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戏台——建筑经典绽奇葩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3-20 09:20:25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苏州是昆曲、苏剧和评弹的发祥地。如今,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是昆曲、苏剧和评弹的发祥地。如今,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以来,上至官府机构和富室,下至普通人家,“拍曲听戏”蔚然成风。一些官宦府第和家境殷实的富户,还在家中建造戏台戏楼,蓄养歌伎并延请名师教习。


  同时,不少会馆公所,以及古镇乃至乡村,都设置规模不等的戏台戏楼,逢年过节聘请戏班子前来演戏。如今,为数不多保存至今的古戏台,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同时,一些景区景点也辟建别具一格的仿古戏台,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悠悠古戏台,建筑经典绽奇葩。



  典雅的建筑结构


  戏台又称戏楼。古宅内的戏台建筑,有专用和非专用两种。非专用的戏台,可以利用现成的厅堂等建筑。


  古宅内的专用戏台,一般分为上下两层,平面呈“凸”字形。中间向前突出部分为戏台,两侧缩进部分为厢房。戏台屋檐为硬山式或歇山式,飞檐翘角。檐下牌科浮雕花卉图案。两侧厢房各有楼梯通向上层戏台。戏台正中突出部分,为前台演戏场地。后台为演员等候上场的“候演区”。两侧耳房为演员化妆和休息区。戏台的前后台之间,以一堵屏门隔开。屏门正中是一扇月洞门。两侧边门让演员进出,分别额“入相”和“出将”。


  前台略呈长方形,三面围以木栏。两侧立柱上端,雕刻精美的垂莲柱,左右相映成趣。前台的顶上,往往有一座精美的天棚,配置八角形或鸡笼形的藻井。雕刻精美、色彩艳丽的藻井,不但具有装饰作用和审美价值,还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



  全晋会馆古戏台


  全晋会馆原在山塘街的半塘桥畔,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于中张家巷14号。现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全晋会馆,已辟为中国昆曲艺术博物馆。


  戏台是全晋会馆建筑群中的经典。每年皇帝诞辰、国家大庆之日,农历正月半,或者同行经商财源丰厚时,会馆都要在戏台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坐北朝南的戏台,上下两层。底层为仪门和东西两侧庑廊。楼层由“伸出式”的戏台、五开间的后台,以及左右各纵联五间的厢楼组合而成。戏台底层金砖铺地,中间设置一座昆曲“曲圣”魏良辅根雕立像,浑然天成。背景为事迹介绍。仪门两侧墙壁上,悬挂木雕昆曲戏文故事,如“郭子仪拜寿”等。仪门北面两侧设置砖细门宕,西面额“迎仙乐”,东面额“集贤宾”。从两侧门宕可通往戏台。


  戏台面阔6.55米,进深6.24米,高2.7米,脊高约10米。三面围以“吴王靠”,面积约36平方米。歇山式的台顶,覆盖黑色筒瓦,龙吻脊,飞檐翘角。檐口额枋饰浮雕,上有双凤对翔、二龙戏珠。金狮倒垂台柱,蝙蝠静伏裙壁;牡丹怒放,彩凤翩飞。拾级登台,可见台顶红底镶黑的鸡笼形藻井。



  藻井直径约3米,深2米,由630个木雕构件,组成旋转状放射纹饰。具体为:18条324只黑色浅雕蝙蝠,18条306朵金色圆雕云朵。它们盘旋而上,汇聚在顶端中央的铜镜上。


  如此独特的造型结构,与四方形的戏台上下对照呼应,构成天圆地方、天动地静、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意境。更奇妙的是:当台上发出的声音聚拢在藻井中时,会反弹折射到剧场的各个方位,产生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


  1986年秋天,日本艺术学部剧场史专家松原刚教授访问中国时,特意前来苏州,参观考察全晋会馆古戏台,对古戏台给予高度评价。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也曾在此观戏。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戏台,是苏州现存古戏台中最精美的一座。


  戏台的后部,是专供演员化妆和候场的后台。两侧与之直角连接的,是长达21米的包厢式观剧庑廊,又称耳楼或厢楼。庑廊东西各一条,上下各两层。上层设女宾席,为晋商女眷观戏专座。


  如今,庑廊内设置观戏的状元桌和椅子。壁间布置有关昆曲的资料图片。此外,由两侧庑廊和戏台围合成的一方空地,也可作为露天场地观戏。



  在东北街204号的忠王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一座知者不多的八旗奉直会馆。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系清代“奉天”和“直隶”两地的满族官员所建。与其他外商在苏州建立会馆不同,该会馆是一个带有浓厚官商色彩、亦官亦商的专设机构。会馆除了为奉天和直隶来苏州的官员和官商提供“叙乡情”的场所,还为他们在苏州期间执行公务、观光旅游提供旅游咨询和安排食宿。


  如此性质的会馆,在当时的苏州会馆中堪称独一无二,值得后人仔细研究。


  会馆创始人张之万,字子青,直隶南皮人。同治十年(1871年),张之万任江苏巡抚。于是,他在当时拙政园(现忠王府)所属的吴园,花银元三千两购买吴园,辟为八旗奉直会馆。园的住宅部分为会馆办事和住宿场所,花园部分为游憩之地。会馆的住宅部分,主要在今忠王府的东路。由南至北,依次排列紫藤园、卧虬堂、戏台和四合院。


  戏台原来并不存在,会馆为满足族人聚会看戏之需,利用四合院南部的庭园增设。金砖铺地的戏厅,高大宽敞,气宇轩昂。厅的北侧正中,是一座典雅的木构戏台。戏台呈方形,台高齐腰,三面围以护栏。台的上方以丝绸作幔,丝须飘垂。雕镂精细的银杏木屏门,将戏台分隔为前台和后台。


  屏门上开设三扇门宕。两侧的长方形门宕上,分别额以“出将”和“入相”。中间的月洞门上方,悬挂一块黑底金字匾,额“普天同庆”。前台两侧的圆柱上,悬挂一副抱柱联:“冀北人文风云龙虎;江南春色歌舞楼台”。冀北,泛指满人居住的北方地区。戏台的前面为观众席,设置传统的状元桌和明式座椅。两侧山墙下,置放一排玻璃橱。橱内陈列戏具用品,有戏衣、戏帽、头面、戏靴等。


  潮州会馆在阊门外上塘街278号,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潮州会馆由苏州市第五中学校保护管理并使用。潮州会馆历史悠久,


  明末初建于金陵(南京),由广东潮州管辖的海阳、澄海、潮阳、饶平、惠来、普宁、揭阳七邑的潮商集资兴建。清初,会馆搬迁至苏州阊门外北濠弄。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又迁至阊门外上塘街。潮州商人长期出门在外,特别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因此,会馆内专门辟建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逢年过节,常常延请戏班前来演出潮州地方戏。同时,他们也喜欢自演自唱潮州音乐。主要有:以佛场主要法器,伴以唢呐、横笛领奏的庙堂音乐;以笙、箫、管、笛为主要乐器的笛套音乐;以潮州锣鼓伴以唢呐领奏的潮州锣鼓乐。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弘历南巡至苏州。潮州会馆有幸迎驾皇帝,延请戏班子前来献演:“恭届銮辂重临,敬设歌台灯彩,众商踊跃相将,输诚欢庆。”


  2002年,市政府拨款六十余万元,对包括戏台在内的潮州会馆进行维修。如今,潮州会馆戏台已经原汁原味修复。整座戏台,分为上下两层,平面呈“凸”字形。中间向前突出部分为戏台,两侧缩进为厢楼。厢楼山墙为硬山式,塑哺鸡脊。檐下设斗拱,设置木构半窗。戏台山墙为歇山式,塑龙吻脊。朝南屋檐两端翘起两支飞檐。檐下科牌浮雕花卉图案。戏台底层以砖细贴面勒脚,上承木构半窗。入门为一条檐廊。檐下设一排落地长窗,共十二扇。长窗裙板上,雕刻精美的花卉图和花鸟图,有“喜鹊登梅”、“凤穿牡丹”等。入内,金砖铺地。


  粗大的圆柱下,用花岗岩石础承托。横梁浮雕花卉图案。两侧厢房配置砖细门宕。左厢房内,陈列学生制作的工艺品,有精美的剪纸。右厢房内,放置锣鼓等乐器,供师生表演文艺节目时使用。两侧厢房各有楼梯通向上层戏台。戏台正中朝南突出部分,为前台演戏场地,面积约六平方米。北面为后台三间,面阔15米,进深4米。中间是通道,两侧耳房供演员化妆和休息。戏台的前后台之间,以一堵屏门隔开。屏门正中是一扇月洞门。门的四角,各雕一只蝙蝠。两侧边门供演员进出,分别额“入相”和“出将”。门楣上方透雕“凤穿牡丹”图。前台略呈长方形,三面围以木栏。朝南两侧立柱上端,雕刻伸出的龙头,栩栩如生。精美的垂莲柱,左右相映成趣。前台的顶上,是一座精美的八角形藻井。藻井自下而上,呈梯形逐层收缩。正中为一个圆形“团龙”造型雕塑,直径约一米。图案色彩采用著名的苏式彩绘,颜色有金、蓝、黄等。色泽鲜明,仍为三百年前的原色。藻井八面,每面七层斗拱上,共雕刻102只龙头,令人叹为观止。这座精美的藻井,充分体现了潮州木雕和彩绘的特色,其规模仅次于全晋会馆的戏台藻井。



  相城区北桥镇(现北桥街道),是苏州著名的“戏曲之乡”。旧时,北桥有大大小小的戏台六座。其中,有一座建于清代晚期的城隍庙古戏台。解放后,古戏台先后沦为粮仓和钢材仓库。2012年,年久失修的古戏台修复一新,重新焕发了美轮美奂的英姿。如今,保存至今的古戏台,已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古戏台坐南朝北,与城隍庙大殿隔庭院相对,两侧为看戏的厢楼。石板铺地的庭院,为露天看戏场地。如此,形成一个“四合院”式的独立空间。飞檐翘角的古戏台,向前伸出呈“凸”字形,面阔三间,上下两层。底层金砖铺地,配置落地长窗,摆放各类道具。西侧设置楼梯,连通二楼的戏台。


  戏台屋檐为歇山式,塑鱼龙脊。檐下设置斗拱和挂落,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艳丽的彩绘,十分醒目。古色古香的圆光罩屏门,将戏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后台为演员使用的化妆间。前台为演戏的场地。屏门题额“古韵今风”。两侧边门分别题为“出将”和“入相”。前台三面敞开,设置低矮的围栏。天棚上悬挂四只精美的花篮柱。中央的藻井呈圆拱形,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前台两侧柱上,悬挂一副对联:“三日绕梁吴歈惊月殿;七弦流水翠袖舞人间”。戏台两侧的厢楼,底层均设置木构楼梯,为看戏的“包厢”。


  北桥的古戏台属于民间戏台,是一个“社戏”舞台,更具有为民服务的亲和力。如今,每逢农历的初一和十五,以及其它节假日,北桥的各个民间文艺团体就纷纷前来古戏台,演出戏曲、音乐、舞蹈等文艺节目,让广大百姓欣赏。


 
标签: 苏州古戏台

本文标题: 苏州古戏台——建筑经典绽奇葩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21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