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要聚焦城市结构的优化、功能的完善与品质的提升,更要探索如何守住城市历史文脉保护这条“底线”。在这个过程中,应当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
城市更新并不只是通过简单的拆与建来改善外在环境,还在于追求内涵的增值,通过延续历史文脉和彰显文化底蕴来守护好城的“根”与“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普遍具有活态特征,其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与城市发展、市井烟火融合起来,主动塑造城市的当下和未来。因此,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要探寻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之道,让历史与现实在城市交相辉映,共同铸就城市的独特魅力。
01、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两者是城市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处理好人居环境改善、传统风貌保护和城市活力提升的问题,实现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并重,并赋予其鲜活的时代色彩,具有重大意义。
(一)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挖掘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带动旅游业繁荣,增加城市旅游收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通过挖掘文化遗产的创意元素,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文化遗产保护还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二)有助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城市更新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城市既有的空间肌理和建筑格局,倘若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和深刻理解,在做更新方案时片面求新求洋、一味照搬模仿,势必造成城市天际线、建筑风格、景观色彩等与历史文化脱节,影响城市整体风貌的美学观感。相反,在城市更新中强化对历史文化遗产类建筑的保护性修复与活化利用,注重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文化记忆的有机导入,会让城市更具特色、更有韵味。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适当改造和利用,显然有利于城市功能品质的整体性提升。
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是城市居民共同的文化记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可以让城市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使得居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血脉相连。珍视并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就如同织就一张连接过去与未来、贯通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网络。有助于打破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让不同的声音在交流中融合,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为城市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三)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品质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将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建设中,能够打造出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能让城市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独具魅力。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就像城市的记忆库和灵魂之所。通过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传统街区等文化遗产,能够保留城市的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既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又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让城市生态环境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上海的“一江一河”,巴黎的塞纳河畔,都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人们在这里漫步,仿佛穿越时空,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享受到现代都市的便捷与舒适。
(四)有助于永续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中粗暴拆除历史古迹的情形已经得到有效遏制,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等各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正在成为共识。需要看到的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重在“保护”而非“保存”,对其肆意破坏或过度开发自然不可取,但将其一封了之、与世隔绝也不可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历史”是相对的。历史是现实的根源,而现实终将成为历史,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整体。以连续、动态的眼光看待历史文化遗产,将之与现实社会有效连接起来,不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才能让历史文脉真正得到延续。如果只专注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忽视其内在价值的挖掘和弘扬,忽略其承载的社会关系和所处的空间环境,反倒可能沦为碎片化、孤立式的保护。
02、在城市更新中有序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保护是前提,文化传承是目的,活化创新是关键。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蕴含着独特的时代价值,见证着城市的演绎历程,是城市的根基所在。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坚持把“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应保尽保”“应留尽留”,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明确保护和利用是对历史文脉最好的传承,让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在城市更新中焕发新的活力。
(一)完善确保合理利用的制度设计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平衡好新与旧、拆与留的关系。由于各类遗产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情况各异,一旦活化利用不当,就有可能让“遗产”变“遗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如果缺乏相应的操作规范或者相关制度条文过于繁杂,也会让开发利用者不知所措。有鉴于此,首先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通过构建一套约束与弹性相结合的制度体系来确立保护红线和利用指引。一方面是坚守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约束力,确保任何形式的活化利用都建立在合法合规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是聚焦设计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优化制度框架和政务服务,为活化利用创造便利条件。
(二)引导多方参与,优化更新行动
促进多方参与,是确保更新保护决策科学有效的重要一环。目前,在搭建“更新—保护”机制上,许多城市设有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等决策咨询机构,主要由规划、房管、土地、产业、建筑、交通、生态环境、城市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和法律等方面人士组成,有很好的代表性。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角度看,应进一步强调专业性和广泛性,注重吸收那些长期从事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资深专家和学者,吸纳多方意见。在强调专家参与的同时,还要积极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全程监督,进一步优化更新行动,确保城市更新扎实推进,切实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
(三)推动活化利用,拓展传承路径
保护不是将历史文化遗存束之高阁,让历史文化遗存走进日常生活才是最好的传承。应坚持“以用促保”“以用带保”,推动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利用。活化利用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传承融入城市更新提供了重要路径;城市更新为历史文化遗存活化利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比如,将建筑类历史文化遗存与科普、教育等深度融合,推动历史文化遗存“用”起来、“活”起来;对历史文化城区和街区以及工业遗产进行风貌复原、场景还原,运用数字化新技术等开发新功能和新业态,推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
(四)整合文化资源,做强做特文化产业
要深入研究和挖掘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拓展人文经济发展空间。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以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激活文化遗产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势能。要加强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文化产业数字基底。加强文化遗产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以文化基因库、数据库、题材库等形式构建完善的文化遗产数据库,并预测生成式AI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尽快在文化消费终端布局人机交互、全息呈现、虚拟仿真等技术应用,要打造更多综合性文化消费新场景。
(五)探索体现活态融合的实现方式
活态遗产的概念近年来被不断提及,其核心表达是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从过去到现代的延续性,这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转变。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无论是作为物质实体的历史遗存还是传统工艺、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望以不同的活态传承方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微改造,尽可能地留住原有住民,延续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也可以以文化品牌塑造为突破口,打造高质量的节日民俗文化产品,提升城市的旅游吸引力;还可以将历史建筑改造为纪念馆、展览馆、众创空间等,延续和扩展其使用功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还能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促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再生,进一步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0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案例
(一)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坚持“渐进式小规模”等原则,保护整体风貌
三坊七巷以城市文脉保护与民生需求改善为抓手,实施社会融合、文化引领、空间提质、创新驱动策略,是福州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老城更新项目。
(1)建立保护修缮制度。以保护规划为引领,制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古建筑搬迁修复以及资金使用等办法,完成消防专项规划,强化街区有机更新的资金支持、产业引导、安全韧性等政策研究。
(2)做到修旧如旧。为保护街区整体风貌的原真性,组织专业设计团队和具有文物保护资质的施工队伍,共同进行修缮。目前,累计修复26处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未定级文物点、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完工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
(3)促进文旅融合。以“文化+文创”为主导,加强业态准入管控与传统业态扶持,截至2023年底,吸引脱胎漆器、中华老字号等54家企业入驻,文化文创类占比超60%,连续8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人次。
(二)江苏省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建筑居民文化共生,活化利用古建老宅
自1982年苏州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苏州围绕“全域旅游”和“苏式居住”功能定位,以“激活”作为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词,先后实施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古建老宅活化利用工程、城市居民家庭改厕工程、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程、“平江九巷”复兴工程等,深入挖掘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文脉内涵,高质量、精细化推进平江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更新工程,全力打造古城保护复兴样板。
(1)保留部分原居民。针对古建老宅产权分散复杂的情况,积极组织房屋原居民开展协商协调,通过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留住老宅格局机理,留住原居民、老街坊,延续老城的生活方式、社区网络和历史文脉。
(2)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采用“政府支持引导—国企提供存量资产—民企投资运营”的方式,共同推动片区更新。如东升里13号为国有资产,由民企租赁后设计、投资建设并负责商业运营,并享受运营的全部收益。
(3)带动古建老宅活化利用。苏州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道观前潘宅”整体改造为苏州城建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区属国企先后修缮顾家花园13号、悬桥巷47号等古建老宅,修缮后重点面向上市公司等各类高端市场主体进行推介,以姑苏千年文脉赋能当代企业发展,打造姑苏“城市会客厅”。
(三)江西省景德镇市陶阳里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陶阳里位于景德镇传统老城片区,保护更新项目以修复好历史文化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窑址为重点,以传承陶瓷文化、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厚重文脉为依托,突出历史文化底蕴,以文化为先导,塑造景德镇市最重要的、开放的、传统文化公共空间,使地段风貌与重要历史地位相匹配,进一步改善老城区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景德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
(1)注重保护传承。以景德镇“申遗”为龙头,以御窑厂为核心,以“三陶一区”为重点,对老街区、老厂区、老里弄和老窑址等实施立体控制和保护,通过文化赋能,修缮形成瓷文化研学体验基地,传统制瓷研学修学及展示中心,重新激活街区内的瓷文化,再现景德镇1000年陶瓷文化遗迹、600年御窑文化遗址和100年陶瓷工业遗存。
(2)注重有机更新。坚持以“留”为主的小微更新,通过80%以上的留、改及小部分的拆违、新建,最大化保护不同时代的遗存。严格按照配角原则、织补性原则,尊重周边街区风貌环境与老地形,填补停车功能不足等短板。
(3)改善消防安全能力。综合运用“技防、物防、人防”手段,健全消防安全体系,科学确定历史文化街区防火保障方案,使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防火要求安全适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有效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水平。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制定《景德镇市历史城区修缮保护及老厂区老厂房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消防管理暂行规定》,为该项目提供政策支持。
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更新是保护和发展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平衡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应以科学、严谨和专业的态度,发扬工匠精神,采取渐进、谨慎的有机更新,让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当代城乡建设和社会生活,永续保持和激发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同时,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思想,在城市更新中把握好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加强城乡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和底线保护,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更新完善基础设施,使城市博雅、健康、宜居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