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年前,在良渚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良渚先民们凭借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智慧,营建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古城——良渚古城。这座古城的考古发现,为我们展示了五千多年前人类城市建设的卓越成就与非凡技艺。
PART01古城营建:规划与布局
在气候湿润、水网密布的太湖流域,良渚先民规划并营建了三重向心式结构的良渚古城,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面积达6.3平方公里。
良渚古城分布
先民们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精心营建了良渚古城。城内城外,一个陆地城门、八个水城门与城河相连。内城中还分布着王陵墓地、大型粮仓、集群作坊等场地。
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具有蓄水、防洪、调水等功能,为良渚古城区域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着服务。这展现了先民们的卓越智慧,也彰显了他们对城市规划和功能布局的深思熟虑。
良渚古城内外所展现的“水乡泽国”城市规划格局、营造技术等能力,反映了五千多年前先民们在湿地环境中创造的城市和建筑特色景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的杰出范例。
PART02古城繁荣:建筑与功能
莫角山宫殿
在王城的中心位置,良渚先民堆筑起一座十几米的高台——莫角山。整个莫角山宫殿区位于台地之上,呈“品”字形分布了大莫角山台地、小莫角山台地、乌龟山台地,是一处兼具祭祀活动与权力活动的城市中心功能区,它的营建规划体现了以中为尊、以高为崇的建筑理念。
莫角山宫殿区在营建时,良渚先民巧妙在西部自然山体的基础上,用青灰淤泥和草裹泥堆叠东部的低洼沼泽地带,达到一定高度后,再用黄土堆筑,边缘以版筑的方式加固,从而形成了莫角山的基础台地。
城墙-城门
良渚古城是一座水城,城内外河道纵横,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出入主要靠水路交通,良渚古城墙利用自然地势人工堆筑而成,巧妙地将雉山与凤山两种自然山体作为城墙的东北角和西南角,良渚古城一共有9座城门,其中8座是水城门,1座陆城门。
瑶山祭台
瑶山遗址位于良渚古城东北方向约5公里。瑶山遗址不仅是一处祭坛,还与城址区的反山、姜家山等一系列分等级墓地一样,体现了五千年前的阶层划分、统一信仰和社会分工等价值特征,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在自然山体的基础上,将其修整为阶梯状,每层阶梯边缘以石头护坎用来加固。山体顶部经平整后,以三种颜色不同的土营建出一个呈“回”字形状的台面,瑶山遗址是一处具有祭祀功能的重要遗址。
老虎岭水坝
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利系统位于良渚古城西北方位,目前共发现11条人工坝体,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如今老虎岭遗址公园就展示着拦洪大坝工程的一部分。
PART03古城建筑:工艺与材料
01草裹泥
在良渚古城的建设中,良渚先民运用他们的智慧制作出了营建大型工程的特殊材料,使用了良渚古城中最具标志性的建材——“草裹泥”。
“草裹泥”是用芦荻和茅草捆裹泥土制成长条形的泥包,这种材料纵横交叠使用会使装卸更加方便,垒筑更加牢固,也便于分工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如今在老虎岭水坝剖面上,我们能清晰看到一块块垄状的分层,用纵横交错的方式堆筑,这就是草裹泥。通过这种方式营建,既能提高坝体的强度,又加快了固结过程,有利于快速施工和稳定。由此可见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深刻掌握了水利工程的营建技术。
02大木构
除了建造大坝抵御洪灾,良渚先民还会运用现有材料建设自己的家园。
靠近莫角山宫殿区的钟家港河道中曾出土数根巨型木料,其中还包括一些凿有卯孔的大型木构件,长度达9.5-17.2米,根据出土于宫殿区东面的特殊位置推测,这些木构件可能是用来建筑宫殿的。
莫角山木构件遗存
03护岸遗迹
除了大木构外,钟家港西岸与美人地临河处都发现了保存良好的护岸遗迹,由竹编物、木桩构成,用以加固河堤,防止崩塌,工艺考究、功能多样,是展示良渚先民“临水而居”状态的典型遗址。当时的河道两岸分布着成排房屋和临水码头,先民们乘独木舟、竹筏穿梭其间。
良渚古城的营建,展现了五千多年前,人类城市建造的智慧和卓越成就,也是我们探索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