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重器——中国古代医疗器具之美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6-20 09:43:3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甄雪燕
核心提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医药文化和医疗技术,使中国医学的发展硕果累累。大国重器,君子假物。中医药学从古至今的发展亦是如此,众多的医药器具就是我国医药学光辉成就的直接物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医药文化和医疗技术,使中国医学的发展硕果累累。大国重器,君子假物。中医药学从古至今的发展亦是如此,众多的医药器具就是我国医药学光辉成就的直接物证。


  金银针


  古人缓解痛症的利器


  针灸作为中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为中医在世界医学界赢得了一席之地。针灸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创造出较为精细的砭石和骨针,商周时期出现了玉石针。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陆续又出现了青铜、金、银等金属针具。其中,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的墓中就曾经出土了9枚金、银医针,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古代金属医针。



  这9枚针具中,有金针4枚,保存完好,长约6.55~6.9厘米;银针5枚,有残损,残长约5.4~5.8厘米。金、银医针的针柄部均为方柱体,比针身略粗,针身有尖、钝、圆、三棱等不同的形态。据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记载,当时的金属针具按形制和功能被称为“九针”,书中对每种针具的尺寸、形状和功能进行了概括,它们分别为圆针、鍉针、纔针、锋针、铍针、圆利针、长针、毫针、大针。其中锋针是三棱形,用于放血。铍针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用来刺破痈疽。鍉针的针头如黍粟大小,略钝,用于点按穴位。圆针用来按摩肌肉,类似于按摩器的作用。最细的是毫针,类似于现在针刺所使用的常规针具。刘胜墓中出土的针具被认为是古代九针中鍉针、锋针等针具的部分实物,这些医针是西汉时期医用针具的真实反映。


  针灸铜人


  古代针灸教学的人体模型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中国的针灸铜人雕塑,针灸铜人作为中国针灸学走向世界的一张明信片再次引起世界的关注。



  公元1027年,北宋翰林医官院的医官王惟一设计并主持铸造了两具针灸铜人,被称为“天圣针灸铜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铜人。这两具铜人中空,体表标有354个穴位,所有穴位都凿穿成小孔。每当医官院进行针灸考试,考官会将水银注入铜人体内,再将铜人体表涂上黄蜡,完全遮盖经脉穴位。应试者一旦准确扎中穴位,水银就会从穴位中流出。医学史书把这一奇特的现象称之为“针入汞出”。天圣针灸铜人的出现不仅开创了铜人作为人体模型进行针灸教学的先河,也是中国古代针灸文化的象征,此后历代均有铜人问世。


  清代,乾隆皇帝为嘉奖编纂《医宗金鉴》的有功者,命工匠铸造一批小型针灸铜人颁发给他们。这批铜人是一老妪的形象,实心,右手臂手心向前,左手臂手心向后,体表有经络和腧穴580个。铜人被放置在一个书形锦盒内,锦盒贴黄绸封面,在锦盒左右两侧门叶上书有文字,详细记载了铜人的来历。锦盒后壁上还有参加编书的诸臣职务和姓名,两边均钤有乾隆皇帝朱红色玉玺。这批铜人流传至今,仅存这一尊,保存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中。


  疝气托


  外科治疗疝气的工具


  1974年,江苏江阴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墓中男主人的大腿骨和盆骨之间有一件“圆锥形银丝罩”,罩口朝向盆骨。罩长11.5厘米,罩口直径11.5厘米,净重51.4克。根据“圆锥形银丝罩”的形状和摆放位置,专家推测墓主人生前应该患有小肠疝气。因局部腹膜薄弱或者出现缺损,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壁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形成腹壁包块,或者坠入阴囊中。墓主人应该是用这个圆锥形银丝罩托起因小肠疝气而肿大的睾丸。



  这个“疝气托”与现代患者戴的疝气带作用原理是一样的。先在腰部系一根带子,银丝罩口再分别系两根带子吊在腰部的带子上,托住睾丸,达到紧紧托举辅助治疗的目的。由于网眼稀疏,小便时不须脱下,步行时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且银丝性质较柔软,具有坚固、耐用和不易生锈等特点。可能在使用时还会在托的上部内侧隔以柔软的布帛,避免压挤睾丸。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从正曾经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一个专门用于治疗疝气的器具,叫作“钩钤”。“圆锥形银丝罩”就是古代医书中记载的“钩钤”,它是真实存在的。


  熏眼器


  药物熏洗治眼疾的好帮手


  唐代诗人白居易患眼疾,他曾作诗道:“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诗中提到的《龙树论》是一本眼科专著,白居易查看眼科医书,同时服用决明丸来医治,并且考虑通过金篦刮除眼中障翳的手术来治疗眼疾。由此可见,用“金针拨障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在唐代已经存在了。



  眼科除手术外,还要配合外用药清洗和治疗。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个晋代瓷制洗眼杯,杯口上沿呈椭圆弧形,弧度正好与人的眼眶相吻合,用于眼科疾病的清洗。故宫博物院保存有一个出自清代太医院的精致熏眼器,它由白银熏锅和红木熏筒组成。熏锅高8厘米,口径6.5厘米,腹径9.5厘米,熏筒高24厘米,下部是一个凹形半圆,恰好与熏锅口相互吻合。使用时将药液倒入银药罐中,徐徐加热再接上木导管,患者将病眼接近导管上口,药气通过熏筒向上来熏治眼病。药物蒸汽熏治是中医独特的外治法之一,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脉枕


  中医把脉的必备物件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先望患者的神色形态,次闻其气息音声,再问其所苦,最后结合脉诊以明确诊断。脉象是反映腑脏气血变化的标志,脉诊不仅是中医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医功力深浅的体现。



  脉枕就是中医诊病时垫在患者手腕底下的“小枕头”。医用的脉枕主要用于托起手腕,比睡枕的体积要小很多。瓷脉枕大约出现在隋代。唐代枕形较小,以三彩脉枕为多。宋代由于南北窑广为烧制,脉枕的种类和形状逐渐多样化,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椭圆形、银锭形,甚至有婴孩、伏虎等形状。浙江宁波出土的一件伏兽座瓷质脉枕,长14厘米,宽9.5厘米,高9厘米。枕面呈椭圆形,装饰有灵芝图案,通体施青釉,釉色晶莹。伏兽象征辟邪,灵芝又象征延年益寿,与医疗的目的相契合。


  药杵


  加工中药必不可少的器皿


  “杵”和“臼”原本是击打式农业用具,是用来舂捣粮食作物的加工工具。《周易·系辞下》中就有“断木为杵,掘地为臼”的说法。早在尧舜时期,人们便将木棍折断作为杵,将地面刨出小坑当作臼,也就是地臼和木杵。



  随着杵臼形制的发展,至少从汉代开始,就被运用到医学领域担任加工药物的角色。由于一些药材质地坚硬,为了便于入药需要进行捣碎、研磨。东汉张仲景在记载乌梅丸的制法时就曾提道:“……纳臼中,与蜜杵两千下。”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还有多处要求“用杵捣之”来制成散剂等剂型的做法。目前发现捣药用的杵臼种类主要有石杵臼、铜铁杵臼、陶木杵臼等。杵的形状一般是圆柱状,臼的形状较为多样,有杯形、钵形、圆形等。


  山东巨野曾经出土一套西汉铜杵臼。杵呈棒状,臼为圆筒形,臼器高约13.6厘米,臼口直径约为15厘米。在这套铜杵臼旁边的铜鼎中还发现了药丸和少许药粉。作为简单的制药工具,现在药臼和药杵在药店里依然可以见到。


  火罐


  中医外治法的智慧结晶



  拔罐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一种疗法,早期被称为“角法”。“角”是指兽角,主要是牛角。西汉早期的《五十二病方》就记载了用兽角治疗外痔的过程。治疗时,先在兽角的顶端钻出一个孔,将兽角下口扣在要吸拔的部位,然后用嘴吸吮其顶端的孔拔出痔疮核,再用线系起来,用刀割除痔核。所以,角法最初就是利用兽角制造吸拔力量以排出脓血的方法。随着陶土烧制技术的发展,各种形态、规格和大小的陶制罐越来越丰富,同时还有更为便利的竹罐,在使用方法上也发展成用沸水或药水蒸煮形成负压,同时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清代初期,人们开始使用投火法,免去了水煮的不便,正式出现了“火罐”。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窖户开始烧制专门用于拔罐的陶罐或瓷罐。与此同时,拔罐疗法作用也逐渐扩大到疏通经络、流通气血、活血化瘀等。


  正骨器具


  古代骨伤复位的辅助工具



  中医骨科的发展历史悠久。东晋医家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最早记载了用竹板固定骨折的方法,从而开创了中医骨伤科利用器具进行外固定的历史。发展至清代,各种骨科固定器具越来越丰富,用法也越来越成熟。


  古代正骨器具一般就地取材,材料有木板、树皮(杉木皮、桑皮、黄柏皮等)、柳枝、竹、牛皮、布、绢、苧麻等。根据不同的功能又分为披肩、通木、腰柱、抱膝等,以对应不同的骨折部位。披肩是用一块约长五寸、宽三寸的熟牛皮,两头各开两个孔,用棉绳穿起来,夹于伤处缚定。牛皮比木板柔软,尤其适合用于肩背部损伤。腰柱是对腰部起固定作用,治疗腰椎错位或扭伤佝偻等,根据患处的情况,用四根约宽一寸、厚五分的杉木,侧面打孔,用绳串联,绑缚固定腰部。抱膝,又叫抱膝圈,主要用于膝关节损伤及髌骨骨折的固定。用竹片做一个比膝盖稍微大一些的圈,再用四根竹片以麻线紧缚圈上,好像“四只脚”,将白布条通缠于竹圈及四足上,再用白布宽带紧紧固定在膝盖上。


  正确而有效的固定,不但能维持骨折复位的效果,而且有辅助复位的作用。这些古代的正骨器具对近现代中医骨科器具的研制也有重要的启发。


 
标签: 古代医疗

本文标题: 中医重器——中国古代医疗器具之美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42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