间结构上显现出来——社会制度已将江孜古城划定为特定的几个空间区域:作为政府统治机构的宗山城堡、僧侣传法诵经的寺院和政府属民及商人、农牧民、手工业者栖居的民居。从目前遗存看,仍能清晰地看出老城空间的主要构成区域:宗山城堡、白居寺及老城历史街区建筑群—老街古民居。


  甘丹颇章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民居建筑的形制和种类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城镇建筑的兴起,体现了这一时期建筑蓬勃发展的规模;多层碉房建筑,展示了高超的营建建筑技术;贵族府邸建筑则以完备的设施、宏大的形制、浓烈的民族风格和宗教文化特色,延续着藏式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


  在贵族府邸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受国外生活方式的影响,贵族府邸有的采用别墅式建筑,一般占地较大,院内林木葱茏,广置花木草坪,缀以亭台、水榭,主楼仅占一角。建筑以两层居多,底层平面呈长方形,二楼北侧两端设露台,建筑平面呈“凸”字形。这一类型的代表有拉萨擦绒别墅、朗顿别墅等。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商道的进一步开通,现代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玻璃等从印度翻山越岭来到拉萨。这些现代材料开始用在达赖喇嘛以及少数大贵族的别墅之中。受到印度北部山区修建的英国避暑别墅的影响,当时拉萨的部分大贵族把八廓街上的私宅院落卖掉,在靠近拉萨河的林卡内新建了小型的花园别墅式住宅。为了减少立柱,使室内空间完整,在部分重要房间采用“工”字型钢做梁承重屋盖,吸收了现代的建筑优点。建筑多南向,开通间落地大窗,使室内阳光充裕。这种结合西藏传统而设计的作品,使住宅使用空间大大拓宽,采光、通风、视野等大为改善,也为西藏民居建筑史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三、民居建筑的特征


  西藏古代民居具有如下特征:


  (一)民居建筑清晰地体现了当地的生存环境民居建筑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类的生存,民居往往是人类最早形成和成熟完善的一种建筑类型,所以民居的营建过程充分反映了人的生存之道。这一过程就包括古人在民居营造过程中的选址择地,对自然气候、物产资源等基础条件的选择、适应。人类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能供给的条件,并学会如何对其加以改进(图7-1-4)。



  (二)民居建筑完整地体现了当地的建筑规律


  民居建筑的营造,需要遵循建筑营造的基本规律。首先是建筑材料的选择加工、结构与工艺的选择、施工活动的组织。西藏各地的气候有很大差异,可资利用的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以此为背景,民居建筑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结构方式、构造方法与建造体系,体现了地域性建筑独特的生成规律(图7-1-5)。



  (三)民居建筑生动地体现了当地的居住方式


  民居终究是为满足人的日常生活而建造的,它一定反映了人的使用方式和居住行为。不同时代、不同家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其居住方式和生活模式存在千差万别,这种差别首先就反映在民居建筑上。如对于西藏传统牧民,在民居底层设置牲畜过夜的场所是合理适用的做法(图7-1-6);



  对于农民或半农半牧者,在房屋底层设置青稞储藏间和在屋面设晒场则是更合理的选择;对于信奉佛教的家庭,出于对宗教的虔诚,将家中最为神圣洁净的上层或静谧空间作为佛堂是一种理所当然;但是对于信奉原始宗教的门巴族人,佛堂则是多余无用的空间。民居建筑上的这些差异,归根结底都是居住者的差异。


  (四)民居建筑深刻地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观念


  独特的高原环境孕育了以藏传佛教为主要思想内容的西藏传统文化,西藏民居建筑地广泛地受到这一文化的熏陶浸染。如民居建筑中墙面的色彩,室内室外的装饰装修,家具陈设,节庆时节人们围绕民居开展的种种仪式与活动。这些既可以说是文化观念对民居建筑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在文化机制引导下的居住行为在民居建筑中的反映(图7-1-7)。



  综上所述,西藏古代民居建筑与西藏地域自然条件、技术体系、社会背景、文化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除了普遍存在于各个地区的藏传佛教这一重要的影响因子,对民居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当数民居所处的场所与环境,也就是民居的地域条件。由于西藏地域辽阔而复杂,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这就使得西藏各地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特定的地域条件大体上决定了特定的建筑形式,也决定了该地区居民的一种共同的或相似的居住方式—居住模式。


  第二节布局与功能


  一、民居建筑的选址


  由于西藏高原气候恶劣,为适应地域条件,民居建筑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经验积累过程。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学会了从小气候环境、生产劳动、宗教生活、对外交通等多方面寻求合理的民居建筑选址。


  首先从气候环境的角度分析,民居建筑多选择平稳厚重的山体作为靠山,以缓缓下降的山脊作为左右砂山,面朝较为开阔的河谷或平坝台地,以充分利用较佳的小环境。这种选址原则其实就是建筑风水的一种朴素表现。通过三面环抱的山体作为屏障,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高原冬季寒风与风沙的肆虐;前方的开阔场地既可以提供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还能从心理上舒缓人的情绪,取得精神上的愉悦;位于两山之间的山麓地带,往往有山泉存其次从生产劳动角度分析,选择靠近河道的近水台地之上。特别是在藏南河谷地区,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和受江河侵蚀与冲刷,常在河道的河漫滩之上形成多级台地。这些台地靠近水源,土壤较肥,因此较适宜农耕生产。这就使得这类台地成为河谷地区最主要的选址类型(图7-2-1)。



  从宗教生活看,民居建筑都在积极寻求一种与宗教设施的关联。这些宗教设施包括各种规模的寺庙建筑、转经林廓道、玛尼石堆、玛尼墙等。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是某些民居聚落的核心,这一方面是寺庙的活动离不开村庄,需要人们的供养,需要人们参与寺庙各种活动,实现宗教价值;另一方面,百姓也需要一个心理的慰藉之所,供自己身体力行去修行。这样聚落就与寺庙形成一种相互渗透的关系,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阿里科加村就是围绕科迦寺的建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整个聚落中,以科迦寺大殿为中心,呈发散状向心组合。除了作为精神上的中心之外,寺庙主殿在空间上也具有控制性的作用,主殿在体量、色彩、建筑、艺术形象上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村落的中心点,统领全村的布局结构。


  墨竹工卡县的德仲位于拉萨以东约120公里。德仲温泉由于其神奇的疗效而全藏闻名,这里的民居聚居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绕德仲温泉及德仲寺而发展起来的,这种以温泉和寺庙二者为中心生成聚落的模式是一个独特的例子。温泉给病者提供肉体上的康复,寺庙则给人精神上的慰藉,而民居建筑则为那些远道而来在此长期疗养的人们提供了食宿等基本设施。温泉的主泉眼位于地势较为低洼的地方,四周地势高峻。受地势限制,这里的民居建筑大都修建在地势险要的山坡上。墙体采用毛石或土坯砌筑,多为1~2层的碉房结构,建筑充分利用地形之起伏,多数建筑均结合下层屋面及山体设有露台,方便生活起居、晾晒。


  在建筑地基选址过程中,还需要请喇嘛打卦卜算,以确定房屋的最佳方位和开工时间。在日喀则一带,门一般不能朝北,不能对准两座山的结合部,更不能对着天葬台。窗口忌对准独树、洞穴石崖。这些禁忌也可以通过环境心理学加以解释。


  二、民居建筑的布局与功能


  西藏民居建筑在使用功能的布置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注重实际使用,注重宗教空间的营造;延续传统的院落式布局。


  (一)典型空间布局


  藏民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要生活资源的民族,其对农牧业的重视与依赖在民居建筑中有大量的体现,并影响到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表现为一系列典型的空间构成模式。


  首先,民居建筑更注重建筑的使用效率,较少注重内部空间氛围的营造,非常务实地解决一些基本功能问题。如通过设置内部走廊、采光内庭院等方式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与满足采光需求其次,民居底层墙体较厚,开窗均较小,在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和防御性的同时,也造成室内采光微弱。但这毫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因为一层主要用作堆放草料、粮食的储藏间,或用作圈养牲口的场所,对采光的要求不高,只注重室内的通风条件。


  二层空间主要用于家庭成员的生活起居,在这里,它一改一层的昏暗,在采光良好的南面与东、西面往往设置较大的窗户,争取直接采光。对于体量较大的民居还设置天井。在二层朝向最好的位置往往安排主人的起居室兼卧室。通常情况下,在高出其他房间一定距离的北面房间内安排佛堂,通过对佛堂在整个建筑中的平面方位布局、空间高度上的经心安排,来充分展现主人对宗教的膜拜,宗教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民居建筑的空间模式。


  (二)佛堂空间


  在佛教徒看来,佛堂是家中最为殊胜的地方佛堂务必是置于整个建筑最好的地方,装饰要豪华,而佛像更要有专门的佛龛或者其他的陈设来加以装饰。一般来说将佛堂设于北侧,在民居中常常将佛堂升高到一定的高度(一般为60厘米左右),以此构成一个洁净而神圣的空间。佛堂装饰都较华丽,有雕饰精美的佛龛,供奉佛像,佛龛一般置于藏柜之上,前方供奉清洁的圣水碗及酥油灯,条件较好的还在房间四壁张挂唐卡,设置专供念经的卡垫或座椅(图7-2-4)。



  普兰科迦村加央次仁宅,二楼的佛堂极具特色。首先,佛堂面积虽然较小,但装饰极有特点,雕饰比较精美,现在仍保留着一些雕饰较好的木结构构件。佛堂后部局部抬起,用类似细木作的方式构建了一个修行的小世界,这些木装修具有一定的印度一克什米尔风格的特点,可见受到了周边地区艺术的影响。精心制作的经书格架居中,喇嘛打坐的垫子居于右侧,有类似靠背一样的坐具,上置垫子。


  佛堂与外部空间通过一排木窗分隔开来,佛堂前有一柱大小的天井以供采光(图7-2-5、图7-2-6)。



  (三)庭院


  “庭院”在西藏人的生活中是个很重要的话题这大半是由西藏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庭院在冬季能够吸纳充足的阳光而在风季能够避免风沙的肆虐。


  以拉萨为例,拉萨地处拉萨河谷平原,冬春季多风,风向以东西向为主。受气候影响,拉萨民居多坐北朝南布置,平面较方正,内设天井庭院形成外廊式院落建筑。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民居,常有设置多个内庭院的平面布局形式。如拉萨夏扎府邸,在主楼三层平面安排了3个小庭院,庭院既提供充足的日照、躲避狂风,又营造出一处舒适的私人空间,使其成为整座建筑中最富生活气息的地方(图7-2-7)。



  三、民居建筑的营造


  (一)建筑结构


  从结构的角度,传统民居建筑大致可以划分为承重墙列柱密椽结构、井干式木结构、干阑式木结构、生土洞穴结构等。其中,承重墙列柱密椽结构是最主要的结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西藏全境。此种结构常用块石、土坯砖或夯土筑成承重墙体,与室内的列柱共同承受由密椽梁架传递来的荷载。室内列柱为尺寸较小的木柱,一般加工为方形截面,在一些建造工艺较落后的地区也多采用未经砍剁的原木。木柱之上架立木梁,木梁跨度较小,一般为2米左右。木梁与墙之间铺搭密椽作为楼面或屋面的结构基层,其上再铺石板或树枝栈棍,夯筑黄土或阿嘎土面层。在传统工艺中,屋面无防水层,仅靠增加屋面土层厚度、加大排水坡度等方法防止屋面渗漏(图7-2-8、图7-2-9)。




  从建筑材料与工艺看,民居建筑基本就地取材,用材规格及工艺不高,但也体现出其与所处环境的协调融洽。根植于本土,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资源,这是民居建筑的一大特点。这一方面促成了西藏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另一方面也真实反映了建造形式的自然生成—外在形式源于技术体系,浑然一体而绝少矫揉造作的成分。事实证明,这在西藏严酷的自然地理背景下是明智的。建筑材料的几乎无可选择性、建造工具及工艺落后等条件决定了,在民居这种最为普遍的建筑类型中,建筑技术的第一个要务便是效率(建造可行性上的及环境适应性上的),表面形式上的客体审美已退居次要。考察民居的外在形式风格,我们能够自然地将建筑本体与建造手段、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关联起来,进而升华到一种淳朴的技术理性美的层面上去。


  大凡一种较为成熟的民居,其建造技术必然呈现一种体系性。在外在形式上,藏式传统民居给人以丰富纷呈之感:从西部厚重内敛的生土建筑到东部灵活轻快的木构建筑,跨度巨大而各具特色。稍加分析,那种基于当地环境资源的建筑技术原本就自成体系,并且表现出一种鲜活的差异性来。观照这种差异,更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地域与技术体系的紧密联系、交相辉映。


  (二)建造仪式与过程


  西藏民居建筑在营造过程中有一套复杂的仪式,贯穿建房择基、奠基、立柱、封顶、竣工、乔迁新居等一系列过程,这些仪式都明显地带有祈求人畜安康、房基永固平安等远古而朴素的神灵心理,并伴随着喇嘛、经师等宗教神职人员的全程参与,这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现象也是民居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由喇嘛选择好地基,择吉日举行破土仪式“萨各多洛”,届时,需请喇嘛到现场诵经作法事,在宅基地前摆“五谷斗”,设祭台,置供品,燃放桑烟,向土地神和龙神赎地基为己用,并祈求人畜安康、风调雨顺。开挖第一锹土的人必须属相相合,然后家人在房基的四个角落象征性地挖土,完成破土仪式正式开工仪式称为“粗敦”,修房的主家要向修房工匠和参加仪式的乡邻献哈达、敬青稞酒,并在离地基不远的显眼处树立一根带杈木棍,上挂经幡,其作用是阻止人的闲言和过分溢美之词,以确保房屋的牢固和主人家的幸福。如果是修建大型宅院,主人还要请喇嘛主持开工仪式,在房基的四角埋“萨居崩巴”(地气宝瓶),宝瓶为红色,内装青稞、小麦等五种粮食和五色绸缎,有条件的人家还要放一些宝石在里面。埋宝瓶的目的是为房基永固。


  房屋上梁立柱时,要举行“帕敦”仪式。立柱那天,全体亲戚到场,参加仪式。在立柱前,将茶叶、小麦、青稞、大米等粮食和珠宝等放入一个小袋,置于立柱的石头下,然后安放立柱。在立柱与横梁的结合部压放五色彩布,在横梁上面放一些麦粒,以此祈求房屋永固。五色彩布代表蓝天、白云、红火、黄土和绿水,象征吉祥。立柱立好后还要给每根立柱献哈达。


  封顶仪式称为“拖羌”,有时和竣工仪式一道举行。当房屋快竣工时,留出一小块屋顶不填土,举行封顶仪式。届时,亲戚朋友都来主人家,象征性地填土,表示参加了房屋的修建。来客均要带茶和酒等礼物,给主人献哈达,向主人祝贺新房落成。


  乔迁仪式称作“康苏”。新房落成后,何时搬迁必须请喇嘛择算。当搬家的吉日选出后,在正式搬家前一日或当日早晨,主人家带上一袋牛粪、一桶水,一个装有茶、盐、碱等物的春钵和一张大成就者唐东杰布像去新屋,还要将“五谷斗”先搬过去,这些物品都要悬挂哈达,以示吉祥。这之后,才正式搬家具什物。搬进新屋后,要先举行祭祀灶神的仪式,由家中长者给火灶献哈达,将哈达拴系于火炉、水缸上。待新房安顿好之后,根据主人家的经济条件择吉日举行“康苏”仪式。拉萨地区的“康苏”仪式一般举行3天,日喀则一带举行5天。举行仪式时。主人家需准备大量酒食,提前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客人来参加庆贺仪式,过去多带酒、肉等礼物,现在人们多送礼金。来时,旧时首先给新屋的佛龛、梁柱、水缸献哈达后再给主人献哈达,现在主要给新房的主人献哈达。敬献哈达时,说一些恭喜的祝福话,向主人祝贺道喜。


  第三节地区与特征


  从地理角度看,西藏大致可以分为藏南河谷平原区、藏东高山峡谷区、藏西及藏北“羌塘”高原湖盆区和喜马拉雅山脉地段四个大的地理区域。在这四个典型的地理单元内,地形、气候、物产等都有较大的不同,也为形成多样化的民居建筑提供了环境基础。


  建筑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对于根植于本乡本土的民居建筑来说,地域资源与环境更是反映在民居建筑的各个方面:本地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影响着民居建筑的选址与布局;本土盛产的建筑材料支撑了民居建筑的快速发展,又引发了相应工艺与建造体系的发展完善;当地文化也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反映在建筑的里里外外。人文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及其聚落的形成、发展、类型、职能、分布等方面施以重要的影响。


  民居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人类的建造活动不是完全由环境所控制的,这种制约也能充分激起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能动改造与适应。以地域条件为纲,不仅将西藏民居作了适当的类型与谱系划分,有利于分类归纳,而且此种分类不是单纯依靠行政区划作机械分割,而是将民居与其赖以生存的地域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民居建筑的物质特征与其所处的地域和所传承的文化基因、社会生活观念又浑然一体了。


  一、藏南河谷地区民居及其特征


  (一)地域概况


  藏南河谷地区是指位于西藏南部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区,因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这一地区,经常年累月的作用,形成了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原。主要包括:雅鲁藏布江流经的日喀则、山南河谷地区和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河谷地带。这些江河谷地宽5~8公里,东西延绵数百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较为肥沃,居住人口和可耕地占全西藏的一半左右,是西藏的粮食主产区,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也产生了悠久的定居文化,其中雅砻河谷的泽当和琼结还是藏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从行政区划看,这一地区主要包括拉萨市的拉萨城区,墨竹工卡林周、达孜、堆龙德庆、曲水、尼木等县;山南地区的贡嘎、扎囊、琼结、乃东、桑日、加查、曲松等县;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朗县等县;日喀则地区的日喀则市、谢通门、南木林、昂仁、拉孜、萨迦、白朗、江孜、仁布等县市区域。


  藏南河谷区降水较少,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左右,气候干燥。森林资源稀少,建筑用土石材较为丰富。


  (二)民居建筑特征


  该地区民居建筑以土石结构的平顶碉房为主,造型多方整稳重,装饰朴素。风格较统一,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小的差别。如在拉萨地区,用色较为简单,崇尚白色,以白土为主要的外装修材料,在墙面常做手抓纹饰,在窗框部位采用牛头黑边点缀,也有在檐口椽木及女儿墙上涂刷红色灰浆的习惯,整体风格清新典雅(图7-3-1、图7-3-2);



  在日喀则地区,民居建筑用色较为奔放,喜用深褐色、红色,风格较厚重;在山南地区,由于当地石材较多,民居建筑外墙多不作抹灰处理,直接以清水石墙外露,有很好的肌理效果(图7-3-3、图7-3-4),整体风格粗犷,富有质感(图7-3-5、图7-3-6)。



  二、藏东高山峡谷地区民居及其特征


  (一)地域概况


  三江流域所在的藏东高山峡谷区,主要指念青唐古拉山脉以东的横断山脉峡谷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和林芝部分地区。此地山脉近南北走向,由于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分割,形成了一道道南北纵横的大峡谷。在该地区,第四纪古冰川遗迹普遍存在,高山深谷,地势险峻,山顶与谷底高差可达3000多米。山顶大多为终年不化的积雪,山腰为茂密的原始森林,谷底为四季常青的农田果园。这里气候较为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有的地区可达4000毫米左右。林芝地区林地面积为24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01%;森林覆盖率为46.09%,活木蓄积量8.82亿立方米,占西藏全区木蓄积量的64.9%,是全国最大的原始林地。该地区具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和湿润、半湿润气候带的各种森林植被,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典型地区。木本植物有上百种,几乎从亚热带到寒温带的各种针叶、阔叶树种均有分布,林木主要有云杉、冷杉、铁杉、高山松、落叶松、柏木、白桦、青冈等。


  (二)民居建筑特征


  1.林芝民居建筑特点


  从民居的建筑形式出发,林芝民居可以分作两种主要类型:一是以林芝、米林、工布江达、朗县等地为主的石墙(或土墙)坡顶民居;二为波密、察隅林区出现的圆木或半圆木井干式建筑和干阑式建筑,后者中的干阑式建筑与喜马拉雅南麓地区的类似。


  由于林芝地区降雨量大,气候湿润,在民居建筑上,往往舍去西藏其他地区大量采用的平屋顶而采用双坡屋顶或歇山坡屋顶,以利迅速排水。坡屋顶的屋架采用当地木材制成大木结构,屋面采用木板或石板制作,在门巴族、珞巴族居住的南坡温暖地区还有用芭蕉叶或茅草覆盖的屋顶。在林区多用木板瓦,隔年翻面使用,少见石板瓦屋面。这种坡屋面防水性能较好,适合降水量大的林区使用(图7-3-7)。



  坡屋面的使用还大量出现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吉隆、聂拉木、亚东和山南地区隆子、措那等县,均是适应气候的产物。


  同时,由于林芝地区林业资源丰富,也使得该地区民居建筑中更为普遍地使用木材。特别是在森林茂密的波密、察隅等地还出现圆木或半圆木的井干式建筑(图7-3-8)。



  (1)坡屋顶构造


  林芝民居的坡屋顶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与内地坡屋顶不同的是,这里的坡屋面需首先做好平屋顶,在此基础上再搭好木屋架,然后铺设木板瓦或石板瓦屋面。坡屋顶下的平屋顶是采用黄土铺筑而成,与西藏其他地区所见的黄泥屋面类似,只是由于没有防雨水的要求而土层较薄,只为满足室内保暖和堆放杂物的要求。


  坡屋顶采用木屋架承重体系。在平顶上架设立杆和斜杆组成屋架,并支承于外纵墙和山墙之上。


  山墙不全砌满,只是砌出中间高、两侧低的墙墩,上立小柱支撑屋架。这样既减少墙体用材并减轻重量,又可解决屋顶阁楼的采光通风问题,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方法。因为林芝地区空气湿度较大,需要保证瓦屋面的通风干燥。屋架固定之后需在其上铺设檩木,檩木为圆木,直径150毫米左右。木瓦屋面的檩木间距一般为1.5米,石板瓦屋面的间距较小,以不超过60厘米为宜。


  木板瓦形制


  屋面木板瓦一般选用红松等耐腐性能较好的木材,为避免雨水的渗透造成腐蚀,不采用锯材,而是把原木锯成2米左右的长段后,顺木纹方向将其劈成厚约3厘米左右的薄板。由于是顺纹劈开并没有破坏木材的长纤维,雨水可以顺木纹向下排走避免了雨水的存积。在铺装木板瓦片时,为了避免铁钉遇水生锈而造成木板腐蚀,同时也为了便于间隔数年翻动瓦片,一般不采用铁钉固定瓦片,而是采用石头压顶的方法将木板压在屋面上,这就形成了在木瓦屋面上摆放各种石块的景象。


  (2)小木作装饰


  林芝林区建筑装饰较为繁复,装饰构件以木为主,做工精细,多用雕饰和彩绘,常常多种色彩同时使用。重点装饰门窗、阳台、柱廊、檐部等(图7-3-10)。



  2.昌都民居建筑特点


  昌都地区民居建筑的历史十分悠久。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其中卡若遗址的发掘为远古的藏文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卡若遗址中发掘的建筑遗留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几千年前先民们的居住形态,我们甚至可以从中找到今天的擎檐屋、井干式木屋、藏式碉房的雏形。


  清末粮务丁耀奎入藏时所写游记中记载,“有绿营营官驻扎大堡,墙最高,非云梯不登,然非石碉”,“有土著头目筑居高崖,俯视一切,形胜山脉,兼而有之,其余庄堡皆踞山腰,三五成村,零星散布”。在洛隆有“公馆两处,规模宏大,周楼如城,容人数千,且广宽田土”,“硕般多有汉讯官,有蛮营官,有土城,有僧寺,有公馆甚宏敞,楼居三层,周绕房层三百余间,可容万人”。边坝“除喇嘛寺峻守碉墙外,其余公馆衙署民房皆狭揪不值一扫,但喇嘛寺石墙矗立,非云梯不能登,非开花不能冲”。


  这或可为我们了解当时昌都地方的居住形态提供一点线索:


  1)当时昌都夯筑土墙的技术已非常成熟,能建造高大的堡垒性建筑。


  2)当地地势复杂险峻,需选取有利地形建房。


  3)民居常建造于山腰之中,既有组团布局,也有零星散布


  4)民居建筑体量较小,形制较简陋。


  同样,由于昌都部分地区的林业较为发达,有的民居除基础必须采用石材外,几乎所有的房间墙体均采用木材,包括有的屋顶也用木板加盖,成为典型的井干式建筑。


  总体来讲,昌都民居类型可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是木梁柱承重、石墙体不承重的碉房,又称擎檐屋;第二类是墙柱混合承重的土木平顶碉房,常以土筑版墙为承重墙体;第三类是井干式木结构民居。


  (1)擎檐屋


  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昌都卡若”遗址,考古学家已经发掘出与现今擎檐屋非常相似的房屋,不仅外表形式,而且建筑的结构构造、内部交通组织等都与今天的擎檐屋非常接近。


  擎檐屋的特点在于其建筑外围的立柱粗大,直接托住二层屋檐外挑部分,形成主要的承重结构,而墙体不承受除自重之外的其他荷载。这种民居结构在昌都、类乌齐、丁青、察雅一带居多。建造时,先要放好墙线,再挖好地基并垒好地基墙础,然后再立柱架梁,形成类似木头框架的结构,但柱与柱头或梁与梁之间,不用卯接和钉子固定,而是自然相接,然后再用方石砌墙。在昌都的才维一带,不仅平房是柱梁承重,而且二层甚至三层都是如此。一根长柱子不仅要托起二层的大梁,有的长柱子还要托起三层的大梁。内柱则是柱上加柱,不直接拉通。这种在墙外立柱托起大梁的结构,是昌都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西藏其他地方是较为少见的(图7-3-11、图7-3-12)。



  (2)夯土版筑民居


  墙体采用夯土版筑技术,特别是在贡觉三岩带尤为突出。这里的版筑工艺很高,能够建造多层建筑并保证墙体垂直。这也印证了古人对昌都地区夯土墙高超技艺的记载不虚夯土墙体对材料要求较高,首先是黄泥和砂子的配比要合适;其次对土的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施工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特定的打夯工具。一般采用木板作模板,在墙体的两侧夹上墙模,用绳索缚紧后就可以填土,几个人同时夯打。打完一板后(一板大约30厘米左右,即是墙模板高度),再移动模板到合适位置继续夯筑(图7-3-13)。



  夯土墙体较厚,具有很好的热工性能,室内冬暖夏凉。但夯土墙也有其缺点:一是不耐雨水冲刷,在雨水作用下磨损较快;二是墙体容易开裂,所以经常在墙内添加木板或石板等,用作抵抗墙体拉力的“墙筋”,有的也在墙体内添加秸秆、碎石子,但添加后者主要是为了增大墙体的承载能力。


  (3)井干式民居


  井干式木结构是最为古老的居住建筑形式之一,其本质是一种木墙体承重结构,又称木楞房,这种建筑的雏形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卡若遗址。


  根据考古发掘,昌都卡若遗址中的井干式结构的制作大致为:先在四周穴壁上涂抹一层掺石子的草拌泥;然后嵌进木板和原木,空隙间填以小石子等,再用草拌泥填缝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建筑技术(图7-3-14)。



  目前,井干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云南北部、四川南部和西藏东部地带。在藏东主要分布在林区,如昌都地区江达县、贡觉县等。在昌都,人们又称其为“崩康”。得益于榫卯结构的使用及拼接技术的进步,现在的井干式结构更注重美观。将原木一分为二伐成两块,横向平置,圆形向外,平面向内,在转角的交接处将接头做成凹形榫,互相咬接,叠垒架成井字形的建筑,直到所需的高度为止,房梁就直接放在木板墙体承重。内部结构上采用梁柱体系,井干式的木结构作为外部承重与围护部分,窗户则在半原木中间挖洞而成。


  三、藏西及藏北高原湖盆地区民居及其特征


  (一)地域概况


  藏西主要指阿里地区西部地方,即普兰、札达等县,属藏西北半农半牧区。该地气候恶劣,常规的建筑材料如石头、木材等资源严重缺乏。藏北主要包括那曲与阿里北部地区,又称“羌塘”,在藏语中意为“北方广阔的平原”。该区域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以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为界,与藏南河谷地区相衔,总面积占西藏的三分之二。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多为浑圆而平缓的山丘地貌,从丘顶到平地的相对高差往往仅有100~400米,为西藏主要的牧业区。从行政区区划看,属于藏北“羌塘”草原的有:那曲地区的那曲、双湖特别区、申扎、尼玛、安多、班戈、当雄等县;阿里地区的措勤、改则、革吉、日土、噶尔等县;日喀则地区的仲巴等地。


  此区域气候恶劣,海拔高,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由于羌塘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在没有能力去保护和培育草场的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游动、迁移的办法,轮流使用草场,由此产生了草原游牧生活。在随季节不断迁移的游牧过程中,移动的牛毛帐篷是最为适宜的居住方式。


  藏民族本来就是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的,更顿群培在《白史》中说道,现在所有的藏民族之中,牧民的生活方式、语言及传统习俗等方面最接近远古时期的藏民族。《柱间史》记载,“藏王聂赤赞普的颇章,当初未用土石砌筑,而用鹿、虎、豹皮做帐房”;《新唐书》“有城郭庐舍,不肯处,联橇帐以居;其人或随畜牧而不常厥居,贵人处于大毡帐,名为拂庐”。可见帐篷早已成为藏北草原典型的居住方式。


  (二)民居建筑特征


  1.藏西民居


  在历史上,该地区民居建筑发展缓慢,十分简陋。在札达和普兰地区,人们利用当地独特的土林地质条件,创造出最具地方特色的窑洞式生土民居建筑形式,在窑洞式民居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房窑结合式民居;在河谷地带或与周边区域商品贸易较为发达的地段,由于物品资源较多,也有部分土木结构的独院平顶式民居的出现。


  (1)窑洞民居的选址与分布


  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札达县与普兰县境内。其选址都为依山而凿,其一是因为山体土林的土质更适宜挖掘洞穴;其二是山地居高临下,更具防御性,有利安全;其三是高原气候恶劣,冬天严寒多大风,选择山地更有利于躲避寒风,争取更好的日照。


  从现存遗迹的布局看,窑洞民居的分布非常集中,一般是数个或数十个窑洞成组团排列在同一崖面,并且在同一崖面上分层布置,上下层层叠叠集聚成一定的数量规模,窑洞布局也随崖体崖面的曲折而变化,显得错综复杂(图7-3-15)。



  在一个窑洞聚落内部,民居窑洞总是与寺庙和贵族、统治阶层的洞窟相互结合,融为一个整体结构。以大型的古格故城、皮央、东嘎等窑洞群为例,王宫、寺庙洞窟位于最高层,僧人窑洞位于中部位置,而数量最多也最简单的普通民居窑洞则如众星捧月一样位于较低的位置,为上部建筑服务。


  这既凸现王权和宗教特权的至高无上,也图解了整个聚落的防御体系。


  (2)窑洞民居的形制


  从平面看,窑洞有方、圆、长方形多种,以方形平面最多,见方在4米左右,该尺寸与单柱的平顶房屋平面相近。从规模看,有独立单孔窑洞构成一个居室的,也有3~5个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多孔单元。通常的做法是以一个主要窑洞为中心,在其四周开凿子窑、灶台、粮食储藏间及各种用途的壁龛。


  窑洞的剖面均为平拱窑顶,略微起拱,拱脚部位呈圆弧形。净高2~2.5米左右,有单层的窑洞,也有带台阶的两层窑洞。单孔窑洞面积一般在16平方米左右,通常只有一间,平面形式多样,但以正方形为多,尺寸在4米×4米左右。常见在窑洞四周挖掘一些小龛洞以为储藏空间之用。


  双孔窑洞常见为双洞并置,之间相互连通,在各洞周围凿龛洞为储藏间。有的双洞处于不同标高之上,之间以台阶联系,丰富了空间变化。


  2.藏北“羌塘”草原民居建筑特征


  (1)牦牛帐篷形制


  牦牛帐篷便于搬迁、防腐防潮、经久耐用,并且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慢慢地青藏牧民发展并完善出简形、繁形多种帐篷形式。简单的为圆锥形,繁式为梯台形,除此之外,帐篷还分兽皮帐篷、布帐、牛毛帐、夏季帐篷和冬季帐篷等(图7-3-17~图7-3-19)。



  而牛毛帐篷是最为经济、适用的一种类型。帐篷平面形式大致分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多边形,面积从数平方米至数十平方米不等。在居住时间相对较短的牧场,如夏季牧场,人们常采用平面简单的简式帐篷;在停留时间较长的牧场或者有重大活动时则采用繁式帐篷,以获得较大的居住空间。用于大型活动的大帐篷,有数十根柱子,面积逾百平方米,可容百人。


  (2)牦牛帐篷制作


  牛毛帐篷主要由帐体—牦牛毛织成的粗氆氇、木梁柱构架以及用来固定帐篷的绊索组成。牛毛氆氇主要靠手工编织而成,大部分家庭都能制作,基本为黑色和灰白色,以黑色为多。手工织成的氆氇宽约30厘米,先使用毛线缝成较大的几块,然后再缝成帐篷的帐体。虽然牛毛具有防腐、防晒、防潮的功能,但由于高原气候恶劣,顶部部分常年阳光直晒和雨水冲刷,损坏较大,常常需要隔几年便将顶部旧的氆氇逐步向下移位,然后换上新的。帐体内部的梁构架采用硬木制成,帐内中心位置设置柱子,简单的帐篷采用2根柱,繁式帐篷常用6~9根柱不等。在选定的合适地点铺开牛毛氆氇帐体,然后以主梁在中间、次梁和边梁在两边的顺序架立起梁柱,帐体即被撑张开来,然后用木橛将帐体上下缝制的绳索钉牢在地上,并用小木杆顶起绳索,通过绳索的张力维持帐篷的空间形态。在钉木橛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以后使用的朝向、采光、风向等条件调整帐体的方位。帐内中心高度一般为2.2米左右,边围高度1.2米余。大型帐篷中心高度可达3~4米。牛毛帐篷一般设于平地之上,但为了帐房的冬季保暖,有的地方往地面下挖0.5~1米,形成半地穴式帐篷,以利防风和保暖。一般牦牛帐篷上很少装饰,只有少数用一些宗教图案作装饰。


  (3)牦牛帐篷功能


  在帐篷搭建好之后,人们在帐体边缘压上土石用以防风、防虫等,还像处理穴房那样环绕帐篷挖一道小沟,用以防水。由于青藏高原强烈的日照,在炎热的夏日中午,帐内温度很高,人们在帐顶位置专设了一块活动的牛毛氆氇,通过它可以调节帐内温度、湿度,增加采光,加强通风效果。此外,帐内“烧炕连灶”的设计可以保证在寒冷或阴湿的天气下保持帐内恒温,与此同时,牧民把干牛粪或囊装的干羊粪沿帐内沿排布时,它们可以很好地阻隔寒风的侵袭。


  随着纺织技术的提高,大量棉布制的帐篷岀现在藏北牧民的生活中。这种帐篷室内凉爽,外观美观,携带方便,并且裁剪方便。人们常在白色帐篷上用各色布料剪裁拼贴成云朵、花卉、动物、宗教图案等,将其装饰得异常美观。从彩色帐篷中折射出藏北牧民尽管身处恶劣环境,但依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精神追求。


  四、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民居及其特征


  (一)地域概况


  喜马拉雅山脉地段位于西藏南部的我国同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接壤地带,如吉隆南部、樟木、洛扎、错那、墨脱等地。喜马拉雅山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约200~350公里,基本上将西藏高原南侧的东西两端连接起来,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西藏高原南侧不可逾越的自然屏障,由于众多高峰阻隔,把印度洋暖湿气流也阻挡在外,这就造成了整个西藏高原的严寒、干燥的恶劣气候,并且对整个亚洲的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这段山脉往西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寒冷,植被稀少;越往东部海拔越低,气候越温和湿润,森林资源丰富。按地理条件的不同,这段山脉地段还可分为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和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两大部分。


  喜马拉雅山脉北麓主要包括:日喀则地区的吉隆县北部(马拉山脉以北),聂拉木县北部,定结县,岗巴县,亚东北部地区(帕里及帕里以北),康马县;山南地区错那县北部(波拉山口以北),洛扎县西北部等地。这些地方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很少,有的仅为150~300毫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这里植被稀少,木材缺乏,但有较为充足的石材资源,包括花岗岩和页岩。民居建筑形式主要是平顶碉房,注重保暖。


  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主要包括:日喀则地区的吉隆县南部(马拉山脉以南),聂拉木南部的高山峡谷区,亚东南部地区(帕里以南的下司马镇);山南地区的错那南部的峡谷地带(波拉山口以南的勒布一带),洛扎东南部;林芝地区的墨脱县,察隅县。这些地区气候普遍比较湿润,气温较为暖和,全年降水较多,植被生长好,有的地区现有大量的原始森林存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这些地区也多高山峡谷,起伏很大,垂直高差悬殊。交通不便,十分不利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建设。


  (二)民居建筑特征


  1.喜马拉雅南麓西段民居


  该地段一方面降水量较大,多采用坡屋顶以利排水,另外一方面气温仍较低,建筑注重保暖。墙体大部分采用块石砌成厚墙,并且开窗较小,在一层甚至不开窗。山墙也全部砌满到顶,注重屋顶的封闭性,而不像林芝坡屋顶仅仅砌出垛子,留出通风空间(图7-3-20)。



  2.喜马拉雅南麓东段民居


  东段气候温和,在局部地区甚至属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了适应湿热气候,该地域盛行干阑式住宅。建筑多为两层,竹木结构,屋顶覆盖木板、茅草或芭蕉叶。建筑一层做架空层,层高在1.5~2米左右,可堆放农具杂物和少量粮食;二层铺设木地板,以隔绝潮气,是房屋的主要使用空间。处于夏热冬暖气候地带的住宅,不再像南麓西段民居那样需要抵御寒风的厚墙和封闭的屋顶(图7-3-21)。



  第四节实例与遗存


  一、石砌民居


  (一)德林康萨(寺院公房)


  公房主要用来出租给城里的居民,大都是院落式建筑。建筑不分主楼和配楼,整个院落同样高2层或3层,各个房间都较规则,有一柱间、两柱间、一柱半间等多种房间供选择。院落周围的一圈回廊既解决了交通,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交流休息空间。


  在以前,公房由政府或寺院出资修建与维护出租所得的收益上交政府或寺院。不仅出租给无房者居住使用,也把临街商铺出租给商人,形成商住结合的形态。政府公房还提供房间给政府的僧俗官员使用。政府公房由一个称为“索朗列空”的机构进行日常管理,寺院公房则由寺庙委托专人负责公房大多数底层用石墙,二层以上采用土坯砌体,这是拉萨老城区民居常见的建造方式。室内采用阿嘎土,地面和屋面则多采用黄土,规格较低的室内也采用黄土,但由于日常维护不佳,黄土屋面极易渗漏、长草。门窗及室内的木梁架都做得比较简单,远没有贵族的院落那样豪华。


  (二)扎其夏(城市住宅)


  由商人或较富裕的平民建造,由于建造者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远不如地方政府的大贵族和高级僧官,所以私宅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大都是两层的方形建筑,也有在建筑内部设置回廊或天井的,但规模都很小,制作也较粗糙。建筑的结构在一层采用石墙体,二层用土坯砌体,一方面减少自重,另一方面也节约造价。还有更为简陋的私宅,全部采用土坯砖砌筑,多为一层的平房,功能简单,地面和屋顶用黄土铺设。


  (三)格孜夏


  格孜夏位于拉萨老城区小昭寺南侧,处在小昭寺街和一条巷道的交叉口,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城市民居。该建筑规模较小,平面接近方形,在建筑内部设置天井及回廊。建筑共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有面向小昭寺街的3间商铺和供外来人员租用的出租房;在南面临近小巷的一侧设有入口;二层则为房主全家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噶厦政府时期,房主的父辈从康区来到拉萨并修建了此建筑。当时一楼作为马厩,二层作客房,有远道而来的住店客人,便将马拴于一层,客人则到二层的房间休息。


  建筑采用石砌墙体,外面涂刷白石灰浆,除普通的藏式窗户外,并无其他装饰,檐口亦很简单,为单层。楼面原采用阿嘎土夯筑,屋顶用黄土铺设,现已部分改为混凝土材料。二楼围绕天井有一圈回廊,廊柱为传统的木柱,有简单的雕饰和彩绘装饰,栏板为土坯砖砌筑的矮墙,面刷深灰色涂料。二层回廊由于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主要供主人一家在此休息、玩耍,是最具生活气息的场所。佛堂则处在回廊北侧,属于整座建筑中最为重要和最为隐秘的位置。佛堂楼面抬起,比回廊和其他房间均高出约50厘米,这种布局直接反映了宗教信仰在民居日常生活中的崇高地位,图示化了精神空间与世俗空间的序列关系。


  (四)樟木夏尔巴人双坡民居


  在传统夏尔巴民居中,主要以片石砌墙,以木板搭成楼面,屋面木檩子直接支承在石砌山墙上形成双坡屋面;由于气候较为潮湿,建筑不喜封闭,常建造阳台和外廊,形成半室外空间。受加工条件限制,木结构构造较为简单,装饰较少,少有彩绘。楼上空间一般分隔成3间,分作厨房、卧室和储藏室,楼下堆放零星什物或圈养牛羊。室内陈设简朴,厨房设在中间,在房间中间石块搭砌的火坑,是全家的生活中心。室内陈设有酥油桶、铝锅和各种炊具碗杯等,由于室内为木地板,喜席地就食。


  二、窑洞民居


  房窑组合式民居是指在窑洞之外附设平顶房屋,组成前房后洞的形态。根据前侧建筑的不同又分为单层和多层,常见为两层,多为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庭采用。阿里地区夏季较为温暖,夏季月平均气温12.3℃,最高25.7℃,冬夏温差大。房窑组合式民居建筑很注意冬、夏居室的布置。冬居设置在窑洞内,充分利用生土材料的热工优势,注重保温;夏居室设在窑前平顶建筑内。民居中常见敞廊,夏季常作为起居,冬季作为采暖之用,方便活动。


  札达县托林镇托林居委会扎西次仁家的房窑结合式建筑比较独特,是在窑洞建筑顶部加建平顶建筑与回廊,形成一个两层的结构,现已废弃,只作粮食储藏间使用。


  据现年74岁的扎西次仁讲,在以前挖建该类窑洞时,并未采用特别的工艺技术,就是使用一种从印度进口的“多孜”(十字镐)掘土成洞;然后收集牛粪、树枝熏出烟油,利用烟油的黏性,保护土质墙面与屋顶不脱落,地面一般不作处理,只需素土夯实即可。这种土窑,夏凉冬暖,但高度较低,采光不足。在旧社会,大部分人都住窑洞,特别是人口较少的人家,只有那些人口较多,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人家,或者选择不到合适的地方挖掘窑洞时才用土坯盖筑简单的单层住宅。现在由于新农村建设,大部分的窑洞被填埋以便修建新居。


  三、木构民居


  (一)米林南伊沟珞巴族民居


  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珞渝地区和米林墨脱、隆子等县,目前处于我国实际控制区内约3340人,我国珞巴族绝大部分人口还生活在印度非法占领下的广大地区。珞巴意为南方,这符合珞巴族居住于西藏东南部的事实。珞巴族总共20多个不同自称的珞巴族部落,与门巴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形态。他们的居住形态随所处的环境而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讲都属于“干阑式”竹木结构建筑。


  从珞巴族的大量传说以及一些生活习俗和少量文献记载看,珞巴族的祖先曾经过穴居的阶段,此后还曾有过筑巢栖息的历史。珞巴族的建筑择地一般都选择地势高爽、有一定的坡度、接近生产用地和水源之地,因而住宅多建在河溪两岸的半山坡上。村落的布局是以氏族或其支系而聚居的,村庄中心一般设在较宽敞的广场或未婚男女青少年夜宿的长形公房。


  珞巴族民居的建筑结构形式有两类:第一类是服务于整个家族居住的或作为公房的“一”字形长屋,长数间至数十间不等,其称谓也因部落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如崩尼部落称为“南塔”。第二类是适应个体小家庭,能住上一户或两三户的小栋房。


  这些类型的建筑又可分为“干阑式”和“平地式”。


  “千阑式”的公屋,是由离地约两米高的数十根圆木柱做底架,再在底架上搭建而成。它分为3层,底架下层放柴火及作畜圈,中层住人,顶棚上堆放辣椒、工具等杂物。与门巴族的干阑式房屋类似,建筑骨架采用木结构,二层楼板处置横梁,上铺木板;屋顶上搭成人字形屋架,上覆茅草、稻秸、棕叶等物。入口处用小圆木或竹子铺设阳台,以独木梯联系上下。家中男性长者常居于紧靠阳台的第一间房子,第二间用作客房,其余为妻子、子女居住。


  珞巴族民居室内陈设简单。屋子的中心为火塘,火塘上方吊有一个3层的木架。距离火塘最高的那一层一般用木板制成,悬吊在顶棚上,主要用于熏干谷物;距离火塘最近的那一层用来熏烤鱼干和肉类,中间层堆放烤好的肉类或其他食物。火塘灶石上架陶锅或铜锅,旁边放置炊具与各类食具。


  火塘周边是家人睡卧、吃饭的地方,家人围绕火塘按规定的次序就座。一般在地板上铺垫竹席、藤编物或兽皮,晚上靠火塘睡卧取暖,绝大多数部落都是席地而卧。珞渝北部靠近藏区的部分博噶尔部落喜欢睡在用竹子做成的矮床上,床上以兽皮作垫,以氆氇呢长衣或棉毯作铺盖,应该是受到相邻藏族生活起居习惯的影响。居室靠墙处和屋角一般放置生产工具、竹篓竹筐、酒葫芦等物。


  (二)墨脱门巴族民居


  墨脱门巴族民居多为长方形,大门朝东。中间层房屋分正屋和偏房,正屋面积略大,南侧设灶塘,用土石砌成,灶台低矮,弯腰才能操作。夜晚全家在正屋歇宿,客人一般留宿偏房。有的家庭房屋大,在正屋的东南角又隔出一小屋,内设灶塘,作为煮酒的地方,客人多时,家人可宿于此。一般都在室外修有仓房,不与住房连接。仓房方形,约8—10平方米,中有隔断,便于不同品种的粮食存放。仓房由四根木柱支撑,木柱与仓房之间用光滑圆木板相隔,防止老鼠沿木柱爬进仓内。仓房与住房保持一定距离是为了防火,可见粮食对他们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墨脱门巴民居正在发生一些改变:以往在屋顶上常用的茅草、木板已被镀锌铁板所取代,以提高屋面防水性能;原来以竹为结构主材,现在多以木材为主材;原来大门朝向严格向东,现在也有部分朝西,注重方便。



 

本文标题: 西藏古建筑——中国民居建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03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1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