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是闽南一带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民居建筑,“厝”在闽南语里是“房子”的意思,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闽南古厝主要分布在厦门、漳州和泉州等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闽南的每一处古厝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与美感,历经百余年风雨的洗礼,依然散发着特有的魅力。
古厝有着严谨的布局和精巧的构思,通常以四合院为中心,是由中央相对独立的四合院和两侧稍矮的护膺组成,讲究中轴对称和空间大小、主次高低顺序,在闽南祖地文化的影响下,古厝包含了教育、居家和祭祀多重需求和功能,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建筑功能模式与和谐氛围。
闽南古厝的建筑装饰艺术丰富,普遍运用陶塑、彩绘泥塑、漆金木雕等装饰形式,还在结构和装饰中融会了西方及南洋文化等多种外来因素,形成独特的建筑语言,成为中华民族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古民居类型。
不同于大多中国传统建筑采用青砖黛瓦,闽南古厝使用独特的红砖红瓦,被称为闽南“红料”。因闽南土质的含铁量较高,在烧制过程中,黏土中所含的铁元素被充分氧化,使得烧制后砖的颜色呈红色,色泽鲜艳。
起翘大而高的大脊型燕尾在民间只有富足家族和官宦家族使用,多数普通民居是能采用由两三层砖砌成,延伸不长的小脊型燕尾。远远望去,古厝的屋脊在阳光下熠熠闪烁,五彩缤纷,表现出沿海居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具有鲜明的地方建筑语言特色。
“出砖入石”是闽南古厝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砖石虽然质地各不相同,以大块的灰白花岗石与片状的朱红色条砖穿插组合,用它筑墙呈现出方正、古朴、拙实之美,成为一种特殊的景观。“出砖入石”本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无奈之举,但它在无意中竟产生了一种红砖白石色彩对比强烈的残缺之美。
闽南红砖古厝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极富地域特色的分支,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是唐风宋韵的遗存。以鲜明的个性诊释了闽南古代建筑的风貌特征和当地人文习俗、思想观念,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注:本篇图片来源-蔡成钢/C.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