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上的姓氏堂号,你了解吗?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7-27 09:11:28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下面是其主要来源:


  1、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


  中国姓氏文化,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不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一个或若干个)堂号,而且同一血缘关系的不同姓氏,也会使用同一堂号。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闽粤一带洪、江、汪、龚、翁、方六个姓氏共用一个堂号。


  2、以地域命名堂号


  地域观念命名的堂号,最为普遍,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关,也就是郡号或地名作为堂号。如颍川陈、陇西李、赵郡李、中山刘、太原王、琅玡王、京兆王、清河张、安定张、河内张等。


  3、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


  中国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美德,往往以先世祖宗的嘉言懿行深感自豪,往往以此命名堂号,千古流芳。如“四知堂”、‘“三省堂”等。



  4、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后人往往以此作为堂号。如东汉名将马援,战功卓著,名闻遐迩,后因功封“伏波将军”。


  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


  5、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


  在封建宗法社会,各个家族常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堂号,以劝诫训勉后代子孙。


  如陈氏“义门堂”、李氏“敦伦堂”、张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重德堂”、郑氏“务本堂”、周氏“忠信堂”、蔡氏“克慎堂”、许氏“居廉堂”等。


  6、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风亮节为堂号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批文人学士,才华横溢,品格清高,深为世人所推崇,其后代族人也引以为荣。


  如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品格高雅,酷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以所居之处为“爱莲堂”,其后世遂以此为堂号。晋代陶渊明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遂辞官归里,赋《归去来辞》以明其志。


  如在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其后人以“五柳堂”为堂号。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李氏族人中遂有“青莲堂”堂号。



  7、以祥瑞吉兆为堂号


  古代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常认为是上天预示吉祥的征兆,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如东汉灵帝时,太史上奏:“德星聚奎,其五百里内有贤人焉。”汉灵帝派人查访,是退隐的陈寔常率子孙和号称“八龙”之一的荀淑等人游于许昌西湖。


  汉灵帝遂在许昌西湖敕建“德星亭”,后来颍川陈氏成为了颍川的世家大族,历经汉末、魏晋,家族地位三百余年都不衰落,德星堂也成为了陈氏专用的堂名。


  又如宋代王祜曾手植三槐于庭院,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古代百官朝会,三公对槐树而立,故以三槐象征三公);其子王旦果然位列宰相,当政十余年,深为朝廷器重。其后人便以“三槐堂”为堂号,成为中国王姓中名人辈出的名门望族,与太原王氏,琅玡王氏并列为王氏三大支派。


  8、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


  为表示对同姓先世名人的仰慕之情,各姓后人以其厅堂、居处为堂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其后人便以“香山堂”为堂号。


  9、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为堂号


  在封建社会,一些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科第连绵,为世人称羡,遂以之为堂号。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俗称州牧),门庭显赫,世人敬仰,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


  再如宋代临湘人徐伟事母至孝,隐居教授于龙潭山中,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称“徐氏八龙”,后人即以“八龙堂”为其堂号。



  10、以垂戒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为堂号


  此类堂号在各姓氏自立堂号中较为普遍。如“承志堂”、“务本堂”、“孝思堂”、“孝义堂”、“世耕堂”、“笃信堂”、“敦伦堂”、“克勤堂”等。


  11、以良好祝愿为堂号


  此类堂号也较为常见。如“安乐堂”、“安庆堂”、“绍先堂”、“垂裕堂”、“启后堂”等。


  12、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为堂号


  此类堂号由历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赏、恩赐、旌表而来。如“如武堂”、“忠敏堂”、“节孝堂”、“孝义堂”等。


 
标签: 族谱 姓氏 堂号

本文标题: 族谱上的姓氏堂号,你了解吗?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50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