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山西书院的发展及分布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1-26 09:21:46  来源:文史艺苑  作者:鲍慧琴
核心提示: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山西书院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在清代书院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山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我国封建社会的地方教育机构有两个系统,一为官办的府州县学,即称为官学:一为独立于官学之外的书院。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山西书院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在清代书院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山西文化教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一、山西书院的发展及分布


  我国最早的书院,据正史记载,首推唐玄宗于开元六年(718)设置的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改为集贤殿书院。其主要职能是收集、保存古代遗书,编辑、刻印儒家典籍,订正国家典章制度,除此之外还帮助皇帝了解经典史籍。但还不是后来的聚徒讲学的教有组织。到了宋代,书院的性质逐渐发上来变化,从顾问机关变成了讲学、肆业的场所,成为封建教育体系的一个补充部分,并独立于官学之外,带有明显的民办的性质。山西历史上长治县荫城镇的雄山书院,就是在北宋靖康年间创建的。在元代,山西约有书院10余所,蒲州的首阳书院、屯留的藕泽书院、平定的冠山书院、闻喜的董泽书院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明代,山西的书院发展到60余所,包括三立书院(太原)、河东书院(运城)、上党书院(长治)等,都是颇负盛名的。但因为明朝初期重点放在官学上,所以书院逐渐兴起,就到了成化以后,如弘治元年(1488)河津的文清书院、弘治二年(1489)偏关的儋林书院。


秀容书院旧貌


  当时山西所建书院就包括香阳书院。各府、州、县也纷纷仿而效之,创建书院。因而,书院大发展,其数量之多,远过前代。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各地所建书院往往盛兴屡废,难以作出精确统计。据光绪《山西通志》以及有关的府、州、县志的记载,截止光绪年间山西书院有150所,其情况是:太原府18所、汾州府12所、路安府9所、平阳府18所、泽州府9所、蒲州府15所、大同府7所、宁武府5所、朔平府5所、平定州5所、沁州3所、辽州3所、绛州8所,解州15所、霍州7所、代州4所、忻州3所、保德州2所。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书院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是省会太原,一是太原以南的晋南地区。这种分布情况显然反映出太原是山西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区,晋南地区是山西文化发达地区,晋北则相对落后,但比起前代来已有了较快的发展。晋南地区的文化之所以在全省领先,首先是经济条件。河东素称“棉麦之乡”,特别是河东盐池的生产和销售,又带动了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使河东成为全省的经济重心和财高重要来源;其次,河东是三晋文化重要发祥地,源远流长,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尽而带动了书院的建立和发展。


  二、山西书院的特点


  在积极倡导设书院的同时,清政府也采取种种措施,加强对书院的控制。


  在山西150所书院中,乾隆年间建立(包括创建、重建、扩建)的就有55所。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如山西著名的凤鸣书院、河东书院、凤山书院、冠山书院等都是在乾隆建的。在此之前,顺治、康熙、雍正三朝90多年间,只建立书院30所左右。书院的地域分布,反映出地区的文化繁荣程度。太原是山西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区,晋南、晋东南是山西文化发达地区,而晋北则相对落后,这一事实也正好契合了晋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即由南向北扩散、弥漫。



  三、山西书院的历史作用


  书院在宋元时代以至明代,作为一个地区讲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的中心,对繁荣文化、培养人才,曾经作出重要的贡献。即使到清代,绝大多数书院成为儒童参加科举应试的预备场所,但是,仍然不能否定它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所起的作用。书院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人才。诚然,科举制度埋没乃至摧残了大量有学有识的人才。另一方面,那些功名成就的人,他们受过严格的儒家经典数育,旧学根底扎实,继承了传统文化。在他们当中确有不少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的著名学者。乾隆年间,同时肆业于晋阳书院的康基田、康基渊兄弟,以后均成进士。这些进士绝大部分是当时中央和地方从事集团的骨干,参与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的活动,为维持、巩固清政府的统治,促进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清代有不少名师硕儒在书院担任教职,这对提高书院的教学质量,浓厚书院的学习空气,有着重要影响。乾隆三十四年(1769),著名考据学大师戴震,偕同他的高门弟子、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来山西。戴震应聘到汾州府修慕《汾州府志》,段玉裁则应聘主讲奔阳寿川书院。第二年,戴震还应邀到寿阳进行指导。曾任福建巡抚的地理学家徐继(五台县人),罢官归里后,于咸丰、同治年间在平遥超山书院执教10年。清末著名方志学家杨笃(乡宁县人),通训诂,勤于治史,光绪年间担任《山西通志》纂修的同时,兼任令德书院分校,主讲《礼仪》、《说文》等课。“戊戍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闻喜人),于光绪初年亦曾担任崇修书院讲席、令德书院协讲等职。



  书院自古以来就有尊师爱生的传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内在要求。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古代教青成绩斐然的重要因素,而建立书院融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书院教师能以身作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做人与为学的榜样。在教育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它对教育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师生间良好的关系意味着学生在心理上趋向于教师。作为独立的有尊严的学生主体,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在教育不断发展改革的今天,当我们回顾我国古代书院的教育教学方法时,更党得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发掘、整理。并使之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的宝贵财富。


 
标签: 山西书院

本文标题: ​论清代山西书院的发展及分布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09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