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到处都能看到龙的踪影。中国古人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经过历代文人和工匠们的创造,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式样。并逐步运用到古代建筑上。
龙吻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等级和造型特征的部位。匠人们在解决加固、密封、防水等问题的同时,还在上面装饰吉祥小兽增强艺术性,使之简单的实用功能逐渐延伸出形式多样的屋脊瑞兽装饰,梁思成先生曾对此评价过,“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古代中国建筑正脊两端的龙吻,过去又称为“鸱吻”。它的演变过程大体为鸱尾—鸱吻—龙吻/螭吻。龙吻不但是一种重要的装饰物,而且由于它衔接了殿顶正脊于垂脊之间的重要关节,从而起到了使殿顶更加封闭、牢固、防止雨水渗入之作用。
▲琉璃瓦龙吻
龙吻表面饰龙纹鳞甲,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张口吞住正脊,脊上插有一柄宝剑。相传,这是怕龙吻擅离职守逃回大海,因而把它死死地锁在屋脊上,使其不能腾飞。最大的龙吻位于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
龙柱
龙柱,又称蟠龙柱,象征着未升天的龙,所以盘旋在柱子上。
龙柱是古代建筑构件之一,亦有装饰效果,龙柱随时代演变而有不同,早期龙柱柱径小、雕功朴拙,年代越近的龙柱越大、雕饰越复杂。
▲太原晋祠圣母殿
太原晋祠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堂梁架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唯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
青龙纹瓦
瓦当又称“瓦头”,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用于装饰美化和保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
汉代时,四神瓦当盛极一时,在皇家建筑中青龙纹瓦当与白虎、朱雀、玄武瓦当组成四神纹瓦当,分施于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阁之上。
▲汉·青龙纹瓦当
金龙和玺彩画
彩画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所用,后来才逐渐突出其装饰性,宋代起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和玺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画面中象征皇权的龙凤纹样占据主导地位,构图严谨,图案复杂,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十分壮丽。
和玺彩画主要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内廷中帝后居住的等级较高的宫殿,如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等宫殿多采用“金龙和玺彩画”;交泰殿、慈宁宫等处则采用“龙凤和玺彩画”;而太和殿前的弘义阁、体仁阁等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则是“龙草和玺彩画”。
其中“金龙和玺彩画”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以表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意思。
▲金龙和玺彩画
九龙壁
九龙壁属于影壁的一种。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物大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由“隐避”演变而成,门内为“隐”、门外为“避”,以后就惯称影壁。中国的龙壁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九龙壁等多种形式。这几种形式以九龙壁最为尊贵,常见于皇帝、王后以及王公的宫殿正门。
▲山西大同九龙壁
山西大同市内,有一座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长达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上雕有九条七彩云龙,有的拨风弄雨,有的腾云欲飞,栩栩如生,各具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