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家谱,如何处理正史和家谱相矛盾的历史人物?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4-17 15:05:52  来源:《浙江家谱文化》  作者:黄德华
核心提示:盛世是续修家谱的黄金时期,华夏大地上,再次进入了续修家谱的高潮。这次续修家谱与以往不同的是,借助高科技,比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可以搜索到很多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最难处理的是那些矛盾的信息,特别是家族先辈中的历史人物的矛盾信息。

——以伯益是嬴姓黄氏始祖探究为例


  盛世是续修家谱的黄金时期,华夏大地上,再次进入了续修家谱的高潮。这次续修家谱与以往不同的是,借助高科技,比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可以搜索到很多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最难处理的是那些矛盾的信息,特别是家族先辈中的历史人物的矛盾信息。比如嬴姓黄氏伯益,所有官方正史,都说他是嬴姓黄氏的始祖,不少的知名学者的著作中,也说他是嬴姓黄氏始祖;可浙皖赣一带的家谱,却说陆终是嬴姓黄氏始祖。陆终是历史文献人物,《史记》等部分正史,也提到他,他是周朝楚国的祖先,但以《史记》为代表的官史都没有谈及到他和嬴姓黄氏的关系。不少人认为家谱不会有错,说是祖先传下来的不能改动,还有的说是南宋大儒家朱熹不会搞错,他写的谱序不可能有错。有的说,南宋郑樵的《通志》里有记载。有的还拿《路史·注释》里有记载为证据。遇到这种情况,如何科学严谨地决策选择才对得起祖先和子孙后代呢?


  本人虽然是理科生,但自懂事起,就喜欢听祖父等大人讲述家族的历史故事,比如伯益凿井、佐禹治水、大廉建国、飞廉忠国、黄歇救楚、香公温席、山谷读书、黔让然补、桂公尽孝等。我读武汉大学化学本科期间,在武大图书馆,阅读了很多文史类的书籍,如《山海经》《左传》《尚书》等,也清晰地知道,尧舜时期的伯益是为黄氏大始祖。2013年7月,我在翰溪拆旧建新,把父母的双井黄宅旧居,建造成同心自强楼。半年多的监工时间里,事余翻阅了《翰溪黄氏宗谱》N遍,家谱里也记载,嬴姓黄氏远祖为伯益。伯益者,舜禹时期的圣贤也,“谦受益满招损”的首提者也,《山海经》的第二个作者也。


  2018年5月,在德刚族兄的推荐下,和祖居地修水双井黄氏理事会取得了联系,他们正在编写《双井世家》巨著,于是加入了不少黄氏宗亲群。在事余,刷微信,看到了更多的黄氏谱(家谱、族谱、宗谱等),学习了很多家谱文章,对黄氏家族史料有了更多的浏览。在2019年,却看到了有些黄氏家谱和黄氏著作,在溯源的时候,避开伯益,说什么“陆终”、“南陆公”是黄氏大始祖。还有把伯益,说成是陆终;把伯益的次子若木,说成陆终的次子惠连,又名南陆公。于是本人在事余,跨越了1年多,主编了《修水双井翰溪黄氏廷元公支谱》,也对这个问题,查阅了所有我能查到的资料,本着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现把研究情况归纳成文,欢迎批评指正。



  华夏民族之姓氏,实属阴阳习俗。姓氏文化,即阴阳文化。古人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女为阴,男为阳。远古时期,母系社会,女的有姓,姓者,女之生也。为女性专用,是女性祖先的上溯,女人生女人,明确母亲、祖母、曾祖母等的血缘关系。远古八姓,均为女字旁或底。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姬、姜、姒、嬴、妘、妫、姚、妊。后演变成八大女性(母系)部落的图腾或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称,上古八姓,即上古八大女性(母系)部落。同一个姓是代表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的部落符号,即一个母系部落名下的女性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随着父系部落的崛起,男性部落除了继续用母姓之外,为了兄弟部落之间的区别,开始用氏,部落发展为国家,国以氏为号。氏,是男性儿孙的承接,是男人的下承。氏的创生,让男人知道了儿子、孙子、曾孙等未来血缘关系。司马迁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他们均姓姬,姬者,上古八姓之一,母系社会之姓也。一般来说,是黄帝的母亲(姬附宝)的姓。舜帝的国号为虞,禹帝的国号为夏。随着人口的兴旺,在姓、氏之后,出现了名字。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氏)名。比如:嬴黄德华,嬴是笔者的姓,黄是笔者的氏,德华是笔者的名字。在母系部落和父系部落转换之际,放在第一个字的姓,来自其母亲或其所在部落,一生不会变化,而氏来自父亲所在的部落,它会随着封邑(国)、官职等的改变以及赐氏而改变。比如少昊帝,他的父亲是黄帝(姬姓),他的母亲嬴姓,其父黄帝先赐他为青阳氏,后赐他为金天氏,故少昊的姓氏先为嬴姓青阳氏,后为嬴姓金天氏。少昊的子孙,一部分把青阳氏作为自己的氏,另一部分把金天氏作为自己的氏(部落名称或国名),还有的会因获得新的赐氏或封邑所用新的氏。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比如,伯益的长子大廉,为嬴姓黄氏,而其次子若木,为嬴姓徐氏。姓者,统其母系之所自出;氏者,别其父或己之所自分。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里的姓,实际是氏。这是用西汉的语言,写述黄帝时期的事情所致。黄帝是姬姓,轩辕氏,号有熊。黄帝以后,姓和氏的运用,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比较混乱。夏朝国君是姒姓,远古的八姓之一。商朝以氏为尊,约去其姓,以子氏为尊。也许他们发现对其商帝室而言,氏是不变的,而每代男丁的母亲(姓)是不一样。周朝以姓为尊,氏为其次。周朝国君继承黄帝的姬姓,宣示他们是黄帝的直裔,周王(天子)有姓没有氏。诸侯国,有姓也有氏,比如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是嬴姓赵氏。诸侯卿大夫之妻,姓放在后面,第一个字是丈夫的氏或父亲的氏或出生所在的国或排行,比如赵衰之妻赵姬,属于丈夫的氏(赵)+父亲(重耳)的姓(姬)。秦国秦景公的大女儿的孟嬴,晋文公的夫人齐姜,齐国的宗室女,父亲为姜姓。诸侯以下的百姓,有氏无姓;奴隶,无姓无氏。比如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他是嬴姓,李是其氏;赵国的廉颇,他是嬴姓,廉是其氏。秦汉以来,无论男女,姓氏合为一体。姓氏二字变成了单字,嬴黄,变成了黄或嬴。


  涉及到黄氏的史料,除了家谱,公开的有:考古文物、考古文章、官方史料(得到史学家的认可)、个人著作、个人备注、个人文章。官方史料,如中华24史、资治通鉴等。个人著作,如《潜夫论》。这些史料的权威性,其可靠性由高到低,依次是考古文物>考古著作>考古文章>官方史料>名人著作>名人注释>名人文章>名人谱序>自家谱序。对于书籍而言,其可靠性和权威性,依次是原书版>编辑版>注释版。这三者是有很大的区别,但在民间,很多人,以注释版代替原书版,明明某个观点,出自注释版,却把它写成原书版。比如《孙子兵法曹操注》曰,写成《孙子兵法》曰。这种做法,要不得,是不负责任的,不是科学做法,没有实事求是,属于张冠李戴,遗毒极深,误人子弟,侮辱先人。



  一、考古证明黄国为嬴姓。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商王卜辞,有“黄奭、黄尹”等和黄字关联的内容,说明,殷商时期,作为方国的黄国、黄族人和商王朝关系密切。考古文物,在潢川一带的,都证实了古黄国,国君为黄氏。如春秋时期的“叔单鼎”青铜器,其铭文有一段:唯黄孙子傒君叔单自作鼎。“黄太子伯克盆”青铜器,其铭文有一段:黄大(太)子白(伯)克乍其盆。1972年随县熊家老湾出土的随国器群中有一件鼎铭作“黄季作季嬴宝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享”。这是嫁到随国来的黄国女子的器物,这表明,黄国是嬴姓。季嬴,是黄国国君的第四个女儿,符合春秋战国时期,记载国君女儿姓名的规则。其他考古文物,就不一一列举,目前所有的考古文物,都证实了古黄国是嬴姓黄氏。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黄氏追溯远古时期的祖先非常关键。


  涉及楚王世系,考古文献有《清华简》和《安大简》两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楚居》)未提到季连的祖先,季连为殷商盘庚时期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大简)记载了“老童、祝融与鬻熊(穴酓)”三楚先,没有记载陆终。原安徽大学、今清华大学的黄德宽教授认为,楚国没有陆终这个祖先,远古时期的陆终根本不存在。黄德宽教授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述》云:无陆终其人,生六子者就是祝融黎,文献陆终当是祝融之误。


  二、正史证明嬴姓始祖是伯益。伯益为嬴姓黄氏始祖,在中华24史的第一史《史记·秦本纪》里,就有记载。伯益的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根据《尚书·虞书·舜典》记载,柏翳是伯益)。舜赐姓嬴氏。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俗称嬴姓十四氏。


  陆终的记载,在《史记·楚世家》里,原文是: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琇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楚国国君的始祖)。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这两段文字,表明伯益和陆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伯益和陆终的后裔们,也没有什么血缘联系。根据这段文字,陆终是黄帝7世,颛顼帝的玄孙,即颛顼高阳5世。而伯益是高阳颛顼帝的孙女(姬)修的孙子,也就是高阳氏颛顼帝是伯益的外高祖父。伯益的祖母支是颛顼高阳氏,颛顼帝是伯益祖母族。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等官方史料,伯益是黄帝6世孙,伯益和陆终已出五服关系。伯益是少昊帝(玄嚣青阳氏、也称金天氏)5世,伯益的父系是少昊支,嬴姓起源于少昊,舜帝赐嬴姓给伯益,是指舜帝将嬴地(嬴姓故邑)赐给伯益,继承其天祖父少昊的领土,让伯益担起嬴姓部落的领导重任,为少昊嬴姓的大宗,祭祀白帝少昊。对于黄帝家族而言,伯益是陆终的族叔或族伯。伯益是嬴姓鸟俗氏,大廉建黄国,以国为氏。夏朝多称嬴姓,商朝多称黄氏,故甲骨文多次出现“黄尹”二字。周朝,黄国国君是嬴姓黄氏,其女多用嬴姓。如仲嬴,是指某个嬴姓黄国国君的第二个女儿。自《史记》开始的国史,记载嬴姓的都是少昊、伯益之后裔。西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嬴姓,少昊氏之姓。《尚书》《史记》均记载,舜赐伯益嬴姓。所谓的陆终,在文物考古、国史里,和嬴姓沾不上边。所有的考古和正史,表明陆终及其六子及其后裔,姓,无嬴之姓;氏,无黄之氏;地,无潢川之地;陆终非黄氏之始祖也。



  三、野史(民间著作)大多数记载嬴姓黄氏始祖为伯益


  早期的野史,包括民间著作,以及谱序,均记载伯益为嬴姓黄氏始祖。东汉蔡邕,在《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中写道:夫人江陵黄氏之季女,字曰列嬴。其先出自伯翳,别封于黄,以国氏焉。这一句话,把嬴姓、伯益(翳)、黄国、黄氏的关系说得非常简洁明了。自南宋开始,在野史里,也只发现南宋郑樵的《通志》有伯益、陆终并存的记载。明朝开始的《百家姓考略》,却只记载,陆终为黄氏始祖。


  郑樵是自学成才,既无深远的家学,又不是官方的史官,在客观条件上,既不如司马迁,也不如班固。郑樵所处的时代,是金兵南侵,民族矛盾激化的年代,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包围汴京,第二年汴京沦陷,钦、徽二帝被俘北去。在南宋初期,郑樵因被人弹劾,连进入秘书省翻阅书籍的权力,都没有。南宋朝廷曾接连三次下禁令严禁私人修史,违者以“擅修国史”罪论处,增加了郑樵著《通志》的难度。他四次献书宋皇室,均未成功。《通志》抄录版的很多卷数,记载了嬴姓来自伯益,《通志》卷26的原文是:秦氏,嬴姓,少皞(昊)之后,以皋陶为始祖…伯益佐舜,赐姓嬴…嬴姓后裔以封国为氏,有…黄氏…臣谨按:嬴,姓也,秦,氏也。何谓以国为姓(氏)乎?徐…黄…国也,是以国为氏者。该卷26也记载:黄氏,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这是相互矛盾的。作为要做史学家的郑樵,不会犯这个低级错误,因为所有正史,均记载黄氏伯益。”陆终之后…”这八个字无据可考。本人认为是后人抄录时,个人因素所为。朱熹以儒家学者自居,继承汉儒,贬低秦始皇,而秦始皇是伯益之后,他在抄录郑樵的《通志·氏族略》时,很有可能把“伯益之后”,抄录成“陆终之后”。据《元和姓纂注释版》:陆终是朱熹的远祖。同时,朱熹的女婿是黄榦(福州闽县人)。不排除,朱熹或黄榦在抄录时,把伯益抄录成陆终。朱熹逝世时,把所有著作全部托付给黄榦。但浙闽一带的迂儒,没有看郑樵《通志·氏族略》原著,在看抄录版时,也没有看全文,不假思索地传播朱熹的“黄氏陆终说”。《通志》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元至治元年(1321)摹印元大德本,与原书成稿时间1161年,相距160年,这段时间的不断地转抄,不排除有人为因素进行了改动。郑樵在《通志》里,对少昊、皋陶、伯益、嬴姓之间的关系,有不少的论述,而且还专门备注。对于陆终何时为嬴姓,陆终后裔,谁为嬴姓,谁为黄氏,谁受封黄国等,抄录版中没有任何信息。因此,本人认为伯益黄氏说,可信度最高。


  四、民间宗谱记载伯益为嬴姓黄氏始祖的也不少


  民间宗谱,虽然和野史一样,可以补正史之缺。民间人士或者民间学者,非常看重宗谱的记载。认为是自己祖先传下来的,不可更改。宗谱一般是两个地方记载远祖信息,一个是谱序,一个是黄氏源流。经常出现“谱序”的远祖和”黄氏源流“的祖先不同的情形。谱序记载黄氏为陆终之后,如《诸暨孝义黄氏族谱》记载了署名为明朝宋濂所作的谱序,谱序开篇云:黄为嬴姓十四氏之一,出于陆终氏,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犹有黄国故城。黄既为楚所并,子孙散之四方,以国为氏。本人,认为这句话有毛病,存在矛盾。根据《史记》记载,嬴姓十四氏,并没有陆终氏。令人吃惊的是,这篇谱序在文中还提到相反的观点:江黄诸国是嬴姓伯益之后,原句是:以黄氏言之,有谓出于高阳氏,自伯翳赐姓嬴,而其后有江黄诸国,为楚所灭。有谓出于金天氏,自台骀封于汾川,而其后为沈姒蓐黄诸国,为晋所灭,皆以黄为氏。这里的金天氏是指少昊,少昊是伯益的直系祖先,本文前面已经有了论述。为晋国所灭的黄国,是伯益的族祖所建,为楚国所灭的黄国,为伯益或伯益后裔所建。这篇谱序被收录在明代宋濂的《宋学士文集》42卷。谱序记载黄氏为伯益之后,如《翰溪黄氏宗谱》里的谱序,原句是:若我黄氏,稽伯益之受姓,非攀援也。而在“黄氏源流世系”一栏,采取《江西黄氏通史》的世系内容。谱序把两者并存,并注明出自的,如《鲁南黄氏统谱》的《黄氏源流序》,他既引用了正史伯益说,也引用了不知名的野史里的陆终说。


  在宗谱的谱序里,时间越早的谱序,一般都以伯益为嬴姓黄氏始祖,比如《修水双井黄氏顺和堂谱》,里面记载了北宋黄庭坚堂弟黄叔敖在1133年所写的《黄氏源流总序》,这篇序文开篇就这样写:伯益,佐舜调驯鸟兽,有功受封于黄。时间越晚的谱序,尤其是明清以来的谱序,出现了陆终说。比如,1757年胡宝琼所写的《黄氏续修大成谱序》曰:粤稽黄氏由黄帝以及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估计是受朱熹的影响。


  五、用四象思维来解决野史和正史人物矛盾。


  我们在编写家谱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家谱的历史人物和正史、或公开的野史有冲突,这个时候如何取舍呢?本文提供一个简洁的方法,它源自我们华夏民族的四象思维。以正史有记载为横坐标,以野史有记载为纵坐标,外加一个圆(无极),我们站在圆(无极)上,来看这个矛盾,并进行取舍。我们可以发现,伯益是正史记载的黄氏始祖,也是野史记载的黄氏始祖,在国学四象图的第一象限;陆终是正史有记载的人物,但和嬴姓黄氏无关,是少数野史记载为黄氏始祖的。在南宋三大著名姓氏的原著作里,只有郑樵的《通志》有记载,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这部著作,同时,也记载了黄氏,嬴姓之后,伯益受赐嬴姓。同一个时期的《路史》、《姓氏急就篇》均只记载,黄氏,嬴姓伯益之后。北宋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也只记载,黄氏,嬴姓伯益之后。整个宋朝,有四部著作记载,伯益为嬴姓黄氏始祖,只有一部,记载陆终说。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4:1就决定了伯益为嬴姓黄氏始祖。表格中的民间著作注释版(校订版),列举了姓氏文章中常提到的四部书籍,四部书籍均提到嬴姓源自伯益,一部提到伯益嬴姓黄,一部提到伯益、嬴姓,一部提到嬴姓伯益,没有提到黄或黄国,最后一部,提到嬴姓皋陶伯益,黄国陆终。4:1,也就说明主流观点是:黄氏,嬴姓伯益之后。


  当代的民间著作,包括文章,不少作者,把注释版,当作原书,在书(文)中这样说:《元和姓纂》等资料记载:黄氏,陆终之后。但事实上,《元和姓纂》原书失传,如今能看到的,多半是明清时期好事者的注释,这些注释者的知名度一般不高,鲜为人知。本人查阅了清朝孙星衍的《元和姓纂一校》,根本没有查阅到这一句话。很多家谱里,早期的谱序,比如明朝的谱序,在谱序里提到伯益、陆终为黄氏祖先,但清朝时期的谱序,只剩下了陆终说。出现一代不如一代严谨的现象。让两者并存,可能是存疑以求后人考证,后人不仅没有考证,反而避开考古证据、避开正史,直接取陆终说。表格中的诸暨汤浦黄氏就是这种情形。本文认为,在证据确实的情况下,按照逻辑和常识,可以下结论的情形下,不要存疑,以免诈传谬传,最后失真。


  结论:


  就目前的资料,文献的可信度最高级的考古证据和文章,证实嬴姓黄国和伯益有关联;次高级的正史文献,全部证实伯益是嬴姓黄氏始祖;可信度中级的民间原著,传至今没有失传的,全部证实,伯益是嬴姓黄氏始祖;可信度低级的民间注释或文章,主流认为伯益是嬴姓黄氏始祖,只有极少数把两者并存,极个别的不认为伯益为嬴姓黄氏始祖;可信度最低的宗谱有三种情形:两者并存,伯益说,陆终说。故,本文认为伯益是嬴姓黄氏始祖,而陆终不是。


  作者:黄德华,北宋文学家黄庭坚30世,定居杭州,任教于浙江大学MBA、浙江工业大学MBA。出版有《创业搭档管理》《销售队伍管理》《二十五史与家国兴衰》《东方文化范式下的管理哲学:黄氏国学及其运用》四部著作。


 

本文标题: 续修家谱,如何处理正史和家谱相矛盾的历史人物?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27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