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位于浙江中部,有“浙江之心”誉称。古称“婺州”,领八县,有“八婺”之谓。
紧紧相邻的天台、仙居、龙游、遂昌、松阳、缙云、建德、诸暨、嵊州等县市,因为多有官宦巨宅,多有婺剧喜好,故笔者称之为“婺文化区”。
金华万年建筑史要从万年上山遗址开始说起。
上山文化,通过怀抱红陶罐的义乌人告诉大家,他们烧的大米饭喷香喷香,他们建的村寨的夜晚特安静,他们开凿的壕沟的水清极了,他们挖出柱洞竖起来的草房子祖孙三代住着非常地其乐融融。
怀抱红陶罐的义乌人,是我们金衢盆地人的祖先。妄言之,他可能是我们更大更大范围、更多更多人的祖先。
要找依据俯拾即是。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木结构体系的房屋建筑保存不久。但是金华,有汉代修建的白沙堰,至今2000年还在灌溉农田,还为村民们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源头活水。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多方面推出依据。比如各地志书上的条文,可以佐证某某建筑的出现及其建设沿革。因为,如果某某建筑不存在,不可能在志书写上有关条文。
比如博物馆收藏的陶瓷器上,有很多亭台楼阁之类建筑形象,笔者认为这些亭台楼阁就是当时的建筑模型。因为,如果实际建筑不存在,绝对不可能让陶瓷器制作者,制出亭台楼阁之类建筑形象。
不仅仅在古陶瓷器上,古铜镜、古画上也有。古诗文上也有。要不,前人怎么可能写出:“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大唐遗物实属罕见。金华一座唐大中十一年建的法隆寺青石经幢,以雄壮挺拔的身姿,精致生动的雕刻,优美流畅的线条,坚固如初的质感,向世人展示了金衢盆地人的聪明才智与技术实力,经济实力。距今已有1160多年的石结构建筑,在全国堪称罕见之物。
大宋实例极为宝贵。金华各县市区,保存着不少宋代的寺庙建筑,桥梁建筑和砖塔、木塔建筑。这些原真的寺庙、桥梁、佛塔,在整个中国建筑史上也极为宝贵。
明清遗存比比皆是。金华各县市区,保存明清代建筑数不胜数,其中有住宅、祠堂、寺庙及桥梁、牌坊等等多种类型。不但是研究明清代建筑的实物标本,更是研究明清代社会、经济、人口、姓氏及科学、技术、艺术、历史、文化包括思想、哲学的实物标本。
婺派建筑自成体系。宋室南渡,北方士大夫纷纷迁入金华各县市。卜地营造第宅,他们遵照朝庭颁发的等级制度和御批的《营造法式》。现存不少明朝的实例,是由十三间房子组成的官宦宅院,民间叫“大户人家”,俗称“十三间头”。建筑学上称“基本单元”。
这个“十三间头”三合院,可供祖孙三代人“同灶而居”。其基本单元纵向发展成为多进院,横向发展成为大宅院,可供兄弟叔伯多家聚居;纵横双向发展为特大建筑,可供整个家族聚居。
特大建筑多了,村庄便成为集镇,集镇大了就成为小城市。所以笔者曾在《“十三间头”拆零研究》书中写到,这个“十三间头”基本单元,是城市的细胞,是整个婺派建筑体系中最核心、最精华、最宝贝的部分,还可以作为祠堂、寺庙及学校等建筑的基本单元。
于是,形成了金华各县市区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我们叫“婺派建筑”。
婺派建筑以大户型、大院落、大敞厅及马头墙、精装修为五大特色,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四川挂脚楼、徽州民居、云南一颗印、陕西窑洞等等著名的地方建筑,自立于中国民族建筑之林,人称中国儒家文化活化石。
婺派建筑最优秀最杰出的代表作是明清住宅。金华各县市明清住宅中的“十三间头”、“廿四间头”、三合院、四合院,出现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因为多出于皇亲国戚名门望族、儒家传人之手,这是儒家传人为自己营造的生存空间,是儒家传人为自己创造的居住文化。
儒家传人的共性是尊师重教、遵纪守法、循规蹈矩,他们把思想、品质、操守、精神物化为空间造出房屋,显现着独特的文化印记——中轴发展,代代相传;左右对称,阴阳和谐;大空间、大院落,胸怀大志;室内外木雕、石雕、墨画,寓教于乐……归纳起来,就是让人看到事事处处讲礼义、讲法制、讲中庸、讲和谐的举止言行;让人看到木质结构构件白坯不施油彩,院落不莳花植树,显示着朴素与自然的性格特征。这是读书有知识的儒家传人,对自己居所宅院文化品质的定位,即所谓“布衣白屋”者。
很多人说金华建筑是徽派特色并非完全错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金华自己的婺派特色——难能可贵的中国儒家文化特质,千万千万不能在集体无意识的疏忽中丢失、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