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禁城古建筑中的儒家文化思想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3-22 09:54:41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紫禁城是明清皇帝执政、生活的场所,城内的建筑不仅仅在形制和构造上表现出皇家气派,而且其命名亦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其典型代表之一,即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紫禁城是明清皇帝执政、生活的场所,城内的建筑不仅仅在形制和构造上表现出皇家气派,而且其命名亦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其典型代表之一,即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可谓极其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之一,自汉代以来一直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且长期一统我国古代社会思想领域,对帝王治理国家、维护政权统治起到较为明显的辅助作用。


  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以“内圣外王”思想为核心,追求德行的完善和人的道德价值实现,主张“义以为上”的道德取向,重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适宜性和协调性,是封建皇权发展而成基础理论和思想。下面以紫禁城古建筑命名为例,对其中体现的和谐思想进行探讨。



  一、“内圣外王”思想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最早见于战国思想家庄子所著《庄子·天下篇》。书中载有:“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圣人和王者都有着共同的来源,这个来源就是“道”。书中又有:“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内圣外王的道法,是高尚品格和政治抱负的结合,表现得低调含蓄,天下人追求之,见仁见智。这种“内圣外王”思想后来就逐渐成为儒家思想所追寻的崇高境界。其中,“内圣”指的是品德修养达到圣人的境界,“外王”是指具有强大的执政能力,可执行王道。《论语·宪问》里也提到“修己以安百姓”。


  其中,“修己”就是“内圣”的体现,而“安百姓”则是“外王”的体现。“内圣”、“外王”相辅相成,为对立统一关系。“内圣”是“外王”的必备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外王”是基于“内圣”而展现出来的合理化结果。


  “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表明:在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基础上,才会有能力治理好国家,实现国泰民安的功业。紫禁城部分古建筑的命名,充分体现了“内圣外王”的和谐思想。


  1、“内圣”思想。紫禁城部分古建筑的命名,体现了“内圣”的思想。如养心殿为清雍正及以后皇帝的寝宫,其位置在紫禁城的西北部(乾清宫的西侧)。“养心殿”之“养心”源于“养心莫善于寡欲”(见《孟子》《尽心章句下》),其含义为:控制欲望的做法,是修心养性的至高境界。


  养心殿院落内的西暖阁,有一个面积不足五平方米的空间——三希堂。三希堂曾是乾隆皇帝的书房。建筑匾额上的文字“三希堂”,“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源于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所著《通书·志学》,意思是:士人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通过进一步努力成为圣人,圣人还希望通过努力成为知天之人。乾隆帝希望通过“三希”的命名,来鼓励自己不断进取,达到“内圣”境界。乾清宫西侧有一体量较小的宫殿,名为弘德殿,曾经是清代皇帝读书、办理政务的场所。


  “弘德”一词中,“弘”源自儒家经典《尔雅》中“弘,大也”;“德”则源于赵国思想家荀子的《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弘德”的含义,即“弘扬高尚品德”。弘德殿前抱厦挂有“奉三无私”的匾额,后室挂有“太古心殿”的匾额,后东室挂有“怀永图”的匾额。


  这些匾额的命名,都是皇帝修信养性,不断自我提高的理念体现。还有如位于乾清宫西侧的懋勤殿,曾经是明清皇帝理政和读书的场所,其建筑命名“懋勤”。“懋”为勤奋努力之意,“懋勤”即不断努力,勤勉理政。紫禁城内上述建筑的命名,体现了皇帝“内圣”的思想,亦是儒家思想文化在紫禁城建筑中的体现方式之一。


  2、“外王”思想。对于紫禁城帝王而言,“外王”思想主要反映了皇帝的治国理念。部分紫禁城的古建筑命名,体现了“外王”思想,如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命名,“太和殿”、“保和殿”的名字源于儒家经典《周易》中的“保和大和乃利贞”。


  其中,“大”表示“太”的意思,“太和”寓意宇宙间万事万物和谐而统一。“保和”是意思就是神志专一,以保持万物和谐。中和殿之“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勉励皇帝办事不偏不倚,遵守中庸之道,这样天下万事万物才能兴旺发达。又如内廷后三宫的建筑命名,“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的名字均源于《周易》。


  《周易·乾》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句话的意思是,宏大的乾元(天)之气是万物生长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这种动力不断贯穿于上天运行的道法中。《周易·坤》有:“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伟大的坤元(地)之气,大地上万物生灵得到了滋润生长,这就是对上天表达出来意愿的呼应。


  《周易·泰》有:“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气相交,双向互动,这有利于万事万物的发展;君王往往利用这种规律来裁定执政法规,来管理天下百姓,以达到国泰民安。可以看出,不论是前朝三大殿还是内廷后三宫的建筑命名,都体现了明清帝王的“外王”思想,即和谐、顺应自然规律。



  二、“天人合一”思想


  所谓“天人合一”,我国古代哲学普遍认为,“天”可指最高主宰,也可指广大自然,还可指最高原理;“合一”则是指对立的双方彼此有密切相连不可分离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即建立人与天的和谐关系。


  儒家经典《周易·系辞》里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三才之道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周易》本书,含有天、地、人的道理,三者兼合,就会出六爻的卦。六爻没有其他用途,就是体现这三种本质的方法。“天人合一”说明了宇宙中“天、地、人”为一体的和谐思想。


  紫禁城古建筑命名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紫禁城”这个名字的来源与“天人合一”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古代,皇帝被称为“天子”,皇帝的居所亦被称为“天子的宫殿”。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广雅》有:“天宫谓之紫宫”。唐《晋书》有:“紫微垣十五星,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所居”。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为群星所环绕。古人认为,紫微星为天帝居所,其对应于地上的位置,即为皇帝的执政及生活居所,故谓“紫禁城”。


  又如乾清宫东庑(配房)的正中大门为日精门,象征太阳;其西庑正中大门的名字为月华门,象征月亮;日精门和月华门命名,象征紫禁城的地位能够与日月争辉。再如紫禁城东六宫之承乾宫,“承乾”即“顺承天意”之意;东六宫之景阳宫,“景阳”即“景仰光明”之意;西六宫之太极殿,“太极”即宇宙最原始的混沌状态,寓意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上述建筑的命名,与天体或自然运行规律密切相关,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阴阳协调”思想


  “阴阳”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和谐理念的体现,即万事万物均为对立统一关系,并形成物质世界的运动,如《周易·系辞》里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等。


  易知,“阴阳”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的规律或者法则,整个宇宙世界是在“阴”、“阳”两种相反的力量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运动、变化、更新的。关于“阴阳”的具体内容,文献认为可包括阴阳两种元气,也可是明暗、向背、刚柔、虚实、正反、动静、上下、凸凹等不同的物性,还可是天地、日月、男女等不同的事物。


  一般而言,“阳”表示阳光或者任何与阳光相连的事物,如主动、明亮、男性、日、热、坚硬等;“阴”则表示没有阳光的阴暗或与阴暗相关的事物,如被动、黑暗、女性、夜、冷、柔软等;二者构成了相互补充的符号。紫禁城的部分古建筑,其命名巧妙地实现了“阴阳协调”思想。如位于紫禁城东边的建筑,如:内左门、万春亭(位于御花园东侧)、文华殿(位于外朝东路)、承乾宫(位于内廷东路),龙光门(位于乾清宫东侧),日精门(位于乾清宫东南侧)等,建筑的命名具有“阳”的特点。


  与之相对比,紫禁城西边的建筑,其命名分别为:内右门(位于乾清门之西)、千秋亭(位于御花园西侧)、武英殿(位于外朝西路)、翊坤宫(位于内廷西路),凤彩门(位于乾清宫西侧),月华门(位于乾清宫西南侧)等,其命名与“阴”密切相关。其中,“左”为阳,“右”为阴;“春”为阳,“秋”为阴;“万”为阳,“千”为阴;“文”为阳(“文”表示春),“武”为阴(“武”表示秋),“乾”为阳,“坤”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龙”为阳;“凤”为阴。这种“阴阳协调”思想,亦是紫禁城建筑命名哲学意境体现。



  四、“崇九”思想


  古人认为,“九”是一个不同一般的数字,充满神秘之感,因为它是由龙形(或蛇形)图腾演化而来的数字,具有“神圣”的寓意。“九”是阳数的极数,也就是单数中最大的数。医经著作《素问》中有:“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这里“九”寓意“极限”。


  “九”在我国古代文化还有“大”之意,如我国亦称“九州”、天高亦称“九天”、深渊亦称“九泉”等。同时,“九”还代表数目之多。如民间传言紫禁城古建筑的房屋间数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古建术语中,4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为一间房,故宫实际现存房屋9371间),可反映紫禁城古建筑数量众多。紫禁城部分古建筑的命名,亦通过数字“九”来体现其重要性和显著地位。可以认为,数字“九”是古代帝王“崇天”思想与社稷江山宏大思想的统一,这也是一种和谐。


  如紫禁城乾清门东侧设有“九卿朝房”,为清代较为高级的官员等待皇帝接见、召见的地方。“九卿”一词始于秦汉,泛指级别较高的多种官员,清代的九卿主要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的主管官等。又如紫禁城宁寿宫花园(今珍宝馆)入口五十米处有一座东西向的影壁,其名称为“九龙壁”。


  九龙壁的壁芯雕刻有九条龙,中间为“正龙”,寓意皇帝;正龙两边各有四条“升龙”或“降龙”,寓意八旗官员。此处“九”寓意“极限”。另九龙壁的屋顶有五条龙,“五”与“九”组合,寓意帝王具有“九五至尊”的地位。


  五、“三纲五常”思想


  “三纲五常”思想为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在这里处理君臣、夫妻、父子关系的准则即为“三纲”。其中,“君为臣纲”在“三纲”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将皇权神圣化并宣扬绝对忠于君主的思想。


  “父为子纲”要求子女服从父母,是宣扬封建社会孝道的体现;“夫为妻纲”则认为丈夫是妻子的准则,是封建家庭伦理关系的反映。此外,董仲舒还认为“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之《天人三策》)。从取其精华、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角度讲,仁、义、礼、智、信包含和谐的“五常”理念。


  其中,“仁”即人道,“义”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礼”即行事有据、恪守准则,“智”即明辨是非、知识丰富,“信”即诚信不移、诚实专一。紫禁城部分建筑的命名,也蕴含这种“三纲五常”的思想。


  如紫禁城东区宁寿宫花园内的皇极殿,其命名寓意皇帝是天下地位最高的统治者,体现了“君为臣纲”的思想。紫禁城内廷区域的东西六宫有“百子门”、“千婴门”、“蠡斯门”、“麟趾门”;其中,“蠡斯”一词源于《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麟趾”一词出自《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蠢斯指蝗虫,喻多子之意;麟趾指麒麟,喻子孙繁盛之意。上述4座建筑的命名,蕴含着“夫为妻纲”的伦理思想。


  又如位于紫禁城西区的慈宁宫,是皇太后安度晚年的场所。”慈”字,《说文解字》中有:“愛也。从心兹聲。疾之切”。“宁”字,《说文解字》中有:“安也。从宀,心在皿上。人之飲食器,所以安人。奴丁切”。紫禁城中慈宁宫的命名,“慈”寓意皇帝对皇太后的尊敬,“宁”寓意平静安宁的生活,这是一种孝道思想的体现。历史上,明万历皇帝母亲慈圣皇太后、清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清乾隆皇帝的母亲崇庆皇太后均在慈宁宫居住过,且乾隆皇帝以“孝”出名,尊母亲为天下圣母,在其母六旬、七旬、八旬大寿时,均加上徽号,命八方来朝,举国欢庆,乾隆亲率皇子、皇孙彩衣起舞。慈宁宫的命名,是古代“孝道”体现,亦为儒家“父为子纲”思想的反映。


  再如紫禁城里面有很多建筑,其命名含有“敬”字。“敬”的偏旁“苟”、“攵”均含有自我反省、自我告诫之意。“敬”在人伦关系中表明的是一种态度,即恭谦有礼;在为人处事中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品质,即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紫禁城部分建筑的命名,亦带有这种礼制思想。如位于建福宫建筑区的敬胜斋,“敬胜”寓意勤勉不怠;位于武英殿建筑区的敬思殿,“敬思”寓意慎重的思考;位于重华宫建筑区的崇敬殿,“崇敬”寓意崇尚恭敬的礼节等。上述建筑的命名亦为儒家“三纲五常”思想的体现。


  紫禁城古建筑的命名体现了较为浓厚的儒家文化,而这些文化的精髓中又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如内圣外王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阴阳协调思想、崇九思想、三纲五常思想等。这些思想是不仅是皇帝用于修心养性、公正合理执政以利于国泰民安的重要依据,亦体现了我国古代礼制社会的思想文化特征。


 
标签: 紫禁城 古建筑

本文标题: 浅谈紫禁城古建筑中的儒家文化思想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216.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