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历史——各个朝代的货币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4-08-02 13:21:26  来源:苏州基金博物馆
核心提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货币的古国之一。《盐铁论》中提到:“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由此可见中国货币历史之悠久。源远流长的货币历史贯穿着中华民族金融史,为其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货币的古国之一。《盐铁论》中提到:“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由此可见中国货币历史之悠久。源远流长的货币历史贯穿着中华民族金融史,为其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


  先秦货币


  早在夏朝时期,贝壳就已经开始起到货币的作用。到了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就应运而生了。


贝币


  先秦时期,诸侯林立,形成了四大货币体系:布币体系、刀币体系、圜钱体系和楚币体系。这四大体系分别反映了先秦各地区的金融特点。



  秦汉货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统一发行使用秦半两。秦半两的统一发行和流通管理都由中央政府控制,秦朝金融体系体现出强烈的中央集权特点。


秦半两


  汉朝的钱币制度和秦朝一脉相承。汉武帝为了稳定货币和加强财政,先后实行了六次货币改革。最后一次改革所铸行的五铢钱使用长达七百多年。


五铢钱


  五铢钱是一种先进的钱币体制,它的出现结束了汉朝币制混乱、民间私铸严重的局面,促进了汉朝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与成熟。同时也证明了货币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汉时期的贾谊总结出了“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规律:百姓通常会用劣币来进行支付,将有价值的良币收藏起来,人们都有用最少的代价来完成交易的动机。贾谊的货币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西汉时期的金融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


  隋唐货币


  隋朝也同样使用五铢钱。隋炀帝杨广对外不断扩张,连年战争消耗大量人力财力;对内同时开展建东都、凿运河、修长城等几个巨大工程,国家财政开支陡增。这些巨额开支迫使百姓私下铸钱,市场上恶钱大量流通,从而引起通货膨胀,隋朝金融体系也因此崩塌。


  唐朝建立之初,五铢钱仍然得到沿用。武德四年后,高祖为了振兴金融市场,铸行开元通宝。此后一切古钱和私钱均被驱除,出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另外,开元通宝还具有很强的购买力,三文钱就能买一斗米,百姓尤为乐用。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的背面大多有一道月牙状的标记,该标记被称为“月牙纹”,也被称为“甲痕”。


  北宋交子


  到了北宋时期,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由官方发行,官方通过调整供应量、规定用途等方式来管理交子的流通和稳定币值,这为后朝的货币政策和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交子


  明清货币


  明朝货币金融体系更注重于货币本身的价值。永乐二十年,由山西等处提刑按察司颁布的“用钱令”反映出纸币流通不畅、银锭盛行。明末金融体系正是因为背离了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制这一规律而崩溃。


银锭


  清代共铸五式顺治通宝。这五种钱式成为清朝铸钱的标准。但到了咸丰时期,清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开始铸造大钱,于是出现钱制混乱的现象。清朝末年,货币贬值,恶钱横行,钱制崩坏。钱制与社会经济背道而驰,消亡成了必然结果。


顺治通宝


  民国货币


  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银元正面为孙中山像,背面为帆船,也称“船洋”。此后法币、金圆券、银圆券的发行都成了我国漫长金融历史中的过眼云烟。


船洋


  现代货币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通货膨胀和多种货币并存的局面,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


  穿越千年的货币传承,累积千年的历史沉淀,都是如今铸就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金融大国必不可少的因素。


 
标签: 货币

本文标题: 中国货币历史——各个朝代的货币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53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