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营造:屋面“席”背做法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5-11 10:29:09  来源:中式营造  作者:王建中
核心提示: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式或官式屋面上,绝大部分属于标准的木基层做法,主要由椽子,望板、连檐、瓦口组合而成。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式或官式屋面上,绝大部分属于标准的木基层做法,主要由椽子,望板、连檐、瓦口组合而成。然而,在老的城区和乡村小式或民宅四合院建筑屋面上,仍然存留着一种用席代替望板的做法。最常见到的席背做法,大体上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苇子秆席;一种是高粱秆席。这两种都是以苇子秆或高粱秸秆做为原材料,劈开成条状,手工编织成苇席或秫秸秆席后,铺钉在椽子之上。


秫秸秆席


  高粱杆席又称“秫秸秆席”,主要铺在土炕上,有隔潮、纳凉等作用。苇子秆皮较薄、较细、较软、较短,易折断,席的产量也低。高粱秆因种植面积较大,随处可以寻到,且秆皮相对较粗些,皮质较挺括,劈开后枝条较长,韧性较强,很适宜编席。编席属于传统手工艺的一种,编席高手男女都有,手艺好的师傅称为“席匠”,能够编得一顶(领)好席。席面表面光滑平整、枝条紧密、图案纹路清晰、圈边牢固,使用寿命也长。


  编席看似简单,操作起来还是要经过选料、劈(破)秆、浸水、石磙碾篾子(条子)、编织、封边等多个步骤。首先选用当年的秫秸秆,颜色最好以黄里透白为佳,晾干后用弯刀将整根秫秸一分为二或是一分为三,宽窄一致的蔑条。篾条劈好后放到阴凉处,洒上水让它闷透,然后再用石碌碡反复碾轧。石碌碡呈圆柱形,中部略有些鼓。两根长长的碌碡杆,在靠近前端大约一米处有一根支杆,碌碡杆的顶端各有一个木橛,把它插在碌碡眼中,在篾条上来回的推拉、碾压,等到篾条轧的拿在手里像鞭子一样能够甩起来,再用篾刀把轧熟的秫秸瓤子刮掉,整个篾条就算完成了。编席一般是先纵向铺好经蔑条,而后挑二压二从席子的中心对角线开始依次横向编织,两边依次递减形成直角三角形。待半领席子编好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编织另外那半领,最后收角、压边,一领(顶)席子就算完成了。


席对铺


  秫秸秆席一般卷起来打捆堆放,便于运输。待屋面椽子钉完后,将席运到屋面上展开。一般情况下,檐檩外檐椽子、飞椽部位用望板铺钉,便于以后做油活。檐檩以上,檐椽后尾、花架椽、脑椽等部位用席铺钉代替望板。展铺时,席的光面向下,糙(反)面向上,一领紧挨着一领铺,由檐头向脊部展铺。铺完后,用钉子将席固定在椽子上,若席出现卷翘等现象时,可加密钉子固定,确保不鼓、不翘,平整敷贴。一般席不裁不剪,重叠展铺;若需要双层或多层铺设时,上下层接缝错开展铺,还必须用钉子将重叠处压紧实。最后,用厚度15mmx25mm的木条横压钉实。钉压条时,应从脊部向檐头分档钉。若脊部坡度陡峭,压条可加密钉。若檐头坡度和缓,压条档可适当放宽些钉。若有防腐要求时,木条应做防腐处理。


  屋面席背铺钉完成后,不易放置时间过久,应马上操作苫泥背工序。这样可以防止席背变硬、变脆、柔韧性降低等弊病。苫泥背时,掺灰泥中加入适量的花秸,并扒开泥堆放水提前闷透,然后再上房。第一遍花秸泥不易太稀,防止席面溜滑,不挺实,平均厚度以30—50mm左右最为适宜,当第一遍泥背五成干(能经得住人踩)时,再上第二遍泥背,厚度以30mm左右较为合适,这遍泥背主要是找平、找囊,顺向应与屋面曲线相符合。若两遍泥背还不能完全符合屋面曲线时,还要趁着底层泥背未干,马上苫抹第三遍泥背,衬抹厚度不大于30mm厚即可。拍背应在泥背七、八成干时进行,太早水分太足太大,席背容易塌萱,也不容易拍实;太晚泥背过干,泥层结合不好,反而容易将泥背损坏。所以,无论是苫泥背还是拍背,一定要掌握恰到好处的时机,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席铺设


  总体来说,席背做法略显简陋,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铺席、苫背等工序更是习以为常,并不复杂。当今,秫秸秆席在乡村不难买到,选择质量上乘的席对屋面大有益处。铺席、苫背工序考验的是瓦作工匠手艺的高低,若操作得当,屋面照样可以坚挺很多年,若操作不当、敷衍了事,使用寿命必将受到影响。


 
标签: 中国传统建筑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营造:屋面“席”背做法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32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