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中国建筑里特有的装饰部件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6-23 09:16:37  来源:时尚旅游
核心提示:琉璃,是中国建筑里特有的装饰部件,很多时候,他们是配角,在屋顶上默默地伫立。

  琉璃,是中国建筑里特有的装饰部件,很多时候,他们是配角,在屋顶上默默地伫立。


  但是在介休,琉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介休博物馆内保存的大型琉璃影壁


  山西琉璃是中国琉璃的集大成者,而介休琉璃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介休建筑琉璃烧制历史久远,价值颇高,介休也被誉为“中国建筑琉璃之乡”。


  介休的建筑琉璃缘何而出名?这还要从琉璃的制作说起。


  介休琉璃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介休连接了北方和中原,其制作技艺和艺术风格在那时便已初见雏形。


  曾经显赫一时的唐代九大名窑之一的洪山窑,是介休古琉璃的主要产地。


  大多名窑,都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一个是土,一个是水。


  洪山镇地区的粘土性能好,根据耐温高低,各种等级的都可以找到;洪山泉的水资源特别丰富,当地人利用地理优势发明了水磨,在唐代形成了廉价的动力,也助推了琉璃的发展。


  介休琉璃线条简约流畅,在风格上既有北方的豪迈粗犷,又不失中原地区的厚重深沉。雕刻、彩绘、镶嵌......介休的琉璃制作者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将琉璃变得更加精致巧妙。


后土庙琉璃建筑饰件|秋影随风


  介休境内保存着11处全国文保单位,后土庙、五岳庙、城隍庙、东岳庙、祆神楼......在步行可达的古城区域内,遍布了这些琉璃装饰的建筑群,展示了介休琉璃的厚重底蕴。


  介休琉璃在明代达到生产和运用高峰。伴随工匠外迁,介休琉璃的技艺也辐射至全国。北京故宫、西安寺庙、长沙园林、沈阳故宫等地,至今仍保留着介休琉璃的珍品。


  可喜的是,介休琉璃并非永恒地停滞在岁月的长河之中。2008年6月,介休琉璃制作技艺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遗产文化,当地还设立了琉璃博物馆、也有相关非遗传承人在开展琉璃技艺培训课程。


  一些年轻的工匠的加入也让介休琉璃不断焕发新的可能性。现代审美的需要和工艺的精进使他们不断地尝试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和创新,一批批更适合年轻人体质的琉璃工艺品也在不断诞生。


  介休博物馆

  了解介休建筑琉璃的最佳入口


  和山西省内的山西博物院、运城博物馆相比,介休博物馆体量小,展陈简单,但地下一层的琉璃展,是了解介休琉璃最好的入门。


介休博物馆在古城里,算是体量比较大的建筑了


  对介休琉璃完全没有资料储备的人,在这里可以迅速补充琉璃的各种知识;而对于已经欣赏过介休古建和琉璃之美的人,到这里又可以重续经典。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一尊可爱的脊兽獬豸琉璃雕塑。这款萌萌的脊兽也被做成了文创产品,喜欢的人可以将“摸得到的文物”揣在兜里带回家。


  还有一个镇馆之宝,是2米高的三龙鸱吻。


2米高的三龙鸱吻


  建筑的鸱吻都是高高在上,很少有机会可以近距离平视。而近在眼前的鸱吻身形高大,龙体颜色丰富艳丽活灵活现。


  因为看过这里的鸱吻,后续在欣赏介休各处文保建筑时,也关注到了不同屋顶鸱吻的差别。


  展陈中,建筑琉璃部件一一拆解陈列在眼前,让人不停地感叹“太美了!”。精致的博风葡萄、活灵活现的龙爪、精美的花朵,如此近距离欣赏,是一场沉浸式感官冲击。


  这种感受持续在山西访古的整个过程中:视觉上被震撼,激发观者去了解其背景,继而被工匠技艺折服,因为敬佩最终产生喜爱,推动在访古的路上不断前行。


  后土庙

  琉璃艺术博物馆


  介休11座全国文保,全与琉璃有关。如果只能去一处,必须是这座后土庙。


  后土庙在南朝宋孝武帝年间重修,中线上的三清楼、抱厦、倒座戏楼以及钟鼓楼的组合式建筑群,是全庙内最复杂也最具观赏性的部分。


  三清楼顶上覆盖着黄绿蓝三色琉璃瓦,多组鸱吻和脊刹高低错落,彼此呼应。


三清楼的建筑细节,极尽华美


  周身上下各种木雕、砖雕也都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使得这组楼阁从头至脚处处都可见花卉绽放、游龙翻腾,堂皇华贵的气质难以尽述用文字描述。


  祆神楼

  我国现存唯一的祆教建筑


  距离介休博物馆不远处的祆神楼,是一座神奇的建筑,最早由介休三贤之一的宋文潞公(文彦博)为兴起祆神教而建,明代改建为三结义庙。


  从三贤广场走向祆神楼,我最惊讶的是它的位置:街道的正中央。


  这是一座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的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建筑。南侧跨顺城街构成过街楼,北侧由山门与乐楼上下叠构。


  高19米,在周围没有其他高建筑的介休古街上,阁楼声势出众。走到楼阁北侧倒座戏台前,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屋顶采用了大量的黄绿色琉璃瓦和装饰。


祆神楼上的琉璃装饰


  我喜欢坐在祆神楼前的小广场上看当地人来来往往,当我们在介休citywalk一天之后再次回到这里时,夕阳把楼梯染上了橘色的暖光,下班回家的人来来往往,吃过饭的居民在楼下打球,聊天。


  这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介休的古建筑以及琉璃文化就是这里人的生活日常。


  北京留存的明清建筑中,多是官式建筑,能用琉璃瓦的,基本也是皇家场所。


  到了山西访古,看的多是民间建筑。在介休,琉璃工艺并不高高在上。这些光彩夺目的琉璃,从古至今都是融于群众之中的,一双双质朴平凡的手创造出一个个精巧的琉璃制品。


  介休的不少文保建筑,藏在巷子里。


  比如五岳庙,现在并入了一座小学校区里,并不能进去参观。我背靠校门对面的民房,踮起脚尖,仰望五岳庙内高耸的琉璃脊刹。


  这是一种饱经沧桑而未加藻饰的原真质朴气息,不经意间一抬头,让人一瞥惊艳。


  关帝庙干脆改成了文化大市场,走入小小圆洞门,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介休的文保,几乎都是免费参观,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让人倍感亲切。


  在后土庙西侧,有一个后土文院,这里的院长是介休琉璃协会会长。这里可以看到工匠制作琉璃的过程,也可以买到精致小巧的琉璃摆件。


  我很喜欢2019年猪年设计的“当康庆丰”摆件,以及2020年鼠年的“金鼠捧珠”挂件。可以摆放在书桌书桌上的鸱吻摆件,是特别受欢迎的旅行纪念品。


  高高在上的琉璃构建,在当代介休人的手中,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标签: 琉璃 中国建筑

本文标题: 琉璃——中国建筑里特有的装饰部件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42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